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丽 《青海教育》2010,(1):91-91
网络文化通常是指网络中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态表现出来的精神性的文化成果,主要包括网络新闻、网络动漫、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以及网络论坛等。与文字性的文化形式相比,网络文化形式更加多样,特别是网络的双向互动性,使人们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文化的积极参与者。虽然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但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内容上也要遵循文化创作与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承担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网络正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运用网络,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应加强大学生网络运用意识、信息处理能力、网络控制能力、网络交际能力、网络学习能力、网络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网络学堂是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教育紧密结合的一个典型产物,它把网络技术应用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使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网络学堂按其功能划分应该包括网络课程开发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本文以其功能为主线,详细阐述了网络学堂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网络诚信意识是网络伦理道德的一个主要内容,对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诚信意识具有必然存在性、现实存在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培养他们的网络诚信意识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要从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管理强化这三个途径入手,通过提高信息素质、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网络道德的培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因网络异化、意见领袖引导和个体缄默而形成,并导致价值认同混乱、网络暴力频发、群体圈层固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媒体协同合作、优化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增强主流价值影响力,强化网络舆情调控,以规避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校网络舆论是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或敏感事件的态度、立场、看法和观点。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是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文章通过梳理高校舆论引导工作引导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从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加强高校网络舆情教育内涵建设、牢固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三个方面,探究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对策,以期能为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51亿,我国已经建立全球最大信息通信网络,数字新基建基础不断夯实,网民进入网络空间越来越方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守好、建好、用好这一阵地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对我国加入互联网以来关于网络阵地的研究进行梳理,有利于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和推动工作,从抢占网络阵地、网络阵地建设必要性、网络阵地主要领域、意识形态网络阵地、网络阵地建设的对策等五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网络普及、学生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以及网络对大学生的深刻影响决定了高校迫切需要加强对学生工作网络阵地的建设,建设的核心与重点在于坚固网络阵地基础、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净化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法治功能和优化学生工作网络队伍。  相似文献   

9.
为把好未成年人文明上网教育关,五寨县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宣传活动。全县中小学通过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网络运用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帮助痴迷于网络的未成年人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实现多种模式网络的融合.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WiMAX、WLAN和3G多种网络的融合实验.结果根据目当前的网络格局,以3G网络为骨干网,结合当前WiMAX、WLAN和3G这三大主流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种网络融合解决方案.结论通过联合组网,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诊断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涉及网络技术的各个面。网络故障诊断以网络原理、网络配置和网络运行的知识为基础。从故障现象出发,以网络诊断工具为手段荻取诊断信息,确定网络故障点,查找问题的根源,排除故障,恢复网络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邵天松 《语文知识》2014,(12):10-11
在当代语文生活中,网络渐渐成为新兴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推手。首先,网络的迅速发展,催生出当下流行的网络文化。而作为语言诸要素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大量的网络新词。其次,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这些网络新词能够迅速传播,从网络词语开始陧慢地进入到全民词语中。在考察这些网络新词的来源时,我们发现在网络新词的生成机制中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现象,即选取一个旧有词语,灌注新的意义,借助网络的传播,使之成为一个网络新词。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出现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广阔而丰富多彩的窗口,从文字图像、动画游戏、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尤其高校学生,他们远离父母,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面对网络环境成长的高校学生,网络成了他们重要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4.
校园网的应用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是一个综合的网络信息系统,基本构成包括网络硬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三部分组成。许多学校在校园网系统中只对网络硬件系统建设有高度的重视和详细的分析,却忽略了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投入,使“高投入”的校园网成为了校园里的另一道特别“风景”,没有真正发挥校园网的作用。为此,本文从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师培训、管理机制与教师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对校园网进行应用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络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的开放性、无边界性、自由性,使网络存在安全威胁。因此高校要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管理,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制和队伍,保障校园网络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情“圈层化”的出现促使网络舆情在传播路径、内容、场域等方面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加剧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窄化、信息内容群体极化、传播场域闭环化,增加网络舆情有效应对的难度。针对网络舆情“圈层化”的生成机理,归纳分析网络舆情“圈层化”治理困境,探寻出以意见领袖增强思想引领有序性、以议题设置占据话语传播主动权、以管理矩阵提高舆情治理实效性的应对策略,为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校开放型网络实验室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中存在的管理落后、设备利用率低等弊端和不足,开发了网络实验管理系统软件,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网络实验室的新思路,实现了网络实验中实验用户(学生)、设备、时间、地点及内容的有效管理,达到充分开放实验资源,减少人工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培养高素质网络技术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及其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从网络传播的不同层面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归结为四种主要类型:网络信息发布的道德失范、网络信息接收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指出网络信息传播中道德制约与道德提升的主要途径,即建立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加速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制定富有弹性的网络社会的政策法规与道德原则,建立网络传播的全球伦理,从而在“以德治国”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社会的道德完善。  相似文献   

19.
“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网络娱乐活动有待节制、不良信息接触有待规避、知识产权意识有待深化、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升等。“00后”大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网络认知存在偏差、教育引导仍需加强、错误思潮伺机传播、网络规制力量作用有限等因素构成了影响青年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内外因素。基于问题表象与深层诱因的分析,提出应对“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治理策略:改进思想教育工作,提升铸魂育人实效;抵制网络不良文化,凝聚青年思想共识;推进网络空间治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普及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区域教研正处于由面对面教研向网络教研发展的新阶段,网络教研的专业领导者——教研员的网络教研领导力内涵与结构要素有待研究。对此,文章聚焦网络教研情景,首先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包含虚拟团队建设力、网络教研规划力、网络教研协调力、网络教研评估力四要素的教研员网络教研领导力模型;之后编制问卷,以192名教研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信效度分析、相关分析等量化方法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对模型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释,指出模型的四种能力是相互融合、彼此依存的有机统一体,但其在领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文章的研究可在理论上为科学认识网络环境下教研员领导力的内涵与结构要素提供参考,并在实践上为促进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推进网络教研的有效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