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与现实     
钱穆先生曾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以上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史  相似文献   

2.
原书节选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相似文献   

3.
《史记》是中国的古典文史名著,是一部国学精品根柢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作为传统“二十四史”的第一部,与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鲁迅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共计130篇,52万余字,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说过:“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阅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也该抱持如此  相似文献   

4.
《史记》是中国的古典文史名著,是一部国学精品根柢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作为传统“二十四史”的第一部,与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鲁迅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共计130篇,52万余字,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说过:“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阅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也该抱持如此胸襟与情怀.  相似文献   

5.
钱穆写《国史大纲》的时候,特别在书前提醒读者,其中一处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他还强调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钱穆的本意是要当时的读者对中国历史不能简单否定,不能把自己国家的历史说得一无是处。钱穆完成本书在抗战期间,他对读者的忠告,在当时有特殊意义。后来我们经常用对历史保持温情与敬意,来强调  相似文献   

6.
涵濡家国情怀,不仅是历史教育的初衷,也是历史教育的底色。诚如钱穆先生所言:"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1]涵濡家国情怀,必须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和内心感受切入,从他们人生开始和共同生活的地方入手,由浓浓的"乡愁"--亲人、故土、母校的皈依、眷念,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一种挥之不去的对祖国的挚爱和忠诚。  相似文献   

7.
钱穆先生认为,“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故此,历史教学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上堪当大任。然而,现实的历史课堂中常常出现情感渗透的教条化现象,导致一些结论因失去科学的引领和自然的升华而变得空洞、无力。究其原委,多是因为我们陷入选择性结论的误区所致。  相似文献   

8.
一、通过史、实、人,传授知识,启迪思想、陶冶情操,褒奖"八荣"并身体力行.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1.史.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经说过:"欲知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感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将我国古代地理科学的辉煌成就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明晰荣与辱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所谓领事裁判权,乃是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最初,在十字军东侵(11-13世纪)以后,西方国家开始在东方国家推行这种制度。当时在东方国家定居的欧洲国家商人,在他们自己中间推选出领事,处理本国商人彼此间的争议。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国家领事权力更加扩大,到19世纪,通过不平等条约,它们把领事裁判权制度强加于亚非国家,如中国、日本、暹罗(泰国)、波斯、埃及等。  相似文献   

10.
“所谓民族国家,是指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具有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及同质的国民文化,由本国的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它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统一性和国民文化的同质性。”通过这个定义的描述,笔者认为可以用这样几个词对民族国家加以厘定,即政治实体、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在晚清国家观念的现代转型中,除了我们习知的民族国家观念之外,还有一种国民国家的论述,它也是当时思想界对于现代国家建构的一种理论回应。国民国家将国民确立为政治的主体,强调国民平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树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使传统一家一姓之私产的国家成为国民之公产;国民与国家直接的和没有中介的关联,切断了传统君权神授或天命人归的国家论所赖以存在的宇宙秩序与政治秩序之间的纽带,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格。但作为一种外源的、翻译的现代性,"国民国家"又在各种竞争性的阐释中没落:革命派理论家以民族吸纳和取代了国民,以民族国家取代了国民国家,以种族革命作为立国之道;改良派虽有新民以新国、铸造国民的意识,却以有机的国家、集体的国民吞噬了个体的国民,一度还以国民资格不足而误入开明专制的歧途。晚清的国民国家论述中鲜明的集体主义倾向,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境中虽不难理解,但也因其不能妥善安置个体的国民在国家中的位置而难以奠定现代国家的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2.
拒绝王冠     
他无疑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率领他的国民打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帝国派来的殖民军队,赢得了国家独立。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崇高的威望,被人誉为"国父"。当时,有人写信给他,认为本国也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设立一个帝王,并鼓励他当帝王。但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他的严词拒绝,他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  相似文献   

13.
时宗峰 《辽宁教育》2013,(7X):85-85
<正>历史上,许劭称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我认为,曹操的用人之道对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有借鉴意义。一、宽以待人袁绍军队大败的时候,曹操的部队在袁绍的图书中捡出书信一束,都是曹操的下属与袁绍私通,图谋反叛的信。这时有人提议按信中人名一一核对,把这些人全杀掉。曹操却拒绝了这个意见,并且说:"当绍之强旅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即命人把这个"黑名单"付之一炬,不再追问。曹操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稳定军心,这一点同  相似文献   

14.
周茂亭 《现代教育》2012,(2):176-176
我国历来也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的哲理,说明历史知识在人生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来也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的哲理,说明历史知识在人生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增强民族的忧患  相似文献   

16.
司马喜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先祖之一司马喜,曾任战国中山国相邦,因史载零散阔略,前人和近人论及甚少,故鲜为人知,笔者从诸可靠史籍中掇拾耙梳,多有所获,现就这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作一简述,抛砖引玉以就正于史学界。1太史公司马迁在追溯其家族历史时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①。明言其先人中的一支流入卫国,任中山国之相,徐广注曰:“名喜也。”②点明相中山者盖司马喜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昔者司马喜髌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折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缩影,它记载着人类的辉煌与灿烂,而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注重用历史教育鼓励本国国民。遗憾的是,我国现代中学生普遍对历史敬而远之。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8.
二、民初:国民意识的发展与升华 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使得“国民”一词有赖于国家权威而进一步获得了正当性,即法律正当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孙中山更是具体指明:“诚以共和立宪国者,法律上国家之主权在国民全体,事实上统治国家之机关,均由国民之意见构成之,国民为国家之主人翁,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这里只想探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生主义问题,探讨民生主义的内容、实质和孙中山把民生主义误认为社会主义等问题。 一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纲领的组成部分之一。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多次阐述过它的具体内容,其中主要的有:在1906年秋冬间发布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孙中山指出:“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学历史课承载什么教育功能的问题,尽管意见不一,但毫无疑问,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最能体现它的价值。认识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任务。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源泉也”。世界上所有各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都几乎毫无例外地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