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授之以鱼”,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或“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两者都不能满足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根本任务。传统的数学教学把教材当“圣经”,把教师的话当“圣旨”,把学生当“白纸”,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那么,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数学课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2.
李广生 《师道》2003,(5):40-40
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终生享用不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似已成为至理名言,频繁出现于各种报刊和教育论著中。许多教师把“授之以渔”作为教学工作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在轰轰烈烈、大谈特谈“授之以渔”的今天,我不禁有这样的疑问:“渔”究竟为何物?“渔”可以“授”吗?“渔”究竟为何物?有人说“渔”是方法,即捕鱼的方法。姑且认为这种解释是正确的。既然“渔”是一种方法,“渔”可以“授”。此处之“授”为“传授”;“学渔者”也可以“受”,此处之“受”为“接受”。这样的话,“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3.
鱼·渔·欲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成绩,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它代表了语文教学中的三重境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借用“鱼·渔·欲”三个字来归纳。一、授之以“鱼”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即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语文教学中的第一重境界。长期以来,教师教书只须把知识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把学生遇到的疑难切切实实地解答出来。用授之以“鱼”的传统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二、授之以“渔”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要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经典,它可贵在认识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然而,用新课改理论来分析,它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理解显然有其不足。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知识,“授之以渔”强调“授”,实质也是教师主宰一切的灌注式,学生获得学习方法的方式被动单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按我们的观点,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①“授之以渔”使学生的主体性无从发挥,“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们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应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娱"。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固然枯燥无味,但是如果告诉学生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就会感到学习是其乐无穷的。教师通过图解来教学课文,通过"作曲"来教唱古诗文,运用这些独到的妙趣方法,一定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另外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用笔把它记录下来,写作时,就不会无米下炊了。  相似文献   

6.
有些教师把“授之以渔”作为自己追求的境界和目标,自以为是很时髦的。然而,从“教育最优化”的角度考察,笔者认为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 “授之以渔”的“渔”指的是方法。和许多事情一样,方法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还有“另类”的。“每一件事都有  相似文献   

7.
分化泛化理论在刘惠连概念教学中的运用古语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由此联想到教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教师授课不仅要授之以“鱼”,也要教之以“渔”,使学生既努力学习,又善于...  相似文献   

8.
传授方法给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去背熟这个方法而不是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知识应用能力较差。所以,笔者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只授渔而不授鱼,除了要教会学生方法外还要教他们如何使用这些方法,也就是“授之以渔亦要授之以鱼”。尤其是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授鱼与否是他们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专门进行学法指导,但不可忽视的是,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也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语学习也是如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内容是有限的,所以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从而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余芳 《中等职业教育》2012,(18):14-15,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学生既有知识,不如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笔者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升能力,即授之以"渔场"。在语文教学中。这个"渔场"也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王继承 《教书育人》2007,(5):112-112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3.
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的重点,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目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如何实现高中英语词汇的有效教学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多地思考:在词汇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4.
张娟 《学苑教育》2012,(17):21-21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以人为本,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鱼”、“渔”同授,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教师要先授“鱼”,后授“渔”,并且授“适宜”的“渔”,授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创新能力的方法,质疑能...  相似文献   

15.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这是教育行家们早巳形成的共识。学生怎样自主学习,学什么,是我们教育工作应努力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也是新课标着力倡导的。现在,我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阅读之于初中生,好比心底那难以攀越的珠穆朗玛峰,令人望而却步。因此,教师的指导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指导不只是帮学生疏通文句,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一些很实用的阅读技艺,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文就如何阅读文言文,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且当渔弄文言文吧。  相似文献   

17.
戴桂珍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27-129
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密不可分。只有丰厚扎实的授之以鱼,才有授之以渔的可能。然而,翻译课的教学主旨在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此,在授之以鱼过程中必须注重适时地提升为授之以渔,营造“鱼”“渔”之间的旨趣。翻译课中的译例分析与译文比读的教学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教师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把学习方法、学习技巧传给学生,要"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人的最大宝藏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最重要的智慧之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能“授之以鱼”,且要“授之以渔”。但学生如果不能将学到的方法真正融化为自己的方法,并创造性地加以综合运用,那“授之以渔”又有何用?   学生建立自己的认识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然而教师的指导不能离开学生主体的认知实践活动,它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去认识、去体验,去经过脑部的加工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