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约从去年后半年起至今年年初.也算是“世纪之交”吧。一个名叫“韩寒”的高一学生,以其特立独行、有“特长”而未必“合格”在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渡,被称之为“韩寒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韩寒其人其事所引发的有关教育问题,对其作了冷静、理性的反思和诊断.一方面,韩寒对一统化学校管理的反叛、机械化教学方法的拒绝、单一化教育评价的质疑,给教育界带来了“不安定”的挑战和争议;另一方面,透过“韩寒现象”,我们也可以反思大陆教育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并在此基础上对韩寒与中国教育作出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富翠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17-119
"韩寒现象"即指人们所关注的,已经超越了韩寒其人其事本身,而包括公众对韩寒其人其事的广泛议论。在简述韩寒与"韩寒现象"的基础上,对比韩寒与柏杨的不同,阐明了韩寒的独特性。同时通过"韩寒现象"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价值,证明了"韩寒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一个“新概念”作文大赛,让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学生韩寒成了新闻人物。   韩寒出名的原因有四个:   一是他连续两届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这个二等奖还是因为他前一届获一等奖,评委们为了鼓励其他参赛者而使他屈居二等的 )。   二是因为他多次考试都 7门功课不及格 (其中包括语文 ),现在已被学校劝退。   三是他有些“叛逆”和“另类”。请看韩寒的“名言”: 1学语文,我认为“秘诀”有二:一是不看语文书;二是不看作文书。数学,我想我只要上到初二就够了。 2几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3思想品德不…  相似文献   

5.
当郁秀的《花季·雨季》已伴随着她和她的同龄人渐渐远去之时 ,韩寒与他的《三重门》又刮起了一阵校园青春小说风 ,紧随其后的关于“韩寒现象”的讨论更是让沉寂已久的校园热闹非凡。对这股不小的“寒流” ,报  相似文献   

6.
在世纪之交 ,韩寒现象无疑是投向教育界的一枚重量级的“炸弹”。透过韩寒现象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一、语文教育方向严重背离学科宗旨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解释是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众所周知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语文是工具 ,日常生活少不了它 ,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个核心抓住了语文的本质 ,对中学语文教育起着重要和积极的导向作用 ,但是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功能 ,忽视了语文文学教育及其它教育功能 ,从而把有灵有魂、有情有趣的人文色彩很浓的…  相似文献   

7.
韩寒现象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化现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前喻化的影子,看到了青年化的想象与创造,看到了大众审美趣味的调整与媒体炒作的力量。韩寒为我们提供了传媒霸权语境下学发展的一种独特标本。  相似文献   

8.
解读韩寒     
韩寒现在已成为一种现象,评论韩寒也已成为一种时髦。众多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赞誉者有之,批评者有之,一时间,这个17岁的少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我一向固执地认为:要评价一位作家或作者,最主要的是看他的作品。否则,任何解说都会带上捕风捉影的嫌疑。通读了韩寒作品之后,我不揣浅陋,对“韩寒现象”试作如下解读。让韩寒一举成名的是全国中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的复赛颇具戏剧性:他迟到了半个钟头,一位老师把稿纸揉成纸团丢进水中。半个时辰后,纸团沉下水底,文章却浮出水面。在这篇名为《杯中窥人》的文章中,韩寒由纸…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坛历来是不甘寂寞的,先是有个王朔,接着又来了个韩寒。如此下去,说不定和平年代也会出现“百家争鸣”。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并声名鹊起,人气如日中天。才华与天赋无不令人折服,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他对当今教育的批评。如今的韩寒已作为一个话题,成为一种现象,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也正因如此,小说《三重门》倍受人们瞩目。说实话,笔者对韩寒除了一些观点不能苟同外,剩下的全是对他的敬佩和非常敬佩。不光是因为他的才华和天赋———这种才华和天赋在中国还是很多的,主要是他的胆量和勇气,…  相似文献   

10.
再读韩寒     
近几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韩寒现象”降温了。其实韩寒的出名很大部分是媒体的功劳,现在“韩寒”,这道菜已炒熟了,再炒下去肯定会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