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武 《广西教育》2008,(19):75-75
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采用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就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喊道:‘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在新课的导入中激趣 1.故事激趣。小学生最爱听故事.在引入新课时.把数学知识贯穿于故事之中.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教学“末尾有零的有余数除法”时,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八戒分桃’的故事。”学生们一听要讲故事.个个兴趣盎然.全神贯注。“一天.八戒带着20个小猴子到花果山摘了90个桃子.然后对小猴子说‘90个桃子.20个人来分.每‘人分4个,剩余的就给俺老猪吧’。他怕小猴子不相信,就列出了一道算式:90+20=9+2=4……1,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1.多媒体演示。教师创设一个"唐僧师徒分西瓜" 的故事情境,悟空提出了3个问题让八戒回答,答对了才允许八戒吃西瓜。(1)有4个西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2)有2个西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3)如果只有1个西瓜,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呢? 2.教师引导:  相似文献   

4.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如在教《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采用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西瓜是我找…  相似文献   

5.
"乐园教育"的课堂教学旨在使学生快乐地学习、积极地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怎样的方式使学生乐学呢?通过六年实验,我们耒阳市蔡子池乐园教育课题组总结出了10种方式.1.故事式.就是运用故事来激发学生兴趣,或借用故事喻意,使学生乐中明理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教"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师可以先讲八戒分桃子的故事:一天,八戒和两个小猴子采摘了312个桃子,八戒说要分着吃.他边说边分了起来:3人去分3,各得1;3人去分1,不够分;3人去分12,各得4.于是他给两个小猴子各14个,小猴子拿着分得的桃子走开了.八戒洋洋得意地说,俺老猪也沾一  相似文献   

6.
导入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就是教师依靠教学技能,在新课伊始引出一条能刺激学生思维兴奋点的路,使学生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走进新知识的殿堂。因此,导入不仅仅是引入新课,它还有着其他重要的作用。导人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的思维引起总是由认识需要而产生的。若没有解决新问题的需要,没有了解新知识的求知欲,就难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例如,在学习“对数表”一课中,一位女教师拿出一张纸,对学生进行新课引入。她说:“这张纸厚约O.O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还不足1毫米,要是对折3O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7.
一、引入新课[多媒体演示:桌上分别放着4个饼、2个饼,小红和小明准备分饼.]让学生用拍手的次数分别表示出每人每次分得几个饼.  相似文献   

8.
优化新课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教师的教学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保持他们的注意力。故事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磁石般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教学如果能用故事导入新课,将会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其乐无穷,学习氛围也更加轻松、愉快。如《分数大小比较》一课,教师用学生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又累又渴。唐僧说“:悟空,把包里的西瓜拿来解解渴吧!”悟空高兴地把西瓜拿来,只见师傅“咔、咔”两刀,把西瓜平均分成了四块,八戒首先抢走了一块。请同学们说一说,八戒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生:1/4)这时,悟空不…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地带领学生走入到初 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物理知识较 为抽象以及枯燥,正是如此,学生非常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影 响了学生物理思维的发散以及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在 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课堂的导入环节,通过使 用趣味性的内容来进行课堂的导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并且帮助学生走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本文从故事 引入、生活导入以及实验引课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课堂导 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学过了分数的初步知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想一想,把一张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 生:每人分到这张饼的1/2。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格尺,找出一分米的长度,用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举行的一次青年教师赛课中,有一位老师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从猴妈妈分饼的故事引入,在学生用1/3、2/6、3/9表示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后,进行如下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对新奇的事物或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上充分利用故事的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特点,用故事导入新课,能够渲染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导入效果。1用寓言故事导入新课寓言是用一个故事寄托着一定道理的文章。这些故事短小精悍,很能给人启迪。课堂导入时,如果能使用寓言故事,就能够增强情境导入效果。例如笔者我在执教《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开头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想听  相似文献   

13.
惠慧 《中学教学参考》2014,(14):119-119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好的导入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新课导入,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开展铺下了基石.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堂导入呢?  相似文献   

14.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媒体导入、时政新闻导入、讲述故事导入、设置悬疑导入等方法,能够有效激活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疑”是思维的开端 ,是创造的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应有目的地通过“创疑引趣、设疑导学、查疑求异、引疑拓思” ,促使学生存疑、质疑 ,启迪学生思维 ,促进主动学习。创疑引趣。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挥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如果用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来设计教学情境 ,能激发起学生解疑的兴趣。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 ,教师可利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来引出课题。即有一天 ,天气非常炎热 ,孙悟空叫猪八戒找西瓜来解渴。一会儿 ,猪八戒抱来了一个大西瓜。悟空说 :“为了公平一些 ,每人吃1/4。”八戒一听瞪大了…  相似文献   

16.
<正>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增添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为此我认为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合理使用如下导入方法:一、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教学低年级学生都喜欢听有趣的故事,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谜语、趣闻等,也可把新课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编成故事,把学生带入愉快而又充满探究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如在"解决问  相似文献   

17.
一、激趣引入,想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出各种问题和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展示一幅画面: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上,伴随美妙的音乐,一个人在给三只猴子分饼.画外音:"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三块,给每个猴子一块,猴子们一听都急了,说吃不饱;这人灵机一动,把一张饼平均分成六块,给每个猴子两块,猴子们还不满意;这个人干脆把一块饼开均分成了十二块,给每个猴子四块,猴子们一听都乐了."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分饼人用什么办法让猴子们满意吗?"此时,展示另一画面:分数的基本性质.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了解太阳的一般情况,了解太阳能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投影仪一台、投影片四张、计算用纸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吗?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 (学生口述故事。) 师:后羿为什么要射掉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呢?这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怎样的心愿?同学们肯定想知道。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1课,太阳(板书课题)。 评点:用《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导入课题,提问题,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董伟 《高中数理化》2014,(18):59-59
化学不仅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更是一个对自然界进行思考、探索的过程.情境素材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引入,借助有趣的课堂导入,使学生顺利地进入思考状态.1利用趣闻,导入新课,进入状态在化学科学的发展史和发明史中,蕴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教师结合教学选择可读性强,能够展示新课重点的故事进行导入,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对新课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而又活跃,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产生良好的听课效果,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减轻 ,但减负不能降低教学质量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高质量的教学。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  一、做好课堂的导入  巧妙的课堂导入 ,是教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感染学生的情感 ,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去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 :孙悟空摘了一个西瓜回来 ,把西瓜平均切成四块 ,分给了猪八戒一块。八戒嚷道 :“猴哥 ,分给我太少啦。不干 ,我不干 !”孙悟空又切了两刀 ,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