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的药学服务也正在逐渐满足病人的高要求。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是医院实施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一环,由专业药师来进行药学监护是当代医疗防治改革及药剂科工作中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之一,而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可以辅助医师,保障病人用药安全、向病人或病人的家人普及用药知识、向医护人员介绍合理用药常识、促进临床科室用药合理化、为病人药物监护建立终档案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医疗临床监护设备中的仿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思路。软件包括数据采集存储模块和软件仿真模块,通过HL7标准数据接口,把多种医疗临床监护设备连接成集成化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多种生理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监控和数据仿真,能与医院其他业务系统联网,实现数据共享,协同办公,提高医院综合诊疗技术、管理水平及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医疗监护仅能在医院中进行,占用医院硬件、患者花费大的弊端,系统将6LoWPAN技术和人体数据采集相结合,通过对总体架构的设计、节点和网关的硬件及软件流程的设计,完成了基于6LoWPAN的物联网医疗监护系统的雏形设计,为系统的完善与扩展提供了软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4.
无线医疗监护系统克服了传统有线医疗监护系统的不足,使得病人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获得生理和病理等参数的监护。人体的心电信号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心脏各部位的生理状况,是医疗监护参数中的重要指标。而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RFID)和蓝牙(Bluetooth)之间的无线接入技术。基于以上的优点,ZigBee技术在心电信号传输及无线医疗监护等医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医院在对病人静脉输液治疗监护这个任务繁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以键盘、碰触开关及红外光电开关为输入系统,以液晶、声光报警电路及步进电机为输出系统的智能化输液控制及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医院正压气体主要供应于手术室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和麻醉机使用,对象都为术中病人以及危重病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正压气体的杂质过多,将会导致急救医疗设备发生故障,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对气体的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都要求都很严格。笔者通过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医院就可以得到纯净、干燥的正压空气,避免了造成资源和财产的浪费,更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医院的医疗监护设备以固定的、有线的监护设备为主,使本就稀缺的医疗资源更显得捉襟见肘。有线连接不仅布线繁琐,而且线路磨损老化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无线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疗监护系统中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有线监护带来的一些弊端,而且移动方便。本文设计的无线医疗监护系统,依托ZigBee无线通信技术,配合无线网络中节点的布置与软硬件设计,可以实现对被监护者的体征数据的无线采集、实时监控,而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和经济性,在医疗机构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RFID技术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鹤  刘齐宏 《今日科苑》2009,(16):294-295
为了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采用RFID技术,充分结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一种基于RFID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本文简述了RFID技术及其工作原理,并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其功能。该系统能快速、准确的确认病人身份并提供患者的信息,对患者快速实施急诊、保证患者安全、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家用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设计一个基于家庭-医院的家用便携式医疗监护系统.该系统中人体生理指标(比如体温,血压、脉搏、血糖、血氧等)可以通过多功能监护仪来测量得到;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比如GSM短信,USB接口,CF卡以及宽带网络进行远程传输,使得家庭,医院构筑成一个医疗监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23)
在传统的电子血压计的基础上融入了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血压监护系统,为高血压患者和监护医生提供低成本、可靠的远程医疗方式。本文主要在监护系统的总体设计、低功耗蓝牙血压计、云服务器构建逻辑层及Android应用客户端程序进行分析与设计说明。实验证明,该系统是稳定可靠、实用,为物联网智能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