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得买书钱     
《文汇报》4月26日发表作家李国文《难得买书钱》一文,作者对书价与稿酬之间出现“水涨而船不高”的现象发出感叹。作者说:“时下书价扶摇直上,令人咋舌,也让欲购书者,望而却步。80年代初,一套《鲁迅全集》16大本,为50元,我记得和老伴从西四新华书店抱回来的,觉得那价格还可以承受。前不久,  相似文献   

2.
近一时期以来,书价问题成为一些报纸议论的热点。这里,摘录一些报纸的有关报道,供大家参考。 《文汇读书周报》:书价怎么了? 上海《文汇读书周报》5月20日在“阿昌逛书市”专栏中发表文章:《书价怎么了》。文章说:据今年人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介绍,去年原打算把商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10%以内,后虽作了很大努力,涨幅仍然高达21.7%。可是书价涨了多少呢?近日偶然看到报载一个数据:1994年全国图  相似文献   

3.
《出版工作》编辑部:读了《出版工作》1985年第12期上《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文,感到此文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因数据引用不当,导致结论不准确。文章中提到的“今年上半年比去年上半年书价平均调高30%左右”,是从我所上半年的发货册数和码洋求得每册的平均书价而来,这部分书中包括了1984年调价前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价格体系改革的探讨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书价高点好,应该向上提价。笔者认为书价不应大幅提高,书价上涨弊大利小。梁中堂认为书价太低是看不起知识和不尊重知识的表现(见《出版工作》1987年第2期)。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知识的价值不应以书价来衡量。对知识尊重与否应看把知识放在什么位置和对掌握知识的人采取什么态度。我国目  相似文献   

5.
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读者报》,4月21日在该报一版头条地位,以《购书人:难以承受的高书价》为题,刊出了报社记者所写的《书价为何越来越高?》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文章说:从最近几年,书价就象孙悟空打筋斗云——翻着跟头往上窜。据新华书店总店统计,书价平均每年上涨50%,与此同时,图书成交量大幅度下滑,1994年全国书市成交量比1993年同期下跌了40-60%,图书市场严重萎缩。记者在书店采访了几十个买书人,都说现在书很贵。  相似文献   

6.
书籍是人类文明生活不可缺少的,像其他生活必需品一样。它的价格政策及其在市场上价格的涨落,受到消费者的关心。从1979年开始纸张价格暴涨,造成图书生产成本剧增,由此引起要求提高书价、改革书价管理体制的一片呼声。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这一场关于书价问题的讨论是有益的,涌现出许多精辟的见解。也发表了一些值得商榷的意见,有些看法是属于误解。在众多的文章中,一致确认书籍是商品,书籍价格必须以价值  相似文献   

7.
书价言贵,久有时日,然一路高歌,攀升不止。随之,发行额连年大幅上扬,出版利润成倍增长,而销售量和全国人均购书册数又徘徊不前,乃至倒退。是喜?是忧?是正常抑或怪异? 众言称书贵请先看几例报章摘抄: 《燕赵都市报》2001年3月13日报导:“……近日许多人大代表抽空逛逛书店,但普遍感觉书价涨的太快。他们说:居高不下的书价会把普通群众挡在知识的门外……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郑永飞代表建议……降低书价。”新华社长春5月18日电讯:《图书定价水分大,五折销售也稳赚》《中国图书商报》于2001年3月20  相似文献   

8.
读了一年来的《出版工作》,特别是今年第2期上王仿子同志的文章,使我深深地感到,对30多年来我们的出版工作,有加以清算总结的必要。为此,再就书价和有关经营方针的指导思想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提出以下看法。一、低书价政策不符合经济文化发展规律事情很清楚,解决图书的合理定价问题,是出版改革的焦点。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困扰着大家的出书赔钱和出书难的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并为出版业的稳健发展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9.
书价是出版业和图书市场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目前,对图书应该实行统一书价制度还是非统一书价制度,国际上还存在不少争论.在法国,图书先后实行过三种定价制度,即"建议书价"、"纯书价"和"统一书价"制度.  相似文献   

10.
近来,书价成为消费者和管理者都十分关心的敏感问题,几家业内和业外的媒体记者要求对此进行采访,但是图书价格是一个涉及面极为广阔,极为复杂的问题,不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仅凭感觉判断书价的高低,都是不负责任的,仅对少数图书进行简单的纵向比较就得出书价高或低的结论是片面的,仅从书价本身看书价,而不从整个国民收入与消费的总体看待书价问题是孤立的,因此  相似文献   

11.
书价上涨,经费短缺这个问题是中国独有,还是无独有偶?这里,我们发表本刊特约通讯员博士研究生周亢美5月20日发自英国的一篇报导,让它作为“低谷”问题讨论的参见文件,或许对讨论的各方有所启迪。本文的标题是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2.
读了朱希同志的文章《从书价问题谈出版业的改革》(见《出版工作》1989年第6期)之后,感到有些话不能不说。不是为了论争,主要是为我自己辩解。朱希这篇文章是针对我的《再谈图书定价问题》(以下简称《再谈》)一文写的,或者说由《再谈》引起的。朱文指责我编造“子虚乌有”的故事。如果我不声不响,将被当作默认。我说不是为了论争,不等于对他文章中除此之外的论说都同意。有些问题可以保持不同观点,不必急于讨论,或不必展开争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为便于读者阅读,编者还对一些著名记者的生平作了介绍,对需要说明的问题作了注释。书价每册1.90元。外地购书者可与该校出版社邮购组联系。 (绍宗) 《马克思新闻思想研究论文集》出版《马克思新闻思想研究论文集》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丹东日报印刷厂代为发行。这是一本研究马克思新闻思想的书。该书收入2篇讲话,10篇论文和3件资料。论  相似文献   

14.
在2000年夏,欧洲联盟在法国里尔市举行了文化部长非正式会议,重点讨论了统一书价的问题。目前,欧盟成员国内部的统一书价问题上的态度迥异:英国再次确认将坚持自由书价政策,并建议欧盟考虑设立图书问题研究小组;希腊  相似文献   

15.
图书价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玉山 《传媒》2004,(3):33-34
图书价格是一个涉及面极为广阔,极为复杂的问题,仅对少数图书进行简单的纵向比较就得出书价高或低的结论是片面的,仅从书价本身看书价,而不从整个国民收入与消费的总体看待书价问题是孤立的,不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仅凭感觉判断书价的高低,都是不负责任的,影响图书定价的因素有很多,直接的如纸张等各种印刷材料、印刷工价、作者稿费(版税)、出版社职工收入的提高,间接的如出版产业政策(包括税收、投资等)因素、币值变化因素.国民消费、收入变化因素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版协老委会一届三次会议,于1997年9月3日至8日,先后在长春市和大连市举行。这次会议结合《出版管理条例》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贯彻进行了座谈,并就编辑工作严格实行三审制,制止买卖书号不正之风和盗版侵权非法活动,控制书价以及加强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书价浅议     
目前,我国的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书价随着物价的上涨也作了一些调整。因之人们谈到书价,便会议论纷纷地说,书价太贵了,买不起啊!不仅工资偏低的中、青年知识分子望书兴叹,就是工资稍高一点的老知识分子,要买书,特别是购买文献资料或工具书,也要靠平时生活中节约的积累。更伤脑筋的是,难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学术专著。其实书籍的生产过程是经过许多劳动和需要大量资金的,若只把书价的调整归罪于出版社,以为只要出版社少赚点钱,把书价往下降,矛盾就解决了。这样看问题是欠妥  相似文献   

18.
书价结构分析与书价结构合理性研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阎京萌图书价格是图书市场的基本要素,书价高低是读者购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书价结构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图书出版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书价建国以来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1988年以前书价基...  相似文献   

19.
庞沁文 《中国编辑》2022,(11):55-60
文章综述了支持与反对立法规制新书打折的正反两方面的代表性意见,梳理了以往书价立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了通过修订《出版管理条例》使规制新书打折合法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书价虛高?     
不同的出版社甚至同一出版社在图书定价上随意性实在太大,一本书,定10元,还是20元,甚至取决于个别人的一念间,让读者来承受这样的定价制产生出来的书价,是不公平的。书价问题是近几年出版界被议论较多的话题,特别是武汉市新华书店全线打折举措出台后,更是引起了新一轮议论书价的风潮。总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