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以学校为主导,借助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主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的隐性德育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隐蔽性、渐进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校园网络为实施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手段上、内容设计上和沟通方式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能够满足和实现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校园网络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新型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面对新的政治、经济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与方法,树立和谐、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平行渗透、全员参与教育的理念,不断推进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宁 《教育探索》2008,(12):103-104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在就业指导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就业形势教育、自我认知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择业心理教育、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堂和就业实践中是在就业指导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为复杂的新环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渗透式教育作为一种间接性、拓展性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形式、内容和效果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通过借鉴美国渗透式教育的经验,构建全员育人、选树典型、社会实践、学生发展、校园环境和网络教育六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可以较好地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渗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融入渗透必须遵循全面性、灌输性、结合性的原则,在运行的路径上,要把其融入渗透到学校管理、学生生活、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融入渗透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其实效性、针对性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院具有长期的艺术教育传统,早在1993年就引进了艺术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1995年院合唱团参加洪山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文艺汇演,荣获特等奖,1996年成立了艺术教研室,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作用,其艺术育人效果更是锦上添花。为了贯彻中共中央16号文件精神,学院坚持艺术教育为导、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发挥艺术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大学生艺术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院艺术教育立意高、范围广、形式活、特色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应该相互借鉴和相互渗透.本文探讨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心理学途径,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并发挥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念;需要关注学生需要,实施情感渗透,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解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化艺术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化艺术的特征:情感性、客观性、能动性、灵活性,从六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化艺术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