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教育改革中,美国、英国、苏格兰以及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地区掀起了不同类型的卓越教育行动。2012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研究和把握国际卓越教育行动理念,有助于更好地落实“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卓越课堂是一种关于人进步与发展的新理念,反对只重工具理性而不重价值理性。重庆市教委推出的"卓越课堂",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改革,而是教育的深层次变革和育人模式的转变。然而,由于它是一项教育行政推动的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工作部署较多,导致一些一线教师从理论上缺少深入挖掘的意识。鉴于此,本文从全球宽度、多元角度、反思力度、创新亮度、生命尺  相似文献   

3.
李普权 《教书育人》2013,(14):23-24
丰都县课改工作在行政手段的强力支持下,全力由"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推进,并向"卓越课堂"迈进。结合这两年的课改和我镇中小学走过的路,我进行了详细的反思:我们的课堂都"有效"了吗?我们的课堂都达到"高效"了吗?我们的课堂和"卓越"还差多远?我认为,这两年的课改工作,给学校带来了生机,给科研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  相似文献   

4.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作为首批入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院系之一,近年来对培养具备能源动力素质的卓越工程师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以能源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例,对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教育体系和课程建设、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实践,有益的推进了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教师教育》2020,(2):57-63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基,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毫不动摇地推进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发挥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本研究以"以本为本"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为指导依据,以《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为例,借助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四部分提出了基于"以本为本"的卓越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实践研究。该实践研究构建了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新模式、创新了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办学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为契机,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思路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探索能牵引与反映教师、教法、教材改革的卓越课堂校本认证体系.建立"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说课反思"卓越课堂认证步骤与标准,系统推进"项目化、信息化、思政化、1+X书证融合"(简称三化一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完善"校赛—省赛—国赛"和"教坛新秀—教学名师"(简称一赛道两激励)的成长激励制度.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认证一批卓越课堂,打造一批卓越教师,然后根据升级的认证标准,进行下一轮持续认证,形成教学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建校以来,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经过十一年的教育实践与研究,学校逐步经历了"双语特色项目——六大办学特色——国际化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历程。作为一所国际化教育特色学校,学校提出未来十年要坚持"创办卓越教育,成就卓越人生"的办学思想,秉承"多元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终身卓越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不断追求内涵发展,按照"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扬校"的办学思路,全员培养卓越教师,全面开发卓越课程,全力打造卓越课堂,全程培养卓越学生,全方位构建卓越文  相似文献   

9.
专业化与卓越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卓越教师的角色内涵和专业特征是推进职业教育卓越教师培养和评价的应有之义。以上海市首批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教师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依据对个别访谈文本资料的整理和编码,构建中职卓越教师专业特征框架。从专业特征来看,首先,中职卓越教师具有充沛的专业发展内驱力,不断追求卓越;其次,积极投身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典范;三是聚焦中职育人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四是服务教育、服务行业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以此为依据,提出应构建"五位一体"的中职教育卓越教师角色框架,强化以教师自主和协同发展为核心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探索符合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评价内容与导向。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发起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培养一大批卓越教师,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本文分析了卓越教师培养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应用MOOC于卓越英语教师培养可从三方面着手:第一,翻转课堂,构建教学新模式;第二,整合课程资源,注重课程交互;第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的共性问题,"卓越计划"与工程教育认证之间存在的必然的联系,后者着重关注工程教育的普遍性问题,而前者还注重寻求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破。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本文以探析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为目标,首先分析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作为"卓越计划"基本要求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接着阐述"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在"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明确提出"卓越计划"有别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专门要求,然后具体讨论"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的主要环节和评价结果,最后讨论"卓越计划"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长海县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基于县情,突破瓶颈,利用"典型驱动"策略,培养卓越教师,打造卓越课堂,实现卓越发展,从而带动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3.
南俊武 《甘肃教育》2012,(24):10-11
为了适应全区教育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办人民满意教育,我们提出把"实施‘三名’工程,打造高效课堂"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教育重点工作,目的是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实现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在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科学实践、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于高效课堂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先后实施了统筹城乡教育行动、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教育内涵发展三年规划,教育逐步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正当我区完成第一个内涵发展三年规划,启动新三年发展规划的关键时刻,重庆市教委出台《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这恰好与我们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新三年内涵发展规划思路高度一致。2012年9月以来,我们聚焦“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深入推进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以教学公平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的成果。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教高[2011]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参照"卓越计划"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点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此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也要进行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在培养优秀教师时均遇到了困境,实施"卓越教师协同创新培养计划",实现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是解开这些难题的重要思路。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各地纷纷成立"卓越教师协同培养创新中心",但由于协同主体契合度不高、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资源难以整合优化等原因,其收效甚微。为此,尽快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明确培养标准、创新协同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推进"卓越教师协同创新培养计划"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小学教育教学手段不断丰富,逐渐由"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发展为"网络教学""在线教学",甚至实现"翻转课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教育信息化应运而生,移动课堂、掌上课堂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一系列内容。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过程中,"在线教育"需要有更加完善、有效的策略,来为未来的教学活动提供新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工程教育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大力推进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卓越工程师需具备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及构想,以期对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彭学明 《教育》2015,(10):28-29
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学校是四川省第一所由地方政府兴办的、专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校本着"让农民工孩子享受平等教育"的思想,让每一个民工子女都享有接受平等、优质的义务教育权力。学校发展成为了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均衡教育样板校的典范,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成都市"北改"进程的推进,学校也进入到了第二个10年战略发展期。为此,学校将目光聚焦课堂,深入开展"三疑导学课堂模式"研究,逐步改变了课堂面貌和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验"被当下教育人士称为"三新鼎立"的基础教育改革工程。其中"新教育实验"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最高追求和努力方向,明确提出了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为行动途径的实验方案。如果从"习惯"的视野对其进行解读的话,这些行动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学生未来60年的发展打好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