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49年1月15日,天津城垣被攻克,全歼守敌,天津被解放。当时黄克诚同志被任命为天津市委书记,黄敬同志被任命为市长。 黄克诚同志回忆说:“天津市原来有两家颇具影响的大报,天天要出版发行。我们对天津市实行军事管制时,曾研究了对这两家报纸如何办的问题,需要马上作出决定。《益世报》不能允许它再出版发行,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对《大公报》怎样办?我考虑在刚刚解放的城市里,对报纸还是控制的严一点为好,以免出乱子,于是就决定《大公报》也停止出  相似文献   

2.
截至2009年,委内瑞拉华侨社会已经拥有《委国侨报》、《委华报》、《南美新侨报》等3家周报,《委华博览》、《南美新知》等两本杂志以及专业综合性新闻网站——委国华人网。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报纸,历来被称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其中,华文报纸更是见证了海外华人团体的发展和变迁。本文作者曾任《委国侨报》总编辑,5年的海外办报经历被友人戏称为充当中国远征军,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道尽……  相似文献   

3.
黄年 《当代传播》2001,(2):62-62
《今日广东》于 1995年 7月 1日创刊,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全省 25家党报办的对外宣传新闻版,由深圳特区报承担其编辑和传版任务。现在,《今日广东》已发展成为广东省在海外影响最大、长期固定的对外宣传阵地。  回顾 2000年的工作,《今日广东》紧紧围绕外宣工作的特点,在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同时又能办出地方特色这个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的主要体会是要坚持“三个必须”:   一、《今日广东》必须姓“党”,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今日广东》自创刊以来,虽然每天在美国《侨报》和每周在巴西《南美侨报…  相似文献   

4.
邹德浩 《传媒》2000,(1):40-40
中文报纸在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当首推有80多年历史的《醒华报》,但这份老报也从过去的日报变成了如今的月刊。在随后的年月里,台湾、香港以及当地一些商业团体又出资办过《快报》、《城市周刊》、《经济时报》、《晨报》、《大中报》、《大公报》、《侨报》等近百种中文报纸,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有的办了两年,有的发行了三四期,就因没有读者,无声无息地停刊了,中文报纸真正形成气候,也就是近20年来的事情。目前主导全加中文报纸市场的主要有三份报纸:《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前两份报纸在加发行历史稍  相似文献   

5.
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公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发〔2008〕9号),共有2392种古籍、51家单位入选。这是我国首次公布名录,目的是向世界、向社会彰显中华文化,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来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浙江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入选首批  相似文献   

6.
两类报纸和两大报系台湾的报纸一般分为官营和民营两大类。像《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办的,另外还有省政府办的、军方办的、地方办的,这一类报纸发行量一般都不大。民营报纸很多,在台湾,只要有钱就可以办报,不过大多数发行量很少,而且质量也不高,影响不大。民营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两家报系。一家是我们的东道主,中国时报系。这个报业集团办了三张报纸,一是《中国时报》,一是《工商时报》,一是《  相似文献   

7.
《漯河内陆特区报·周末》是漯河内陆特区报社2001年的一张周末专刊。作为晨报的尝试性报纸,我们从这张报纸的性质、地位、功能和要求出发,对头版新闻内容的高品位与形式的高格调的最佳结合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前几年各家报纸纷纷办周末刊为的是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如今,许多报纸都在增强可读性上下了功夫,周末刊如果没有新面孔、新特点,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确定《周末》头版的新闻既要讲内容的高品位,又要讲形式的高格调;既要讲指导性、思想性,又要讲艺术性、可读性。我们开办了“百姓问题,部门解答”、“周末漫谈”…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在香港生活过、工作过的人,对于香港的回归,更有不同的感受。 解放前夕,我在香港办过三家报纸——《星期报》、《周末报》和《文汇报》。《星期报》出了一期就停办了。《周末报》和《文汇报》办的时间要长些。 《周末报》是夏衍同志提议办的,我在香港做着《文汇报》和《周末报》两个报的总编辑。好在那时年纪轻,精力足,可以应付。当时我经常用“吴士”将军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军事评论,在香  相似文献   

9.
“读书”专版要热中求好光明日报去年12月2日刊登报道《报人争办“读书”版》指出:创办“读书”版,是1994年报界流行的新时尚。诸多报纸以“倡导健康读书风气,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为出版界和读书界架桥梁、通信息,确实是个好现象。但是,在这风风火火办...  相似文献   

10.
从1815年8月8日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问世的《警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海外华文报刊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虽几经起伏,仍在不断发展。据1987年的统计,有88家日报(包括香港报纸海外版)、281家期刊。1988年初,有两家日报停刊,是美国的《北美日报》和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还有几家周报,如美国的《福建侨报》和《华语快报》、《皇后日报》联合版等也停刊了。但同时又有一些报纸创刊,如巴拿马的《华侨日报》、阿根廷的《侨心报》、古巴的《光华报》等。目前虽无正式统计,估计与1987年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记者》报道:为调整报业结构,成都的《蜀报》和《商务早报》停办。两年多来这两家报纸虽然在发行上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由于报纸定位不准,一味模仿当地的综合性报纸,缺乏个性特色和目标读者群,发行搞低价扩张,均严重亏损。这两家报纸的失败证明,一个城市容纳综合性报纸总归是有限的,国外很多地方流行的“一城两报”现象不无道理。成都停办两家报纸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看了几张小报,发现许多版面变了,尤其是一些专栏的牌名换了。有家市报的一版言论专栏,由《杂谈》换成了《小论坛》;有家县报的《说长道短》变成了《读者论坛》,据了解,这些栏目的牌名也是前两年才改的。专栏的牌子年年换,据说是为了创名牌专栏。专栏,有人比作报纸上精心制作的“盆景”。没有专栏的报纸,可以说是一份“五脏不全”的报纸。专栏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报纸的质量,一般来讲,没有一家报纸不想精心把专栏办好,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看了几张小报,发现许多版面变了,尤其是一些专栏的牌名换了。有家市报的一版言论专栏,由《杂谈》换成了《小论坛》;有家县报的《说长道短》变成了《读者论坛》。据了解,这些栏目的牌名也是前两年才改的。专栏的牌子年年换,据说是为了创名牌专栏。专栏,有人比作报纸上精心制作的“盆景”。没有专栏的报纸,可以说是一份“五脏不全”的报纸。专栏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报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河南日报社大院一侧,有一幢很不显眼的两层小楼。可在这幢小楼里,一个5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群体,正摆开战场,雄心勃勃地创业。只一年多时间,竟办出一张四开八版在中州大地颇具特点、颇有影响、颇富名气的报纸。这张报纸就是《大河文化报》。“早晨二怀鲜牛奶,晚上一张大河报”.“家有一张大河报,全家老少不吵闹”。1995年7月28日试刊,8月1日创刊的《大河文化报》已和读者建立起亲密关系。在报纸创办一周年的时候,报社买了上百米白布,在郑州市人群熙来攘往的街头,举行了一次“7·28大河之日·读者赠言”活动。为办好报纸…  相似文献   

15.
传媒链接     
纽约华文报纸竞争激烈 在纽约的地铁车厢中,你可以随时看到乘客在翻阅报纸,但如果你认为他们都在浏览《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全美民族文化大熔炉的心脏,纽约至少有300多份非英语类报纸,而近年来华人移民的日益增多,也让纽约华文报业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目前纽约每天出版的华文日报主要有4家,分别是《世界日报》、《星岛日报》、《明报》和《侨报》,其他一些华文周报  相似文献   

16.
杨飞越 《青年记者》2006,(17):35-35
2005年秋到泰安采访。泰安市长贾学英一听我自报家门,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齐鲁晚报办得非常好,思想很活跃,我非常喜欢这张报纸……”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到外地采访。当时.随团采访的记有20多人,其中包括党报党台,省人大、省政协下属的报纸.还有10多家都市类媒体,唯独我们,受到了市长的异常关注。  相似文献   

17.
《立报》是抗日战争之前在上海风行一时的一张小型报纸,从1935年9月20日创刊,到1937年11月25日因上海沦为“孤岛”而被迫停刊,前后只发行两年零两个多月的时间。历史虽不长,但它的声誉却盛极一时。直到今天,新闻界中从当时过来的人,谈起《立报》来,觉得它确实办得不错,在办报的方针、报业管理、编辑采访、推销发行等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由于《立报》积极鼓吹抗日救国,要求民主、进步,使得这张“小报中的大报”能够盛行一时。它的销数在“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曾高达20万份,超过了当时的《申报》和《新闻报》。  相似文献   

18.
1958年7月1日,英雄城有了自己的党报一南昌日报》诞生。1961年9月1日,为了将报纸办得更为生动活泼,更加富有都市气息,更为群众喜闻乐见,《南昌日报》更名为《南昌晚报》,成为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几家晚报之一。十年浩劫期间,报纸数易其名,命运几经沉浮。1979年11月1日,乘改革开放东风,《南昌晚报》敢为人先,在全国晚报界第一家复刊,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从1986年下半年《农家信使》报公开发行起,就开展了读者评报,迄今两年半,坚持不断。读者评报,评出了我们办报的方向,评出了编辑、记者的责任制,密切了我们和读者的关系,加深了感情,扩大了我报的发行量。所以,读者夸我们这是办好报的一个“高招”。读者评报是怎么搞起来的? 1986年7月,刚把报纸交到邮局发行时,订户只有六千,虽说这在新办的报纸中,发行数量不算少,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报刊史上,人们称德国马德堡出版社发行的《德国马德堡新闻》为最长寿的报纸。该报于1626年创刊发行,直到1955年才停刊,出版发行时间长达329年,跨越了4个世纪。在我国报刊史上,人们普遍认为《申报》是出版发行历史最长的报纸。《申报》全称是《申江新报》。《申报》是英国商人美查等人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1909年,申报总经理、买办席子佩购进《申报》股份,使这张报纸成了完全由中国人办的报纸,1912年席子佩将报社股份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量才接办。1949年上海解放后该报停刊。《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