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光先在《新闻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一文中说:增强新闻的思想性,需解决三种认识上的差误。有人认为把报道者的思想、观点“强注”进去,就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这是一种误解。提倡新闻的思想性,是要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取舍、分析,揭示出客观事实固有的本质,以达到报道者预定目的或意图。有人认为,提倡新闻的思想性,就会出现“穿靴戴帽”之类的空话、大话、套话。这也是一种误解。“穿靴戴帽”是新闻事实的身外之物,不是新闻本身所固有的本质,与新闻的思想性或  相似文献   

2.
正确的报道思想从哪里来?总社这次派我们到马村(山西文水县)蹲点,开始时心情是紧张的。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在这次蹲点中,要设法打破过去采访中的一些“框框”,即先从领导单位了解报道线索或报道主题,然后下去找基层干部谈,必要时再找贫农下中农补充些例子。我们过去总是感到和贫农下中农交谈,材料太零碎,  相似文献   

3.
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退回的记者稿件中,新记者的比较多;常常听到一些青年记者焦急地问:“为啥我的稿件退的那么多?”这里谈些看法。从近段退回的稿件看,“毛病”大致有四: 一是内容空泛。有些稿件,从导语、主体到结尾,几乎全是空话、套话和老话,除了摆上几个死数字外,找不到具体的新闻事实,更没有感人的活材料。二是缺少新意。人们常讲不要“雨后送伞”;可有的稿件常常写了通讯员或别的记者已经写过的内容,不好再用。有的稿件是新导语、旧内容,“穿靴戴帽”。还有的稿中事件,在当地看是新的,一放到全省全国看,是早已报过或综合报过的。三是违背政策。有的稿件写了当地的  相似文献   

4.
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道理很简单:记者排除万难写成了一篇批评报道,被批评者或抓住报道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形容词,说你报道失实,黑白颠倒;或捏造事实、编就故事,说你这个记者有“作风”问题,兴许是哪一个“铁哥们”派来的,往你身上泼一桶脏水。“身正不怕影斜”,记者既然敢揭丑,也就不怕什么了。麻烦的是,如今有的法院轻易受理“告记者”案,使记者或新闻单位的领导不得不  相似文献   

5.
“领导活动”是新闻,此类报道往往在地市级党报要闻版面占据重要位置。然而长期以来,“领导活动”的报道常常陷入程序化和“八股化”,让采编人员陷于事无巨细的有闻必录中,致使报道创新乏力、可读性差,普通读望而生厌,处于领导层面的读也不见得爱看;采编人员更常生“食之无味,弃之不能”的无奈感叹。提高“领导活动”报道艺术,避免“领导活动”报道的“八股化”,进一步增强“领导活动”报道的可读性、必读性,已成为当前党报采编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位记者写了篇报道,不料竟引起另一位记者的不满,说是那个记者“吃过了界”,不该采访他分管的行业。“吃界”,在新闻单位内部是一个敏感而又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新闻单位特别是省(市)以上较大的新闻单位似乎都有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不许吃界”。所以,那位记者的责怪好像也不无道理。那么,究竟“吃界”对不对呢?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设置机构大部和党政机关对口,党政机关有什么部门、新闻单位就一律对口这些部门。落实到记者就是分兵把口,常常是一个或几个记者分管一个行业或一个系统,形成“诸侯割据”状态。  相似文献   

7.
刘希 《新闻三昧》2008,(10):50-51
领导干部的言行都是新闻吗?领导干部所到之处都有新闻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但现实是,我们的报纸常常被没有特点、缺乏新意的领导一般性活动和会议报道占据了大量重要的版面,记者在采写此类报道时往往陷入一种“八股式”的刻板模式中:领导视察了哪些地方,由哪些人陪同着,肯定了些什么,指出了些什么,强调了些什么……这是媒体报道领导活动的一种通病,使读者反感生厌。  相似文献   

8.
(一)有悖于“三贴近”的表现 1、报人缺乏“三贴近”意识。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写什么,怎么写;选什么稿,不选什么稿,不是按“三贴近”的标准去思考,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心中没有读者,没有群众。 2、会议报道、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过多过滥。“张三”指出,“李四”强调,名目繁多的会议、众多领  相似文献   

9.
黄祖松 《新闻三昧》2001,(10):46-47
何谓“反面文章正面做?”即基本事实是负面的该用批评报道的方式去反映事实而采用了表扬报道的方式。例如,某地社会治安不好,民怨很大。“反面文章正面做”的报道策略常常是选取个别社会治安好的例子进行报道,企图用好的例子把这一地方的治安导向好的方面,或以此证明该地区社会冶安是好的。“反面文章正面做”的背后往往有个“负而背景”。如一则报道说:某地某领导调动工作时不带走公物。其背景是什么呢?原来这个地方许多领导调动工作时都带走公物!于是,只要  相似文献   

10.
胡芳  毕芳 《新闻前哨》2005,(10):64-65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写到:“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的确,由于电视新闻特有的制作设备——摄像机的存在,使得每个人在面对镜头时都会有有意或无意的表演行为,就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这就是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相似文献   

11.
靖鸣 《新闻记者》2007,(2):52-54
采访对象接受媒体采访会呈现“霍桑效应”著名记者艾丰认为:“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①  相似文献   

12.
探析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现象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写到:“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震动国内外的“1.24”昆沪特快列车颠覆事故发生后,有关领导提出,新闻单位要扩大这次事故的宣传报道。报道什么?英雄事迹,好人好事。听到这一指示,一些记者当即提出三点意见:一,在“1.24”事故前相继发生两起火车事故和一起飞机事故都没有作这种“正面报道”,这次事故大张旗鼓作“正面宣传”不合时宜;二、有的报纸至今没有报道  相似文献   

14.
电视的经济报道容易落入数字、概念、成就的老套套,枯燥乏味,常常是“外行听不懂,内行不愿看”。地方台的经济报道更难,常常是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或以偏概全,或不留余地。长期以往,经济报道的思路逐渐“钝化”,形成了难以突破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5.
搞批评报道难,搞广播电视批评报道更难。难在如何使被批评者在我们的话筒前、镜头下现身说话,躬身自省;难在如何现场拍录到被批评者的丑闻丑事,用事实来教育和感动受众;难在如何使有关领导感到批评报道不是在给他们脸上抹黑,而是在帮忙,为他们“擦灰尘”。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如何搞好广播电视的批评报道进行了探索,体会到采写批评报道一定要坚持做到: “恨”字切入 “成”字归宿 有的记者看到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现象,常常出于激愤,因而用字刻薄,图一时之痛快。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我觉得应当采取“恨”字切入,“成”字  相似文献   

16.
宋江虹 《青年记者》2007,(12):83-83
工作性报道,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过去囿于传统思维,报道的工作性强、可读性差,“空洞无物”、“老生常谈”等常常是人们对工作性报道的评价。近年来,不少报纸为了增强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纷纷对工作性报道的改革进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有的报纸在工作性报道改革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把工作性报道赶出版面。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指导性是党报的主要功能,指导什么?  相似文献   

17.
怎样使经济报道吸引广大读者?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作者心中要装着寻常百姓。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地方、部门、厂矿企业的领导同志对通讯员说:咱们在某某方面的工作做得不错,你们要好好报道出去!在一些通讯员心中,也往往把报道本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再加上他们自身从事着这项业务工作,因此,他们的思维方法也常常跳不出工作业务的圈子,写出来的稿子往往是:一、领导认识;二、措施、过程;三、经济效益,业务性较强,缺少新闻性。这类稿件见报后,本单位、同行业、上级有关部门拍手叫好,而广大读者却兴趣不大。要改变这一状况,首要的问题是端正对党报性质、作用、对象的认识。党报是党的喉舌,是人民的喉舌,应当  相似文献   

18.
常见一些地方报纸在报道本地领导到各处调查研究或检查工作的消息中,有这样的句式,是夏天则称“冒着酷暑”或“冒着炎炎烈日”,是冬天则称“冒着严寒”或“冒着凛冽寒风”,让人看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按说,地方领导下乡、进厂搞调查研究或检查工作,都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次数也很有限,谈不上多么辛苦。广大工人、农民成年累月在生产第一线,整日与“酷暑”、“严寒”打交道。与他们相比,领导干部偶遇“严寒”、“酷暑”也算不得什么,何必一报道地方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或检查工作,就要来个“冒着”呢?我认为,这样的报道不利…  相似文献   

19.
面对突发性灾难事件,身为党报记者,不报或漏报,意味着自动放弃阵地;但是报道一旦不慎,则有可能引发某些不安定因素。怎么办?我们的报道如何才能做到既快速反应、抢得先机,又顾及社会效果、慎重落笔,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对这类突发事件报道“度”的正确把握。本文作者在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跟踪“5·7”空难的连续报道及时准确,导向正确,受到了有关领导的表扬和同行的夸奖。他的做法值得党报编采人员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龙强 《东南传播》2014,(1):20-23
舆论监督是对社会不良行为和权势人物的监督,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弱势群体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常常作为“道德高地”,在与强势群体的二元矛盾中处于“天然正确”的一方,或作为“被揭黑者”,变成舆论监督对象、又或是作为“被消费者”,在监督强势的报道中充当“卖点”角色.因而在这类报道中,记者必须坚守专业主义和客观精神,将弱势群体“去天然正义化”;坚持舆论监督的人民性,强化弱势群体的主体角色;坚守新闻工作的人文情怀,强化弱势群体的受保护角色.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报道更好地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