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中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不同的政治环境,不同的政治需求,国家利益的侧重点会很不一样。毛泽东在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安全利益的理解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在外交战略中,他将安全利益置于国家利益的首位,在国家安全中又特别重视政治安全。由于对国家安全尤其是政治安全的特别追求,使他在外交战略中忽视了经济发展利益,并经常在对外交往中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模块以资源、环境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资源安全、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教材开篇提及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概念,是帮助学生理解“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逻辑体系的起点,对学生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解析“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内涵的基础上,解释了其对于理解人地关系的意义,建立了从资源、环境到国家安全的逻辑关联,并对开展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教学提出了建议: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内涵;关联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与其他教学内容;搭建从资源、环境到国家安全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育:国家安全的基础--关于"教育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中长期以来被忽略的一种最重要的“安全”就是“教育安全”。对此,不仅是教育政治学方面的学术思考,还有更多实证和实际的具体问题。通过“教育安全”这一特殊角度的问题思考,试图真正提升教育在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将人们从“消费”和“产业”的视角中解放出来,认识到教育更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是地理课程落实国家安全教育的重点模块。基于对该模块地理学科逻辑与学生学的逻辑的分析,建构该模块的地理教学逻辑。研究认为:对于“资源与国家安全”部分的教学,教师需基于逻辑要素组织教学内容,可设计情境主线贯穿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活动;对于“环境与国家安全”部分的教学,教师需基于环境问题类别组织教学内容,可设计逐层递进的“案例探究式”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1998年发表的《为国家安全立言》一文,首次提出并粗略构建了一个国家安全学体系;2004年出版的《国家安全学》,不仅推进了对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认识,而且初步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2014年出版的《为国家安全立学》,进一步探讨了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构建和国家安全学科建设问题。现在,根据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和方法,我们从“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三个基本概念出发,努力构建一个逻辑性更强、学理性更严谨的国家安全学理论演绎体系。在这个国家安全学理论演绎体系中,可以根据国家的构成要素合理演绎出国家安全构成要素体系,同时根据国家的安全需要合理地演绎出包括影响国家安全因素和威胁国家安全因素两大方面的国家安全环境体系,以及内容丰富的国家安全保障体系。最终演绎构建一个包括国家安全本身及其构成要素、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安全保障问题的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和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浪潮与国家政治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安全内涵随着“全球化”进程而日益综合化,其中核心的安全领域仍是政治安全,全球化对于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有利有弊,既促进未来安全环境相对稳定,又使国家政治安全面临威胁和挑战,因此,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利用“全球化”趋利避害,不断增强国家防范和化解全球化给国家政治安全带来的各种威胁的能力,这将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7.
国家安全内涵随着“全球化”进程而日益综合化,其中核心的安全领域仍是政治安全,全球化对于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有利有弊,既促进未来安全环境相对稳定,又使国家政治安全面临威胁和挑战,因此,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利用“全球化”趋利避害,不断增强国家防范和化解全球化给国家政治安全带来的各种威胁的能力,这半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鲜明的历史逻辑、深厚的理论逻辑和坚实的实践逻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70余年的接续发展,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安全形势和治理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构成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历史逻辑。通过将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其中的国家安全治理理念构成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从实践中探索出的中国式国家安全治理路径构成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包含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要在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指引下,深入完善我国国家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也发生了重大的转移,从过去的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战略转移到了以“新安全观”为代表的综合安全战略。新型安全战略的提出,要求国家安全必须以“经济安全”为核心,以“普遍安全”为前提,从而实现国家的真正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与国家安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世界正在走向科技革命主导下的全球一体化时代,我国在已经“入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章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国家安全观和我国国家安全的新形势,分析了现代教育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论证了教育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强大功能,认为教育是一项国家安全事业,并提出了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和每一个公民的尊严及幸福。研究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敌对势力进行“和平演变”的重点对象,其国家安全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中国梦”的实现,也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因此,要端正对国家安全教育的认识,改革公共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在保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数量的基础上增强其综合素质,以网络为平台创新安全教育方式方法,以提升研究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维护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和出发点。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国家安全的捍卫者。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必须了解国家安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理教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更是扩展学生国家安全知识、提升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有效途径。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地理教学,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为统领,在教学中做到“五个讲清楚”,即讲清楚为什么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讲清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要性、讲清楚国土安全的重要性、讲清楚社会安全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安全研究的指涉对象也日益多元化,但国家安全作为传统的研究领域,依然保持其原初的重要性。国家安全研究有三个重要分支:现实主义集中研究的安全困境体系、自由主义重点研究的安全制度体系与建构主义关注的安全互动体系。三者各有侧重和优势,不能相互替代。因此,最有说服力的国家安全解释理论必然兼容三个国家安全体系的研究成果。纵观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安全,国家实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安全变量,所以解释国家安全的理论应该建立在一个以实力对比为基础的"中心—边缘"国家安全体系框架上,通过对国家安全体系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中心国家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作用和安全威胁因素流动的说明,解析国家安全在国际社会中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安全是事关国家、民族和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必然要求。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共同决定的,是宣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在认知层面,高校思政课要重点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在实践层面,要从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国家文化安全实际上就是国家文化主权的安全。能否保护好国家文化安全是关乎一个国家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事。对我们来讲,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首先要具有“文化亡国”的危机意识,必须意识到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国家文化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用发展文化的思想来维护文化安全;要提高中华文化的包容力和传播力,与其他文明合作建立世界文明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7.
以地缘政治安全引发的“国家安全意识”,成为俄罗斯处理对外对内事务的一种思维特征。这种特征使得俄罗斯将教育也视为一种安全因素,并在现行的教育政策中得以反映。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国家文化安全实际上就是国家文化主权的安全。能否保护好国家文化安全是关乎一个国家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事。对我们来讲,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首先要具有“文化亡国”的危机意识,必须意识到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国家文化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用发展文化的思想来维护文化安全;要提高中华文化的包容力和传播力,与其他文明合作建立世界文明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9.
以多源流理论为政策分析工具,对国家安全教育政策形成的内在逻辑进行阐释,结果表明:国家安全教育决策议程是党和政府在“政策之窗”开启时推动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汇合的结果。其中,国家安全长期面临挑战、学生国家安全素养测评普遍较低、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工作运行困难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官员的指导性建议、各人大代表及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构成了政策源流;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教育理念的转变及国民在重要节点对国家安全更加关注构成了政治源流。为进一步优化决策议程,应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出发提升问题能见度,保证决策合理性;扩大“政策共同体”,优化备选方案;把握政治方向,引导国民情绪。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国家文化安全指一个主权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 ,特别是主流文化价值体系 ,免遭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国家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 ,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严峻挑战。为了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学校教育一方面应向青少年一代系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阐释民族文化精神 ,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应在社会和人文科学教育中彻底抛弃“文化进化论”的理念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观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基本价值观念和“自由”、“人权”等的历史性、文化性与相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