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交网络及新闻传播方式也都发生新的要求改变。本文基于社交网络假新闻的成因进行具体分析,并基于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社交网络虚假新闻传播的策略,以此促进我国社交网络在未来新媒体时代发展中更好环境条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网络在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对新闻传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也反映了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变化。从媒体角度出发,网络也必将在新闻文化方面对依托于我国传统媒体存在的新闻文化产生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新闻逐渐朝着娱乐化方向发展。相对传统的新闻,新闻娱乐化打破了原先说教式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给人们感觉更加的亲和,因此,在新闻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青睐。本文结合了现在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基本现状加以分析,从中找到造成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同时,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我国新闻越来越娱乐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单晓颖 《新闻知识》2006,(10):55-56
伴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新闻事业正经历巨大的变化。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传统大众媒体运营机制的嬗变,新闻娱乐化的大行其道等等新现象可谓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面对纷至沓来的新变化,我国传统的新闻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正如许多学者和资深的编辑记者所指出的,传统的新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发展现实,新闻教育有些相对滞后,使得培养的人才不能充分满足新闻事业的新要求。要使新闻教育赶上新闻事业发展的节拍,适应新闻业的发展的新需要,依笔者的拙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王清平 《新闻传播》2023,(3):102-10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也就是网络新闻传播方式。因此,本文提出了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从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传播方式、传播时间与区域的限制、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两种新闻传播方式相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可以推动我国新闻传播类型多样化发展,从而整肃网络环境,正确引导舆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新闻网站的核心,也是其的强项,因此坚持内容为王新闻立网成为新闻网站发展的圣经,但作为新闻资源相对匮乏的地级市网站又该怎样独立办网,又如何解开内容与广告、新闻与宣传、资源与发展等各种方程式呢?绍兴网无疑是一个典型,用新闻这把钥匙解开了发展道路中的各道难题。为此,《网络传播》专访了绍兴网总编辑赵宇。  相似文献   

7.
康迪 《新闻世界》2013,(3):65-66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公民新闻在我国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新闻事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渠道、传播视角都产生较大的改变。本文以微博为例,分析公民新闻与传统专业新闻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闻散文化的开掘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散文化”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关于新闻散文式写作,在我国新闻界其实起步很早,历史也由来已久。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连载、现场短新闻、民生新闻等一系列新闻体裁也相继出现并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新闻在其创新过程当中将传统文学手法、西方经典手法、网络创新手法等同步并用。  相似文献   

9.
苏锐 《新闻世界》2014,(7):162-163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新闻活动的参与者已经不再单纯的扮演客体和受众的角色,也逐渐成为了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者。然而,在当前的微博环境中,我国新闻活动参与者的道德观念相对淡薄,伦理失范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无疑是阻碍新闻行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也给我国的新闻伦理建设敲响了警钟。本文针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微博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建设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自媒体时代,我国的虚假网络新闻层出不穷,正是因为网络的发展为这些虚假新闻的传播铺设了路径,网络虚假新闻对社会和大众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虚假新闻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我国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最后详细阐述了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虚假新闻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代表公众自主自由意志的公民新闻也开始在我国互联网上逐渐发展壮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本文就我国公民新闻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拓展与创新新闻舆论环境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新闻舆论的管理相对比较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化思想相对比较活跃的一个时期,也是新闻管理比较宽松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一些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没有能很好地把握和珍惜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致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宽松的舆论环境,搞出了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和所谓的“真实新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对新闻舆论进行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就美国来说,一些有远见的新闻研究专家已经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对滥用新闻自由权的做法表示担忧。  相似文献   

13.
报网的真正互动,不应从新闻表现开始,而应该从新闻发现开始,同时、并行、多次互动,并影响两种不同介质媒体的各个环节. 有传媒研究者说:"报网互动"是报纸开往春天的地铁. 最初的"报网互动",是报纸在数字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自己打造一副网络外壳.发展到现在,"报网互动"的模式也仅是从当初简单的"新闻搬家"--把当天的印刷版新闻粘贴到网络上--发展到对既有新闻信息的二次整合.在对信息的采集过程中,网络和报纸依然是两个不相往来、相对独立的个体,互动只是体现在原始信息采集完成之后的新闻表现中.  相似文献   

14.
匡文波  高岩 《中国编辑》2006,(2):47-48,49
目前我国网络新闻编辑主要由两类人员组成,一部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他们熟悉网络传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但是对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了解不多,新闻采编与策划能力相对薄弱;另一类是从传统媒体来的记者和编辑,他们有扎实的新闻业务和理论知识基础,但是对网络技术不敏感,运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我国网络新闻编辑队伍壮大,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新闻编辑工作所处的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新闻编辑工作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本文结合新闻编辑工作实际和当前网络环境现状,探讨了当下新闻媒体应当如何适应网络环境快速发展的需求,保证新闻能够更容易地让群众了解,同时提高传播效率,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同时保证新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网络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浏览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首选,网络娱乐新闻也随之发展壮大起来。虽然网络娱乐新闻在我国发展的历程并不长久,但由于其信息量大、更新快、互动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化等特性,受到了广大网友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媒介传播领域变化更是剧烈。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包括数字技术、广播技术、互联网工程技术等多方面,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媒介的发展以及加深了各种媒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深度融合。新闻作为传统媒介的方式之一,也无例外地受到了信息技术大发展带来的影响,其中新闻采编工作受到的影响最深。本文将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带来媒介融合的含义阐述出发,探究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目前新闻采编的特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飞速增强,伴随着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贯彻落实和深化,我国信息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成熟发展,产生了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种媒介之间也打破了过去那种相对孤立、单一的运行状态,多种媒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融合成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媒体。所以,新闻媒体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闻采编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8.
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这给传统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社会新闻节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重塑社会新闻的策划理念,成为电视新闻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就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新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社会新闻策划发展的策略,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如今,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经过近十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我国重点建设的几家中央新闻网站和各省级地方新闻网站,已经成功改变了网上新闻传播无序的局面,成长为主导网上新闻舆论的网络“主流媒体”。而当前,各地市新闻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是,对于地市新闻网站来说,在规模、影响力、竞争力上都无法同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中央级的新闻网站相比。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媒体不断转型发展,新媒体的诞生对新闻传播带来更多新挑战,同时也对新闻传播工作人员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网络媒体就是一种新媒体,不仅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国际上的发展也相当迅猛,这类网络涉及范围颇为广泛,例如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新闻传播行业,自从新媒体产生之后,该行业面临了更多新挑战,为了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媒体的相关优势特点,然后在提出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转型的模式,以期为广大新闻传播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