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曹苗 《新闻导刊》2004,(2):54-54
张少科自8年前进入重庆晚报以来,先后在经济新闻部、社会新闻部及时政新闻部担任采访工作,更多是做暗访和卧底,以暗访记的形象出现在重庆新闻圈。自从《重庆晚报》开设了“少科在暗访”,他成了一名职业暗访记,后该栏目改为“少科小组在暗访”,张少科担任暗访小组组长,率领暗访小组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暗访调查。  相似文献   

2.
暗访是近年来被传媒频繁使用的一种采访手段,在以往对暗访进行研究的章中,多从法律角度分析。而本从暗访自身的三个二律背反特性(暗访中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与记主观性之间的矛盾;暗访在提倡诚实与鼓励欺骗之间的矛盾,记在暗访报道中保障公众知情权与炫耀自身特权之间的矛盾)出发加以阐述,同时引入国外的有关新闻伦理观念,提出了国内记从事暗访活动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3.
新闻暗访报道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媒体中广泛应用,但很多记运用此方法采访心存疑虑,压力很大,担忧甚多。记到底有没有新闻暗访的权利?在新闻暗访报道中记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问题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朱霞 《新闻知识》2005,(7):79-80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编辑、记喜欢利用并善于利用隐性采访的方式来获得他们想要的材料信息。我们在街头买份报纸,那中间经常刊登着记暗访的故事,告诉你发生在城市或乡村的一些稀奇古怪事情:我们打开家中的电视,摇摇晃晃的暗访镜头每天都会映入你的眼帘。那么究竟什么是隐性采访呢?理论界给出的定义各有特色,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垃圾短信制造内幕.同时对分众传媒旗下分众无线进行了重点曝光和暗访.揭开了垃圾短信制造的流程和内幕。  相似文献   

6.
运用隐性采访的形式获取某些新闻事实,已是新闻媒体常用的方法。所谓隐性采访,又称暗访,是新闻记在不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运用拍照、摄像或录音等各种方式获取新闻事实的行为。通过隐性采访,记往往能得到比较真实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电视媒体的暗访、偷拍,产生  相似文献   

7.
记者暗访,眼下已成为许多记者的采访手法之一。特别是在舆论监督报道中作为获取独家新闻的有效手段,暗访调查也被许多媒体当作“招牌菜”频频推出。最近的一起成功的记者暗访就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南京冠生园”月饼用陈馅的报道,成为广受关注的舆论焦点,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记者暗访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记者暗访的历史考察 其实,暗访并非当代记者的新发明。考察记者暗访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暗访作为一种采访手段,是新闻史上激烈的报业竞争所催生的。 在中国早年的新闻界,通过暗访获得新闻很常见。著名报人邵飘萍就经常雇佣侍从…  相似文献   

8.
徐迅 《新闻三昧》2004,(4):52-53
“暗访”是新闻采访的一种方式,针对“明访”而言。它是指新闻信息的采集不公开自己的采访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而进行的采访活动。它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隐性采访、隐身采访、秘密采访,在摄影记和电视记那里,它还被称为秘拍、偷拍等等。虽然新闻采访学的教科书上,采访方式被归纳出几十种,暗访与偷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工作者眼中,暗访是实行舆论监督,实现职业理想的利器。在传媒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暗访又是吸引受众眼球、获取消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暗访的社会效果从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公众知悉事实真相的要求,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机构,随着采访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微型摄像机等被引入采访实践,使他们有较大的自由去获取想要获取的信息,包括过去使用大设备无法获取的“隐秘性”材料。这种被定名为“隐性采访”和“暗访”的偷拍偷录,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使得很多平常手段不能揭露的丑陋现象公之于众,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而越来越成为电视记获得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引发了新闻监督和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重庆某报记对暗藏在民房内的色情表演团伙进行暗访,拍照时发出的闪光惊动台上表演的女子,色情表演和观众想一起冲出去。“堵住门口的摄影记急中生智,自称是警察,要求他们继续呆在原处。”(2月12日《重庆晨报》)  相似文献   

12.
石月平 《视听界》2005,(5):103-103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公民越来越注重保护自身的肖像权,电视记在拍摄现场,也越来越多地遇到被拒绝拍摄的情况。湖北省竹山县电视台就曾经因为一条《暗访街头算命摊》的新闻片,被报道主角——“算命先生”告上法庭。当时该台一位记将摄像机装在手提包内,暗访了竹山县街头的一些算命摊点,并将与“算命先生”程道平在摊前的对话和录像制成电视新闻,在该电视台的《新闻透视》栏目中连续三晚播出。播出后,“算命先生”程道平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工作要在别人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各种活动中发现掘出新闻来,要拨开迷雾,洞察各种新闻内幕,要在新闻报道中淋漓尽致刻画出社会众生相,这就要记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上,必须有与众不同之处,具体讲就是要培养提高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统摄思维的特殊思维方法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能力,这样才会做一个有创造性,突破性成绩的记。  相似文献   

14.
汪仕林 《新闻知识》2005,(10):59-60
在外人看来,做记很风光,哪里热闹就可以往哪钻。实际上了解内幕的知道,最难做的就是跑突发事件的记,只要一接到读报料,记便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是往往到了现场,也是什么情况不让你知道,如何挖到第一手资料幕后东西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5.
“暗访”这两个字,总会和揭露社会阴暗面联系起来,常和曝光、民生、不公正、暴力执法等词相连,多见于都市类报纸和网络等新媒体.因为暗访的事件和话题较敏感,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往往备受受众关注.如今,有许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会设立热线部门,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扩大媒体的影响力.但是,在党报这一传统媒体体系中,多年持续做热线新闻报道的报纸并不多见.党报的定位决定了其主要承担为党政机关及其相关部门提供舆论支持的功能,主要任务是做好舆论宣传服务,相较于其他都市报纸和新媒体,在热线暗访、曝光尖锐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方面的尺度不大,频率也相对较少.下面以笔者在党报热线新闻中做暗访的经历谈谈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运用“暗访”进行舆论监督“暗访”是新闻工作者采访的一种形式。哈尔滨日报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中,把“暗访”作为一种独特的方式推出,受到读者的欢迎。他们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暗访”的瞄准点,以《面对文明道德的呼唤》《“窗口”行业...  相似文献   

17.
浅谈隐性采访的媒介自律与法律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隐性采访媒介自律的重要性。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地获取新闻事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杀死他!杀死他!”在记节即将到来之际,又传来记被袭噩讯。四川法制报记10月8日凌晨在都江堰一家非法生产地条钢的“黑厂”进行暗访时,遭到8名持刀男子疯狂围攻殴打,头部被弹簧刀刺伤。同行的一名司机也被砍伤头部。采访车辆的轮胎也被歹徒刺破。事发后,都江堰市委书记要求当地公安机关严惩凶手和幕后指  相似文献   

19.
<正>福建电视王牌调查节目[第一调查][第一调查]关注侵害公共利益的违规事件(食品安全、诈骗陷阱、环境污染等)和百姓关注的热点事件,采用暗访手段,深度调查,形成栏目的核心卖点之一。记者通过暗访体验,蹲守观察、走访暗访、卧底体验、正面接触等方式,用镜头揭示事件的真实全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目前,栏目已总结出了一套调查类节目的拍摄方式,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收视期待。今年"第一调查"  相似文献   

20.
李幺傻(笔名)《暗访十年:无数次死里逃生》作者,暗访过职业乞丐、妓女部落、血奴、代孕妈妈、地下钱庄等几十个黑暗部落,被网民封为"最神秘的暗访记者".不见天日,却乐在其中记者:您作为暗访记者,不可避免会遭受人身攻击、法律纠纷或各方面的压力,您遇到过怎样的情形?李幺傻:我在《暗访十年》中写到很多自己当初暗访时面临的危险境地.暗访小偷群落一个月后,被小偷在大街上撵打;暗访假烟团伙时,被对方跟踪;暗访酒托团伙时,被堵在卫生间搜身;暗访假钞团伙后,连续一个月接到威胁电话;有时候还接到电话说,从美国邮寄的高档商品到了,让我去领,对方已经付钱了,如果我贪图小便宜,一定会自投罗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