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地区的民众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区域职业学校存在招生难,专业设置不能适合民族经济发展需求,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数量相对短缺等困难。对解决民族区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要采取提高民众对民族职业教育的认识;发展民族地区职业中等教育的"三加一"办学模式;办学方向、办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上的多样化及提高学校师资队伍质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藏民族学院"质量工程"建设为例,总结了"质量工程"建设对于民族地区本科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认识到"质量工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政策上加强对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的支持;完善、落实"质量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制度,民族院校在项目建设上要突出特色,注重实际;要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中国的教育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需求中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开始从中国实际出发 ,探索适应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办学之路 ,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目标与任务。1992年3月 ,在全国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上 ,李铁映主任明确指出了90年代民族教育的工作任务有三项 :一要打好基础 ,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一个新的发展和提高。二是坚持改革开放 ,进一步明确办学的路子 ,使民族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文明富裕服务。三要努力缩小目前困难较大的民族地区同全国教育…  相似文献   

4.
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需求是实现供需对接的关键环节。在高职专业设置实证研究中,民族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研究较少。因此,以云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云南民族地区高职重点专业设置数量上基本符合区域重点发展产业需求,但是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专业质量方面存在着区域特色专业有待强化、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导致办学效益低等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策略,以期实现云南民族地区高职专业数量、结构、质量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2007年,民族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民族教育的改革。要努力发挥民族教育工作在促进各少数民族、各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正确处理民族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把提高规模效益和办学质量,作为推进整个民族教育工作改革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主权问题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问题,在民族地区高校中又有不同的特色。文章针对民族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主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了十余年来的现状和现行的政策法规,结合教育主权问题的新动向,提出树立民族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主权观要体现现代性、民族性并以发展为导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西部民族地区高师教育必须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它在宏观上要放眼国际高师教育发展潮流,借鉴中外办学经验,恒守综合化办学理念;在中观上要立足本地区实际,挖掘内涵、服务地方,推动本地区高师教育综合化发展的进程;在微观上要采用灵活的办学模式,在强化高师教育的优势下充分利用高校办学自主权,立足地方设置应用性和综合性专业,不断提高综合化办学程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达斡尔族的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巨大进步,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办学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因为地理、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等诸多的限制,依然存在基层牧区民族学校与城镇民族学校的差距大、教师的民族文化传承能力不强、偏远地区的民族教育发展缓慢等亟需解决的问题,仍需在提高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积极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主权问题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问题,在民族地区高校中又有不同的特色.文章针对民族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主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了十余年来的现状和现行的政策法,规,结合教育主权问题的新动向,提出树立民族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主权观要体现现代性、民族性并以发展为导向.  相似文献   

10.
必须引导和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到民族地区办学。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支持东、中部地区社会力量在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办学,或者面向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在东、中部地区办学;鼓励和引导民族地区群众自费送子女到东、中部地区求学就读。合理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布局结构,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教育投入的规模效益;加快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要重视加强边境地区义务教育。继续办好内地“西藏班”和“新疆班”。教育对口支援…  相似文献   

11.
老年教育要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解决好协调发展问题。坚持办学规模与教育质量协调发展。数量与质量是辨证的统一。老年大学在教学设备设施基本具备的条件下,应尽量多吸纳离退休老同志入学,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坚持办学规模与教育质量并重,达到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整体教育水平较低,师资队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偏低于中、东部地区。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民族地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但是现行的培训措施存在一定问题。以分层、分类思想为指导,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教师培训体系,对于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目前,师资紧缺是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办学瓶颈,数量、质量和结构三重矛盾并存.如何加强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理论和实践证明,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完善政策机制建设,也要加强内部管理,同时还要立足于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和边境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王毅 《民族教育研究》2006,17(6):98-103
民族地区师资整体水平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而民族地区要培养出大量的人才,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发展教育的关键就是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加强民族地区师资培训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族院校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院校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既面临着与其他高校同样的问题,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要确定民族院校办学的层次定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民族院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关于西北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是国家专为少数民族举办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主要在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当前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源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寄宿制学校之根扎于民族文化之中,不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认同水平,还要加快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速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家校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尤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和办学规模上是上去了,现在关键是要如何在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上下功夫、做文章.而要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数量、规模与速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关键在人才,主要靠教师.  相似文献   

18.
杨军 《中国教育学刊》2007,(7):24-27,35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是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障。从当前西北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结构的现状分析来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衡状态。若想解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均衡配置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政策建构;建立民族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建立适应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需求的教师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教育政策导向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之间紧密的交融关系入手,以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探讨在新形势下制订和实施新的教育政策导向以加速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一、四环统一原理及其他(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民族地区教育的改革也要围绕这个核心,找准切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通过改革与发展,逐步建立起具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各种专业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事业有机而又有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在办学目标上应该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服务为主;在学科专业设置、办学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上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在学科专业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