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督宗教强调仅有信仰是不够的。爱是信仰最纯真的表现,爱从信仰而来。在信、望、爱三德中,爱是最大的,这种爱可以使人生超越自然、超越自我,而向更高的境界提升。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圣经》中爱的教导直接相关,这种爱的教导,形成了基督宗教悠久的慈善传统,也成为基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郭象《庄子注》对“逍遥游”概念的阐释与《庄子》“逍遥游”本意有诸多差异.郭象《逍遥游》篇注文中,这种差异尤为明显.郭象的“逍遥”观是“足性逍遥”,而《庄子》“逍遥”的本意则是“超越逍遥”.二者具体差异表现在:“小大之辩”与“足性则物齐”、“有待”与“无待”、“足性”与“超越”三方面.通过探究郭象“足性逍遥”观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学术发展的内在原因,可以发现郭象作出这一重新阐释的真正目的在于调和自然与名教的矛盾,为名教寻求合理性,维护现存统治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千鹤》的“超常之爱”──菊治恋母文子恋父情结探秘牛水莲川端康成的《千鹤》表现了超越世俗道德规范的“超常之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我国学人,把这种描写看作是病态的、悖德的、堕落的。其实,川端康成的作品是极复杂的文学现象。要公允地评价《千鹤》,发掘...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边城》中的死亡观。沈从文试图通过对《边城》中老船夫、天保死亡意象的探究 ,达到对爱对生命的诗性观照。在他看来 ,爱与死构成生命的“整体存在” ,死亡是生命新陈代谢的程序 ,是剥夺人的“我要”的东西 ,是追求神性所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风萧萧》超越了“爱情传奇”与“间谍传奇”的范畴,徐圩在现实与想象交织的世界里追寻着一种自由、浪漫并且充满哲理的人生.自由的人生观——对人生理想状态的探寻成了主人公人生轨迹的最终归宿.《风萧萧》中浪漫化的表达方式,诗意哲理化的人生,“爱”之观念的诠释和升华,集中归纳了主人公在漂泊一生中的理想征途.人性的健全发展、人类理想的自由生存状态的追寻构成了主人公的最终宿命.  相似文献   

6.
教会学校让张爱玲领悟和懂得了基督与基督精神.对基督教义的吸收、批判、扬弃,是张爱玲人生成长及日后文学创作的重要方面.这种内在的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铸成了她小说创作中西文化精神的有机融汇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有50%以上篇章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死亡。作家对“死”表现出如此深刻的关切,甚至是热爱,寄寓着深刻的内容与复杂的心绪:首先,人物死亡是用来象征黑暗现实、封建制度吃人本质的,从而艺术地再现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人生。“死亡”是旧中国人民生活命运的缩影,“死亡”是被吃者命运的隐喻符号。其次,人物的死亡结局,是鲁迅超越传统文学中圆形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节结构上的一种反传统开拓性突破。另外,还包含着作者对生活失望,政治理想的破灭以及个人的恩怨情绪。这种失望、怨恨心绪通过外化为艺术作品中的“死亡主题”得以表达,得以宣泄。  相似文献   

8.
清人梁清标称洪异巨作《长生殿》为“一部闹热的《牡丹亭》”,确为的评。就剧作家的“至情”观而言,二剧都是将“情”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有着人文思想和文化精神上的传承关系;但是,由于身处于清代古典主义盛行的文化氛围之中,洪异在《长生殿》里所传达的至情观又迥异于《牡丹亭》,反映出清代特有的时代气息及文化的理性省思色彩。就至情表现形式而言,汤显祖采用的是“肯綮于生死之际”的超越况实手法,而洪异以情感忏悔和诗意升华代替汤氏的情欲张扬和个性意识,宗教意味较为浓重。  相似文献   

9.
王海艳 《现代语文》2006,(3):120-120
《一个观念》见于闻一多的诗集《死水》,它最初发表于1927年6月23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一直以来这首诗都被看作是闻一多爱国诗篇的代表作,这样解释未尝不可。但我个人认为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闻一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讴歌及立志于坚守、拥抱这种东方文化的决心,并且从中折射出了诗人的性格哲学。闻一多曾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将自己的爱国之情与郭沫若的相比较,他说道:“《女神》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而“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这种“可敬爱的文化”在《一个观念》这…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是“山文学”,《金瓶梅》是“水文学”。《金瓶梅》的故事沿着运河在一个南北空间里搬演。很多人误解了运河文化的内涵,本文认为《金瓶梅》所表现的运河文化的底色是极权化与贵族化,在这种文化的“大气候”下,既不萌发人文主义,又飘逸不出资本主义气息。运河文化植根于中国农业文化的土壤里,《金瓶梅》所表现的种属归附、生育意识、重谋生的吃文化,重节令的玩文化等可以证明;但这种农业文化又处在分裂与崩溃中。借助运河,《金瓶梅》描写了人生大串联,表现了运河文化自发的开放与开明趋势,进而使这种文化呈现着动态性、消耗性和倾斜性。《金瓶梅》便有了艺术文化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小说中的故事显现出一种“陌生化”的设定:小人国、大人国从“大”“小”看世界,飞岛国从“上”“下”观人生,巫人国和长生不死国在“生”“死”中思考世界,而慧骃国在“他者”的眼光里审视“自我”。《格列佛游记》以“陌生化”设定展现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观照人生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人生视野。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边城》中的死亡观,沈从文试图通过对《边城》中老船夫,天保死亡意象的探究,达到对爱对生命的诗性观照,在他看来,爱与死的构成生命的“整体存在”,死亡是生命新陈代谢的程序,是剥夺人的“我要”的东西,是追求神性所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平静的生活》主题充满了"死之痛"和"生之厌",是集中表现作家杜拉斯死亡观的一本小说,也是作家一系列表达"爱与死"小说的前奏。小说主人公在他人之死的观照中,体会到人生的虚无与幻灭;在感受自我之死中,完成了对爱和生命意义的找寻。这与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死亡哲学殊途同归。从小说叙事中,作家杜拉斯完成了对死亡、生命、爱情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死亡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常以其特殊的时间观为架构。在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福克纳采用死亡这一手段重新建立并阐释了时间观。通过对爱米丽父亲之死、荷默之死以及爱米丽之死进行解读,可发现福克纳的死亡哲学以及它与其时间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力求明晰《斐多篇》中苏格拉底在面向死亡的情况下所持有的身体观与灵魂观;阐释苏格拉底之所以安然地选择了正义地面对不公正的死亡判决,并非因为对生的无爱,而是出于对哲学对美善的爱早已超越了生死;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教化意义在于劝告活着的世人应善待自己的灵魂,过有省察的生活。这也启示我们当下生命教育应重新...  相似文献   

16.
《同学少年》2014,(8):6-7
<正>中国文化具有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典雅高贵之中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文学无疑是中国文化桂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爱情是中国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爱,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爱,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爱,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  相似文献   

17.
七等生的小说《我爱黑眼珠》颇具争议,我们应避开知性与常识之自明,以形上超越的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其实七等生以李龙第的故事寄寓了自己的生命哲学:其一,生死观。即面对死亡,“向死而在”、“出死入生”的勇气与大智慧。只有把个人嵌入死的境界,才能使人从对死的必然性的领会中豁然醒悟,自由地开展自己最本己的能在,实现自我存在之价值。其二,生命时间观。在时间三相中,过去已不堪抚触,未来亦不可知,唯有当下一刻坚实而明亮,切断了“前”“后”两个向度的精神逃路,人应在当下本真的生命中担起自己存在之责任。  相似文献   

18.
生于台湾,长于大陆,留学于美欧,任教于港岛的许地山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尤其是与宗教有着很深的缘分。然而,许地山毕竞是中国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于灵魂和血肉。因此,基督之“博爱”、佛陀之“慈悲”和儒家之“仁爱”、道家之“修为”融合统一贯串于许地山之一生。“救赎意识”、“色空观念”一旦与“修齐治平”结缘的时候,则转换成一种悲剧精神。许地山的两部重要作品《空山灵雨》与《缀网劳蛛》便正好表征着许地山的这种“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9.
“爱和死一样都是命中注定的,无法躲避,”(高尔基)两个内涵截然相反的概念在面对现实生活时却常被作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来表达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矛盾的结果往往并不是理想超越了现实得以实现,而是现实压抑了理想使理想走向毁灭。然而作家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在殉葬中获得新生的启示,从而实现一种跨越时空的必然性的理想。小说《红字》即表达了这种爱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中有八十余处关于“命”的用例,“命”具有多种含义与特征,其中以“遇命”为主,兼及“命”的其他含义,且围绕“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从人生困境出发,主张“知命”与“安命”,从“知命”“安命”到“逍遥”与“超越”,是庄子“命”论思想的基本思想逻辑,而作为其中枢纽与关键的是以“道”观“命”,亦即从受“命”主体向授“命”主体的视域变换,以及由此而来的一己之精神超越。分析研究《庄子》的“命”论思想,有助于把握庄子哲学区别于一般前定论和宿命论思想的超越性理论特征。异己强制性与内在本己性、随机偶然性与客观普遍性、自然变易性与超越“不化”性、外在权威性与自在逍遥性、落于己“身”与落于己“心”是“安命”与“逍遥”的本质区别,将“安命”与“逍遥”进行对比,是把握庄子逍遥思想的重要进路,有助于凸显其逍遥观的诸多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