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由传统的作者中心论转向译者主体性,强调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角色。本文从张经浩所译欧亨利短篇故事集《圣贤的礼物》中撷取译例,阐述了张老翻译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进而论证了发挥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在翻译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被重新确立,中外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已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然而很少有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ICM理论,关注和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对译者主体性及其限度进行认知解读,提出复译的必要性,以期拓展翻译主体研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在翻译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被重新确立,中外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已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然而很少有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ICM理论,关注和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对译者主体性及其限度进行认知解读,提出复译的必要性,以期拓展翻译主体研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语言的外部因素入手开展翻译研究.作为翻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的因素,译者及其主体性不容忽视,对于文学翻译来说,尤其如此.综合运用"翻译文化派"的各种理论,结合具体实例,着重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此后中外译家逐渐将视角从翻译的语言学层面转移到文化层面,译者主体性问题和文化身份问题自然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总是受到文化身份的影响.而译者的文化身份和翻译目的,将最终决定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再创作活动。然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非单向且无限制的行为,而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众多客观因素的制约。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日益增多。在无时代背景差异的中日现代文学翻译中,通过不同的文学翻译例证,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着重进行探讨,以期能对中日文学作品互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何文芳 《考试周刊》2013,(88):27-28
女性主义翻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文化转向”大潮中.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是译者(女性)实现其理论及政治主张的有效途径,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主张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采用女性话语策略,以便译者能在翻译中获得话语生存空间.该翻译理论还从原作和译作的关系,忠实原则,以及意义的差异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解思路,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后,译者逐渐从边缘地位上升到文化传播者和历史参与者的中心地位。译者主体性作用这一课题在翻译研究中逐渐彰显,并且成为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汪榕培和亚瑟威利的《乐府诗》英译为例,以乔治.斯坦纳基于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理论来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视角,突出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但是译者主体性的不恰当发挥给翻译带来不利影响。翻译伦理体现在翻译个人伦理和翻译职业伦理两个层面上,其核心之一是"忠实",翻译伦理的作用体现在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上,只有坚持翻译伦理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关系,译者主体性才能得到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翻译和翻译理论的发展,新的翻译方法和理论,尤其是那些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的翻译方法不断出现。其中,译者的主体性,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成为研究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译者主体性"的概念的出现,对中国与西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1970年代的"文化转向"阶段。自那以后,翻译研究的范围扩展了很多。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开始阶段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强调  相似文献   

11.
周景刚 《文教资料》2006,(23):82-83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考察了译者主体性问题,论述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对译者主体性的彰显,探讨了文化因素在翻译选择、翻译策略、翻译风格以及对原作的增删等方面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然而传统的翻译理论却将译者边缘化。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以畅销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阿富汗地域文化为例,探讨译者主体性在该小说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分析译者主体性影响因素对翻译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语用学转向"和9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发生,中国翻译界的学者们才开始把眼光从"文本研究"转向"主体——人的研究"。由此,译者主体性便成了翻译界日益被关注的课题。但由于研究者们对"译者主体性"的过度张扬,却忽略了其制约的一面,导致关于"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的研究略显不足。而且就其研究结果来看,多数都是在理论层面上进行简单探讨和主观判断,很少有人就具体的译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论说,采用对比研究与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萧红作品《手》的两个不同时期日译本的比较,从语言文化层面来分析翻译结果不同的原因。旨在阐明译者主体性受自身的双语功底、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性别文化心理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运用译者主体性,从译者主体性与原文,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三者关系入手,旨在通过对林语堂的译作《浮生六记》的研究,探索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各种主体性的彰显,并着力分析译者的个性、人生观取向、文学趣味等主观因素对于译本、翻译目的和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于英文小说的翻译而言需要译者保持译文的真实性、客观性,也就是说翻译者在翻译时要持有公正严谨的态度,尽量使译文最大程度的接近原文。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翻译领域"文化转向"的热潮,许多学者纷纷着手研究文学,翻译文学。但此时,在翻译中译者总会受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保持和原文的意思一致,只能做到尽量接近原文。这就需要译者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原文的客观性和主体性,尽最大可能的对原文进行合理化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译者主体性问题受到了中国译学界的广泛关注,译者主体性研究对探讨翻译的本质、过程、批评以及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此项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定义界定模糊的问题。将着眼于翻译过程,从阐释学的角度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翻译时难免会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的含义,另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译者主体性的表现进行了探究。为了最大化的还原原文的艺术性,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8.
译者主体性,作为翻译中最核心的客观存在,是集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在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再创造,也反映在译者对译本、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以及对译作、译入语读者期待的影响上,总之译者主体性体现在翻译过程的始终,不受其它因素的制约。译者主体因素对译者的翻译实践产生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应当被当做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中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受翻译水平、翻译目的及社会文化背景等的影响,对原文的阐释、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不同,从而使译文迥异。译者主体性研究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翻译的全新视角,译学界开始关注翻译主体研究,译者主体性地位在语言、文化与人的研究中逐渐被确立。翻译是一种文化话动,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贯穿始终,译文必然受译者意识的影响。翻译是不同语言字符的转换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这种转换和交流,犹如自然界中能量的转换那样,不可避免地存在能量的损耗,存在文化意象的缺损和文化信息的损失(包惠南,包昂,2004:303)。文化意象的缺损必将影响读者对原文的欣赏,但译者主体性可以使文化意象得以重构和再现。1译者主体性与文化意象概说查明建和田雨(2003)在论述译者主体性内涵时说,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具体表现为: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换言之,译者作为主体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他在从事翻译活动时,以自身文化为参照对原作进行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