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必须建立在教师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成长大致要经历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四个阶段,并呈现出如下规律性特点:教师的献身精神源于创造性劳动中获得的愉悦与满足;从摹仿他人走向自觉地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勇于创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直接动机和共同特征。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对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进行的整体规划,力求各阶段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内在一体。其核心内容是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培养过程一体化和师资配置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必须建立在教师成长规律基础上。教师成长大致经历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四个阶段。并呈现出这样几个规律性特点:教师的献身精神源于创造性劳动中获得的愉悦与满足;从模仿他人走向自觉地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勇于创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直接动机和共同特征。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对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进行的整体规划。它力求各阶段相对独立,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衔接、内在一体。其核心内容是。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培养过程一体化,师资配置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必须建立在教师成长规律基础上。教师成长大致经历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四个阶段,井呈现出这样几个规律性特点;教师的献身精神源于创造性劳动中获得的愉悦与满足;从模仿他人走向自觉地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勇于创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直接动机和共同特征。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对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进行的整体规划,它力求各阶段相对独立,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衔接、内在一体。其核心內容是,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培养过程一体化,师资配置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构成;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是指引这五个阶段的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社会背景是三种重要的创造性素质;营造创造性环境、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程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创新模式、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模式是三种有效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也就是说,课堂施教者才是主体,而教研、培训是杠杆、催化剂。只有以解决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为目标的教研和内容更贴近教师教学实践的培训,才能实现教学、科研和师训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6.
刘进 《中国培训》2010,(3):16-16
一体化教师在高技能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训质量的好坏,因此,一体化教师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我就一体化教师的成长,结合南平技师院的高技能培养情况谈谈我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师教育从关注"教什么"到"如何教"再到"谁来教",是观念的更新和教师教育体制、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变革.本文基于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问题分析,提出师范教育自身制度的创新应从构建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一体化培养模式入手.作者认为,校地合作和文理学士+教育硕士(4+2)培养模式是师范院校解决突出问题、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科学的培养模式,建立能够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长效机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现实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对我国有两点启示。我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缺失表现在三个层面,其建构从三个维度入手,即:必须坚持以高师院校为主体、允许有条件综合性大学参与的培养原则;明确教师培养标准,并以之规范和引导不同主体的行为;实施"1 3"分段式本科层次中小学教师培养范式。  相似文献   

10.
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理论型教师(即教育家)是非常艰难的、因此,教师这样的多,而教育家却出奇的少。为什么?这里有没有规律可循?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值得引起教育界重视的课题。过去搞教育科学研究的不从事具体教学工作.而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又难以从事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这种现象也该到结束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1.
教师成长规律与教师专业成长息息相关,我校认真探讨教师成长规律,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今各国都把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本文从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战略意义入手,阐述了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阶段,内在进取规律与外在导向规律,并就此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结构模式,探索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师本科学历的职前教育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职后在职培养也将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探讨在高等教育中,构建小学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培养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一问题,提出了小学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意义下,界定了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内涵与能力构成要素,提出了卓越中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本科教育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一体化、高中预科培育与大学本科教育一体化、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构建了卓越中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和教学技能培训体系.依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和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在"卓越数学教师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师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被分为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独立的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也不符合社会发展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世纪的师范教育应注重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这是师范教育接受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的客观反映,是师范教育深化内部体改革的基本途径,是师范教育促进教师职业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选择,是师范教育遵循教师成长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教育一体化不仅要在组织形式上一体化,更要在培训方案、课程设置上真正实行一体化。设置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必须充分整合职前培养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的优势,扬长避短。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要遵循开放性、前瞻性、客观性、发展性原则,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建构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职前培养课程和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的职后培养课程。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大学举办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多、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当前综合性大学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运行体制不健全、专业设置规范性不足、课程教学缺乏职教特色和教师教育者队伍结构偏理论化等。遵循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资源均衡、运行机制健全的一体化教育环境,建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专业设置体系,开发基于能力发展逻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构建"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以实现职教教师教育多方对接与合作的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学地理教师的成长可分为起步、成长、成熟、专家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学地理教师在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教学技能方面都表现为不同的特点,需要提高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试论学者型教师的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高标准九急需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学型教师是教师努力的目标。学型教师与教师新手的区别主要在于知识结构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能力差异。青年教师要成长为学型教师一般要经历适应、定型、突破和成熟四个阶段,有二种不同的成长模型,缄默的知识与明确的知识的结合与转化是教师成长的关键。系统的理论学习、技能技巧的完善训练、科学的自我反思和自觉的科学研究,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已经历时三年,嘉善教育要成为长三角教育高地,打造红船旁品质教育“嘉善样板”,开展高品质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是重中之重。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还存在科研功利化、虚假化、低质化三大问题。如何攻坚破难?在县域统筹规划下,我们尝试以“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建构教师科研成长路径,即校级教师赋能家园:“全纳奠基式”第一网格建构路径;片域优师成长社区:“能者先行式”第二网格建构路径;县域名师智慧驿站:“反哺共赢式”第三网格建构路径,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