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凤尾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件。方法:采用酶水解法提取凤尾草多糖,在缓冲溶液用量、p H、时间、温度、以及酶的浓度这五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探究最佳复合酶的配比,并对各因素进行二项式拟合,应用效应面法优化凤尾草多糖的提取条件。结果:凤尾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缓冲溶液量为凤尾草质量的21.81倍,p H为4.71,时间为2.0 h,温度为48.88℃,纤维素酶用量为凤尾草质量的0.30%,果胶酶用量为凤尾草质量的0.40%,木瓜蛋白酶量是凤尾草质量的0.30%。结论:此方法提取的凤尾草多糖含量为10.43%。  相似文献   

2.
春的林野     
正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漏得迟。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儿,为的是挡住太阳,叫地面的花草在它的荫下避避光焰的威吓。岩下的阴处和山溪的旁边满长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  相似文献   

3.
凤尾草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选出一种比较准确、方便测定凤尾草多糖的方法。方法:通过热浸法提取凤尾草中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法、苯酚-硫酸法两种方法进行含量测定比较。结果: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的稳定性实验RSD分别为1.56%和0.68%,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9.35%和2.28%,回收率平均值分别91.71%和99.23%。结论:苯酚-硫酸法具有稳定性好、精密度高,而且回收率实验也较为理想,是测定凤尾草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叶片水势、束缚水/自由水和电解质渗透率三个生理指标对五种蕨类植物进行了抗寒性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五种蕨类植物的抗寒性顺序依次为:裸果耳蕨﹥重齿鳞毛蕨﹥干旱毛蕨﹥刺叶耳蕨﹥鸡足山耳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声波提取法对凤尾草总黄酮的优化作用,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以凤尾草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浓度及料液比5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每个因素设计4个水平,优选凤尾草超声波提取法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次数4次,乙醇浓度80%,料液比为1∶15。结论:该项研究可为凤尾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凤尾草为我国民间药用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和消炎灭菌等广泛的药理活性.现就国内外近年来对凤尾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凤尾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分钟)和料液比(倍数)为自变量,以凤尾草中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量,利用线性多元回归和拟合二项式方程对自变量不同因素水平进行预测,设计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并预测分析结果。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3.7%,提取时间25.80min,液料比44.47倍。凤尾草总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1.831%,与实际值1.814%的偏差为-0.928%。结论:试验设计简便合理,稳定可行,可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8.
百变蕨     
蕨,生长于丘陵、山谷地带,有较发达的根、茎、叶,嫩蕨可随意剪切、弯曲,蕨头有多种形状,适合各种造型。材料与工具:蕨、胶泥、颜料、胶水、牙签、针线、美工刀、细铁丝。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福建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内药用蕨类植物共计29科42属55种,主要科为水龙骨科、乌毛蕨科、风尾蕨科、金星蕨科、卷柏科和铁角蕨科;主要属为风尾蕨属、线蕨属、狗脊蕨属、卷柏属和铁角蕨属,其中以风尾蕨属和狗脊蕨属分布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闽西梅花山共有蕨类植物30科62属107种,种数5种以上的科有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e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种数4种以上的属有卷柏属、瘤足蕨属、凤尾蕨属、铁角蕨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蕨类金毛狗(Cibotiumbarometz)。分析了该区蕨类植物资源的水平、垂直与生态三种分布类型。按其用途、生物学习性及资源特点将该区蕨类植物划分为药用、观赏、食用、指示、化工原料、编织、包装、饲料和绿肥及珍稀濒危与珍贵保护蕨类植物8种类型,并提出加大开发力度、推广人工栽培技术、加强资源综合性开发研究,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采自潮州市的10种粤东新纪录植物.它们是桫椤科的黑桫椤Gymnosphaera podophytta(Hook.)Cop.、肾蕨科的毛叶肾蕨Nephrolepis hirsutula(Forst.)Presl、凤尾蕨科的刺齿半边旗Pteris dispar Kze.和狭眼凤尾蕨Pteris biaurita L.,鳞毛蕨科的中华复叶耳蕨Arachniodes chinensis(Rosenst.)Ching、粗裂复叶耳蕨Arachniodes semifertilis Ching和暗鳞鳞毛蕨Dryopteris atrata(Kunze)Ching,蹄盖蕨科的厚叶双盖蕨Diplazium crassiuseulum Ching、实蕨科的华南实蕨Bolbitis subcordata(Cop.)Ching、金星蕨科的红色新月蕨Proneprium lakhimpurense(Rosenst.)Holtt.,其中实蕨科Blobitidaceae为粤东新纪录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我国常见的膀胱蕨(Protowoodsia manchuriensis Hook)、绿岩蕨(Woodsis viridis ching)、大囊岩蕨(W.macrochlaena)、耳羽岩蕨(W.polystichoides Eaton)、罗氏岩蕨(W.rosthorniana)、心岩蕨(W.subcordata Turcz)的孢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六种岩蕨孢子具有复杂的外部纹饰,且种间有很大的差异,可作为种间鉴别的重要分类依据.同时为岩蕨孢子系统分类及孢粉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在模拟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对银脉凤尾蕨和阔叶鳞盖蕨含水量(RWC)、脯氨酸(Pro)、叶绿素(CHL)、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等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了。结果表明:银脉凤尾蕨自然干旱胁迫17天后开始萎蔫比阔叶鳞盖蕨耐胁迫天数长4天,其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减少速度比阔叶鳞盖缓慢,而游离脯氨酸上升速度均比阔叶鳞盖蕨快,叶银脉凤尾蕨CAT活性下降速度总体上比阔叶鳞盖蕨缓慢。因此,银脉凤尾蕨抗旱性比阔叶鳞盖蕨强。  相似文献   

14.
    
蕨的学名是Pteridium aquilinum(L)Kuhn(Pteris aquilina L.),又叫(?)、蕨萁、鹿蕨菜、吉祥菜、龙头菜、山风尾、如意草等(見下图),属于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纲Filices、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ae、真蕨目Eufilicales、凤尾蕨科Pteridaceas、蕨属Pteridium Scop。蕨分布于全世界热带、温帶及亞寒带各地高山草地、針叶林、闊叶林,以及砂質坡地等潮湿地区都有生長。在我国南北各省分布也很广。关于蕨的記載,在我国較早的記录,出于唐朝陈藏器本草拾遺一書,其后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清朝吳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長編都曾描述过其特征、效用、考証和生态等方面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对凯里市白云质砂石山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已发现分布有51种蕨类植物,归22科33属;科属种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优势科是鳞毛蕨科、卷柏科、凤尾蕨科、水龙骨科和蹄盖蕨科,优势属是凤尾蕨属、卷柏属和鳞毛蕨属.  相似文献   

16.
春的林野     
<正>春天是一个很热闹的季节,在大作家许地山的笔下,不仅世间万物沐浴在温暖的春光中,显得生机勃勃,富有朝气,连孩童们也被美丽的春景感染,在暖阳下嬉戏玩耍。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文《春的林野》。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漏得迟。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的;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教地面的花草在它的阴下避避光焰的威吓。岩下的阴处和山溪的旁边满长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动态和静态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的活力与朝气,为下文作铺垫)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  相似文献   

17.
五种蕨类植物抗旱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盆栽控水,研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五种蕨类植物银脉凤尾蕨、蜈蚣蕨、肾蕨、普通铁线蕨、狭翅巢蕨和阔叶鳞盖蕨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和抗旱能力。结果表明:五种蕨类的生理指标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变化,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福建省南靖乐土南亚热带雨林及周边药用蕨类植物有22科34属38种.其中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风尾蕨科、乌毛蕨科、鳞毛蕨科为该区系的重点科,区系成分具古老性,保留有许多较原始的科,在系统发育上具有比较好的条件,在其进化上有连贯性.本区系有明显的热带性,同时具有强烈的热带南亚热带过渡性.分析了其植物区系组成和区系地理成分组成特点,对其利用价值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乌蕨黄酮类化合物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乌蕨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通过提取乌蕨(采自南安)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合物,测得其总黄酮含量为1.41%.并将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分析,发现乌蕨黄酮类化合物只含有一种成分,且其紫外光谱特征与异黄酮的紫外光谱特征相似,据此推测乌蕨黄酮样液分离出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为异黄酮.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整理、鉴定,得出毕节阳山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27科50属107种,其中优势科为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金星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蹄盖蕨属、凤尾蕨属、铁角蕨属。从该区蕨类植物科、属分布类型的所占比例可知,热带成分在该地区占优势,热带分布科有14科,占总科数的87.50%(世界分布除外,下同);热带分布属有30属,占总属数的81.08%;从种分布区类型的所占比例来看,则温带成分在该地区占优势,温带性分布有85种,占总种数的85%,特别是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日本分布类型的种较多,温带性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