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建红 《河北教育》2009,(12):47-47
镜头一: 伴着上课的零声,我来到刚升入一年级的孩子们中间。他们刚刚上完体育课,喝水的喝水,说话的说话,串桌的串桌,一片喧哗。我很想大声批评他们总是忘记了保持安静,可总觉得这样的方式不妥,张开的嘴又合上了。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我给六年级的孩子上课,我问:“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班上五十几个孩子,只有七八个举手。我又问:“那你们可以把梦想卖给我吗?”几个孩子说:“可以,但是得看多少钱。”只有一两个孩子说不可以。我对他们说:“除了那几个不卖给我的,其他同学的梦想都可以拿去扔掉了。因为可以随便抛弃的梦想,不是你真正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教了8年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今年转头教一年级。未上课之前,就听同事们说一年级的学生不好教,他们刚走出幼儿园,还不适应小学生活,上课不遵守纪律,坐立不安,东张西望,打打闹闹,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在底下讲,时常有学生上厕所,一去一大群。我听后就感到头晕,今年我教4个班(共221人)的英语,岂不要累死、气死?想起母亲常对我说“牛拴在桩上也一样老。”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天地》2014,(5):34-34
本来我觉得我们的班主任很优秀,既博学又幽默,蛮喜欢他上课的风格,我的语文成绩也因此进步很快。起初咱们班的平均成绩一直年级排名倒数第一,班主任就在一次班会课上郑重许诺,只要大家努力学习,班级平均成绩到年级第一名,他就带我们去旅游我们真的很争气,很快实现了从年级倒数第一变顺数第一的目标、但现在我们一问起什么时候去旅游,他总说在筹划中,一拖再拖,这根本不是一个一直教导我们要诚信的老师该有的所为嘛!现在,我一上课就觉得老师很虚伪,再也没有以前的学习劲头了。其实,我也不想这样,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前年,我但任六年级班主任兼中队辅导员,这一班的学生天真活泼,惹人喜爱,可就是他们着课外书的事情使我非常苦恼。看课外书也成了坏事吗?可不是!他们弄到一本小人书,课间看,上课在桌缝里看,回家在路上看。有个叫陈洪生的小朋友,经常不知从哪里搞到那么多小人书,自己看了又借给人看,发生在他身上的纠纷最多了,不是人向他要租书的钱,就是他向人要书,几乎没有一天不发生这类事情。面对这个情况,我不能不采取措施了。我先是向他们讲了一番大道理,要他们不看小人书。这样讲了之后,好了两天。第三天,又依然如故了!怎么办呢?我在一怒之下,宣布小人书为“禁书”,申明发现了立即没收。全班没收了几十本书,堆了一堆,过不几天,同一类的书又有了,而且还增加了几本新的。我给一连串  相似文献   

6.
作为班主任,我喜欢开班会,孩子们更喜欢开班会。因为我们的班会内容总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成的,故事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印象最深的是我给孩子们讲《断了线的风筝》的故事。当时讲这个故事还源自我所接的这个一年级班的第一次家长会。又一次教一年级,心情从来没有过的愉悦。和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相处,自己也好像回到了童年,每到下课或课外活动时间,我就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些差不多快要忘记的游戏。时间长了,我发现有几个孩子从不和小朋友们一起嬉戏玩耍,总是躲在一边看我们玩。起初我认为可能是他们的性格比较内向,也没再往深里去想,直到开家长…  相似文献   

7.
胡勤芳 《小学语文》2010,(1):124-124
又送走了一届小学毕业生,回过头就接手了这个四三班。也许因为教惯了毕业班,总感觉四年级学生年龄小,各方面的能力还未养成,自主学习的方法还未掌握,所以每节语文课,我唯恐年纪小小的他们听不懂,唯恐遗漏了某个知识点,总是力争讲深、讲透、讲全。一堂课下来,我口干舌燥地讲,学生疲于奔命地记,课堂气氛显得“风平浪静”,有时甚至如同“一潭死水”。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14,(10):54-54
最近,“阳光会客厅”群里的一位家长与光明老师有一次交流,谈的话题是“孩子上课老讲话怎么办?”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 (网名)村姑:老师,您好!我的儿子现在上五年级,从一年级开始上课老爱讲话,我骂过他,老师也批评过他,总好不了几天。现在是高年级了,学习任务又重,他没有学习目标,不能主动自觉地去学,成绩下降很多,我担心他一直这样下去,我该怎么办?谢谢!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到五年级,我的考试成绩都在年级前面。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成绩会不断落后。我觉得以前没有现在用功,为什么我越是用功越考不好?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寻找课文的最佳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讲一篇课,我总是认真准备,自以为很充分,信息量大,但往往教学效果不如愿。有时因为准备的内容大多,要讲的太满,反而显得支离破碎,但如果讲得少,又觉得单薄。真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黄老师,我听过你好几次公开课,每次都有新意,都很受启发。请你谈谈你是怎样上好课的。  相似文献   

11.
工作十余年,上课无数次,总有意外情况。对于这些意外,有时灵机一动,巧点妙拨,化险为夷,或成课堂亮点。有时无言以对,束手无策,给我无数反思。 案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第二自然段 当学生交流到荷花的三种姿态时,我趁势提出:你最喜欢其中哪一种呢?自由读,让老师感受到你的喜爱。学生首先交流了最后一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他们通过朗读情趣盎然地表达了对花骨朵儿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初会--小儿质疑 2003年,小儿四年级,一日,将语文书递于我面前,让我读《祁黄羊》,并说:"读完告诉我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我扫了一遍,这是个历史故事,讲祁黄羊因腿疾请辞,晋悼公请他荐才,他推荐仇人解狐,不久解狐病故,他又推荐儿子.课文结尾处晋悼公夸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书上不告诉你了吗?"我指着结尾处说.儿子不满地说:"我怎么就觉得他老谋深算呢?推荐一个要死的人,不就是想为推荐儿子做准备吗?他这叫欲擒故纵."儿子讲得在理,我欣喜地夸儿子"有思想".儿子得意地又递上一本书,是《新编小学生成语故事》,他翻到《大公无私》一文让我看,又说:"你读这一篇,这个祁黄羊才叫大公无私呢."接文一读,发现内容有异.成语中讲南阳缺县令,祁黄羊荐解狐;国缺军尉,祁黄羊荐儿子.孔子听说后夸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我暗暗为儿子在比较中学习叫好,不禁问:"上课提出你的观点了吗?""上课学课文,从哪里看出祁黄羊出以公心,画下来,讲理由,提它干吗?"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我经常在想:为什么鸟儿能在蔚蓝的天空自由地翱翔呢?妈妈曾给过我答案:因为鸟儿有翅膀呀!长大后你就明白的。于是,我把心中的疑问埋藏在了心底……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心灵是很天真勇敢的,不掺合着对错误或失败的恐惧和哀伤。做作业错了题,心里只是想着:老师纠正的时候改了就行了;考试考差了,只是觉得: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听就行了……没有与同学之间成绩的竞争,也没觉得对不起老师,因为总是天真地以为有很多的下一次。  相似文献   

14.
十六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时上完一节课,自我感觉好极了,觉得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得当,更重要的是教学效果非常好。再回想起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种时候我感觉做一位教师真的是好伟大。特别是当把学生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送出校门的一刹那,我觉得自己好充实,好欣慰,有谁能记得这些孩子们刚进校时的童真和无邪?  相似文献   

15.
帅哥语录     
我,王子荣,今年7岁,一年级新生。长得瘦瘦高高的我,有着让所有女生都羡慕不已的白里透红的皮肤,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帅哥。我在同学和长辈中极受欢迎,可以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妈妈说我总是语出惊人,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帅哥语录”吧!(一)上学篇爸爸:”荣荣,上一年级了.觉得上学怎么样啊?”我思索片刻:”还行!不过如果把上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对调一下,我会更喜欢!”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3日晴一年级的时候,我认为数学就是天文数字,怎么看也看不懂。到了以后,我就觉得数学是一首数字歌,要经过酸、甜、苦、辣。一年级时,我听说四年级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数学很厉害。我就上去偷看他们做作业,我就偷看到了一道题,我就把它抄下来。我就又用加法又用减法,怎样加,怎样减,也算不出来,这就是辣。  相似文献   

17.
晏羽 《贵州教育》2012,(17):23-23
考试焦虑,指学生对考试情境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担忧恐惧的情绪反应。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统计,在本校的小学生中,有大约20%左右的孩子被考试焦虑困扰着。一名四年级的学生曾向我诉说:“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爸爸妈妈总是要看我的卷子,并且批评我怎么又不细心,该得的分数怎么又没有拿到,说我很笨。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85分,我觉得比上一次考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他们还是质问我为什么又丢掉了那么多分?并且把试卷给撕了!为此,每当我考试碰到不会做的题目时,一想到他们的责骂,我就手心冒汗,浑身直打哆嗦。”  相似文献   

18.
<正>怀特森先生教我们六年级自然课。上课的第一天,他给我们讲了一种适应自然能力极差、夜间出没的叫"卡蒂万波斯"的动物,这种动物在冰河时代就已绝迹了。他边讲边把那种动物的头盖骨传给我们看。我们做了笔记,后来还做了小测验。试卷发回到我手里时,我惊呆了。我做的每一道题的答案后都打了一个红色的大"×",不及格。肯定出了什么错——我把怀特森先生讲的内  相似文献   

19.
后排男生     
2014年9月28日晴"后排的那几个男生!上课像条虫,下课就像条龙!"满腔热情的老师在课堂上再一次停下来数落他们。而我们已经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了。我坐在前排的时候,也会讨厌后排的叽叽喳喳声,也会可恨他们的不上进,但当我也被调到后排时,我发现我错了。课堂,他们很积极,但总被冠上起哄的罪名。其实他们是真的在积极回应老师的问题,只不过他们总是急于回答而答错,有时他们是真的无奈:为什么我很认真地回答却还是错的?我明明是很积极回答问题配合老师却说我起哄?  相似文献   

20.
我叫丽珍,今年8岁了,上小学二年级。从我刚进入一年级,我的爸爸和妈妈就很认真地看了关于怎样教育我的书。说实话,他们真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可是有时候我觉得,家长并不完全知道我们小孩子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不信?让我说几件事给您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