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石窟始建于公元453年的北魏时期,佛教高僧昙曜来到北魏都城平城(即今大同),刚巧遇到成帝的车队,他的袈裟被马咬住。成帝认为这是“马识善人”,便对昙曜以师待之。昙曜建议在武周山开凿造像,弘扬佛教,此议正合帝之意,于是帝下旨令昙曜开凿石窟。  相似文献   

2.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石窟始建于公元453年的北魏时期,佛教高僧昙曜来到北魏都城平城(即今大同),刚巧遇到成帝的车队,他的袈裟被马咬住。成帝认为这是“马识善人”,便对昙曜以师待之。昙曜建议在武周山开凿造像,弘扬佛教,此议正合帝之意,于是帝下旨令昙曜开凿石窟。  相似文献   

3.
洛阳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河南洛阳市南13公里处,伊水河北流,两岸香山与龙门山对峙,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古称“伊阙”。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刻凿在这伊水两岸的崖壁上。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看寺     
孙侃 《文化交流》2006,(3):81-83
山西的佛光寺和南禅寺,是国内仅存的唐代遗留建筑物,这样古老的建筑在亚洲堪称第一。山西省五台山,东、西、南、北、中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峰之外称台外。佛光寺和南禅寺均在台外,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北10余公里的佛光山之中,南禅寺则位于五台县城西15公里处的李家庄村附近。汽车翻过五台山主脉拐入一条简易公路,忽见在一处峁梁的背后,赫然显出一座恢弘寺院的清晰轮廓来,这就是佛光寺!相传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当年北魏尊崇佛教,在开凿大同云冈石窟的同时又在五台山兴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显通寺),接着又开始兴建佛光寺。至唐…  相似文献   

5.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13公里处,布于伊水河岸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先后营造长达400多年,现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40块,佛塔60余座。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3大石刻艺术宝库。 在龙门石窟,奉先寺那尊美轮美奂的卢舍那大佛无疑是整个造像群中的极品。所以,当洛阳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从澳大利亚凯恩斯传来,人们不由地衷心赞美:“是卢舍那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24岁的新疆库车县(古西域龟兹地区)维吾尔族农民阿不来提·买买提,在县城以北60公里的一条峡谷崖壁上采药时,意外发现了一座盛唐时代的佛教石窟。 阿不来提·买买提深深惊叹于洞窟内精美绝伦的壁画,并迅速向当地政府报告了他的重大发现。得知情况后,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的文物工作者20多人立即赶到现场,对石窟进行了全面清理:测量了洞窟形制和大小,临摹了保存的壁画,并对石窟全貌进行了拍照。  相似文献   

7.
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体现了与之相关的北朝佛教造像的趋同风格,却又有不同于其它地区造像的特征和艺术风格,史学界称为“青州风格”。通过与青州周边相关的佛教造像的先后时期或同一时期的比较和分析,确认了青州风格界定的结论与形成的青州风格的内在原因。提出了青州佛教造像对隋唐时期的云门山、驼山石窟造像产生的重要影响。为揭示从魏晋与隋唐时期之间佛教造像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物证。  相似文献   

8.
云南石宝山     
在石宝山发现的唐宋时期石刻16窟,共有造像139尊。石窟主体开凿于850年,止于1179年,历经300多年,当时这一地区正处于南诏王朝统治时期。石窟以高超的石刻技艺记录了南诏历史上不同  相似文献   

9.
北魏时期飞天艺术审美风格的嬗变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审美范式形成的典型代表和关键阶段。以北魏时期飞天艺术形象的形成和发展为切入点,探讨飞天形象的传播进程和特点,从造型、服饰、色彩、构图形式等方面全面阐述北魏时期飞天艺术风格的审美意涵,有利于更深入地探究飞天艺术风格在北魏早期和中晚期审美范式的变迁过程。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多源文化的互渗与交融,时代精神的塑造与追求合力推动了北魏飞天艺术风格的审美中心转移和时空上的双重性演变。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的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道场,藏传佛教的领袖人物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等皆曾修行于此。日本平安时代来到中国的高僧最喜欢巡礼参拜的圣地就是五台山。例如灵仙、圆觉、惠萼、宗睿、圆仁、寂昭、成寻等等都曾朝拜过此山。日本皇族受到这些归国僧人的影响也尊崇此山。例如仁明帝承和十一年(公元844年),橘皇后特意派遣惠萼入唐,把亲手制做的绣文袈裟及宝幡、镜奁等施给五台山。阳成帝元庆元年(公元877年),延历寺高僧济诠入唐时,  相似文献   

11.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附近河边的石壁上,开凿于公元494年,营造了400多年。现存佛洞1352个,佛龛700多个,造像近10万尊。其中以高17米多的卢舍那佛最具光彩,它在中国石佛中素以美貌著称。开凿于公元675年,据说监造者为讨好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使卢舍那的形象与天生丽质的  相似文献   

12.
人文华蓥山     
四川省东部的华蓥山绵延三百多公里,横跨达川、广安、华蓥、合川、重庆、永川等15个市区县。它巍峨、浩瀚、美丽、神奇,被大豪郭沫若誉为“天下第一雄山”。这里,自唐代以来就是川东北的佛教圣地:这里,“双枪老太婆”等游击战士曾为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悲壮的《红岩》史诗:这里,物华天宝,曾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提到甘肃,人们便会想起敦煌、想起莫高窟,然而在甘肃省境内还有一座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齐名的石窟,那就是我国名的素有“东方雕塑艺术馆”美誉的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湍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山高142米,山形奇特,孤峰崛起,形如农家麦垛,故称之为麦积山。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绿树成林,环境清幽。  相似文献   

14.
青州龙兴寺院落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千年名刹龙兴寺目前已知的八个院落--佛堂、新罗院、九曜院、天宫院、志公院、百法院、药师院和卧佛院按照出现时间先后顺序逐一进行分析考证,从一个鲻侧面揭示了这座寺院的历史沿革和佛教信仰情况.  相似文献   

15.
九华山坐落在安徽南部,东倚太平湖,南眺黄山,西邻贵池,北临长江,方圆120公里,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以佛教化和山岳型自然景观为特色,千姿百态的群峰如芙蓉出水,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是古往今来海内外信士、游人、学向往的胜地。  相似文献   

16.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古"丝绸之路"上,素有"宁夏敦煌"之美誉。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佛像石窟群,处在古代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位置,不仅是经济交流的中心,还是宗教和文化交流的中心。须弥山石窟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对佛教传播的重大意义,使得若干年以后,世界又以崭新的目光审视这条东西方贸易大通道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在它的身上。本文通过"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佛结缘""丝绸之路经济带"三个方面的论述,介绍了须弥山石窟和古丝绸之路以及他们之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5届会议,一致通过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定为世界遗产保护单位。云冈石窟早就名闻遐迩,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为世界遗产保护单位后,更加名扬海内外。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部的武周山麓,东西绵延1公里,是我国早期最大的石窟群之一,现存大型洞窟53个,小型石龛1100多个,大小石刻造像5.1万  相似文献   

18.
暮春,笔者驱车出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南郊,来到城外12公里处的龙门石窟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景龙教授接待了我们,并派监控室小张带着洞窟钥匙陪同参观。  相似文献   

19.
矿冶摇篮     
长江中游湖北黄石市西南25公里处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距今近3000年前的古人类化遗存。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于1973年,在采矿生产剥离过程中发现的,1974年开始考古发堀。  相似文献   

20.
佛教造像从石窟造像到壁画再到卷轴画的发展,是佛教艺术从不可移动造像向可移动造像的转变过程,佛教造像中心也从西北往东、往南移动。佛教绘画到宋代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为重大的一项就是水陆画的出现。水陆画出现的先决条件,是佛教汉化的完成和对外传播的需要。在宋代,佛教造像完成了其历时数百年的汉化进程,并积极向外传播。水陆法会的兴盛促进了水陆画的产生,而且需求量大增。水陆画首先是出现在宫廷大型法会上,后来逐渐向民间扩散,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仪轨。南宋时期,随着举办水陆法会的增多,水陆画的生产渐趋商业化,并形成了自己的手工作坊,而且还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其中以十王、罗汉的形象最为流行,使宋代佛像的形象和风格直到今天仍在这些地方发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