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每去听课,总是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请带着痛苦的感情读,请带着内疚的感情读,请带着自豪的感情读,请很有感情地美美地读……”于是,学生按老师的指令去读书,可读出来的仍然平平淡淡,波浪不惊。课后又常听老师说:“语文教学中难教的不是语文基础知识,而是不知道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把学生的情感挖掘出来?”可见,语文课堂要有读书声,这已成为许多老师的共识。但是课堂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下面选取两个教学片断,也许从中可以悟出点什么。到痛的情读的仍课教础导道情课许教学选中片段一学习课…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说":请带着痛苦的感情读,请带着内疚的感情读,请带着自豪的感情读,读得再激动些,读得再兴奋些。"虽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读书,但读得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感情的酝酿。在朗读中没有任何提示和铺垫等,学生自主走进教材,直接朗读教材,有人称之为"裸读"。"裸读"单调、机械、生硬,导致学生无动  相似文献   

3.
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书不读不知其妙.两者的共性是:饮酒品出的是人生滋味,而读书收获的乃是不同的生活感受.好酒,须细品慢咂方能体会出其中滋味;好书,则须精读细敲才能读出文中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经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说:"请带着痛苦的感情读,请带着内疚的感情读,请带着自豪的感情读,请很有感情地美美地读……"于是,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去读书,可读出来的仍然平平淡淡,波澜不惊.可见,朗读并不是对文字本身轻、重、缓、急的技术处理,而是要立足于课文情节的情感,以声传情.  相似文献   

4.
最近听了一节公开课,讲的是《苏珊的帽子》。《苏珊的帽子》是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的大意是苏珊因为做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金发,她不好意思光着脑袋去上学,班上的老师得知后,以研究帽子为名,热情而郑重地宣布全班同学都要戴着帽子来上学,而且越新奇越好。这样,当苏珊返校时就避免了一个人戴帽子的尴尬,在不知不觉中使苏珊树立了自信,在互相尊重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尾部有一篇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叫《苏珊的帽子》。短文的大意是这样的:可爱小女孩苏珊、在读二年级的时候,因体内长了肿瘤、接受了三个月的化疗,结果头发都脱光了,她不好意思光着脑袋去上  相似文献   

6.
<正>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谁来评价这位同学的读文情况。随着老师的提问,学生纷纷开始评价:有的同学评价说我觉得他读得没有感情,我能有感情地读一读;有的同学评价说××同学声音太小,如果声音再大一些会更好;还有的同学会说我觉得他读某个词应该重读……那么为什么要有感情地读课文呢?我们要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课文呢?我们为什么只能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课文,而不能带着那样的感情读课文呢?为什么读课文要大声,难道读整篇课文都大声,而没  相似文献   

7.
<正>在许多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请你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读。"于是学生便会声情并茂地读起来,读完后往往会博得老师一句"你读得真好!老师从你的朗读声中听出了……"等诸如此类的表扬。如果有学生的朗读并未达到老师的标准,我们又会听到:"如果你把××读得更重或者更轻肯定会更好!"于是,学生要么用提高一个八度的嗓音使劲地读,要么用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轻轻地读。然而,这样的朗读真的有效吗?这可能是盘桓在我们语  相似文献   

8.
"有感情朗读",语文教师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有感情朗读"已经日益成为语文园地里最具春意的一枝.于是,语文课堂上"读"占鳌头,"读"霸天下,"读"当一面.可谓语文教师之情有"读"钟.然而,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美美地读""有感情地读""带着感受读"这些字眼;当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阅读都被"有感情朗读""格式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追问,有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让学生读进去了,又读出感情来了呢?  相似文献   

9.
读,一直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基本做法和经验。《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某某的语气读出来”这类隔靴搔痒的引导,而学生的朗读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读不到课文的语境里面去,读不出“情”,读不出“美”,更读不出“味”。这样的朗读,情感是缺失的,心灵是空泛的,有感情地朗读变成了一句空话。要使学生达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教师切实地引导。  相似文献   

10.
有一篇小学课文《苏珊的帽子》,说的是一个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长了肿瘤,化疗后头发全掉光了,正发愁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在苏珊返校上课之前,苏珊的班主任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的帽子到学校来上课,越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绿》一文时,教师设计了多种诵读的形式。首先范读,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美,随后请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此时一位同学举手,老师请他朗读了这一片段。读完后,教师及时进行点评:“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字音也都读准了。”随即展开生生互动,一名学生读,另一名学生进行点评,试图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提升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被点名互动的学生,评价大意均为“很有感情”“字音读准了”,与教师第一次点评的内容差别不大。仔细分析教师对于互动学生的点评,会发现学生的点评与老师的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老师们都能积极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让学生读中感知,读申晤情。“有感情地读一读”,成了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本无可厚非,但许多老师让“有感情地读一读”只是停留在布置任务式的表面要求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指导,其结果是学生的朗读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读不到课文的语境里面去,读不出“情”,读不出“美”,更读不出“味”。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靠读;课文的理解,靠读;体味课文的感情色彩,靠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靠读。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内容,流利有感情地去朗读,这就要求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谁都知道,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这是王老师语文教学的感言,也是王老师语文教学的经验积淀.王老师在语文教学课上,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以读悟情,显示出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从报上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叫苏珊的可爱的女孩,念一年级时,医生发现她那小小的身体里长了一个肿瘤,必须接受三个月的化疗。出院后,小苏珊原先那一头美丽的金发差不多快掉光了。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老师非常理解小苏珊的痛苦。在苏珊返校上课前,她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周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  相似文献   

16.
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有感情朗读,就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不需要再做烦琐不必要的分析,如果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阅读也随之被学生所深爱,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因此,感情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语文课上经常听到老师说“这段活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课文,把……语气读出来”。细细咀嚼这些话,我觉得学生在老师眼里,好像是情感能任意生成、自由流露的机器,想让他有怎样的心情,就会有怎样的心情。这显然是很不科学的因为朗读指导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他根本不能催生学生的情感,学生也根本不会与作者、和主人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戚。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上于漪的《往事依依》,总体感觉不错。记得在介绍完作者、引出课题后,老师是这样开展教学的: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读课文。应该怎样读?带着感情读。边读边解决不认识的字词。解决字词的方法有四个:看注释、查字典、相互讨论、问老师,下面自己解决。(学生小声地读,也有少数学生翻词典,基本不讨论,也没有举手问老师的,时间持续约3分钟。)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但一些老师只是空泛地让学生读出感情,或是用枯燥乏味的课文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要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归根到底要回到"读"的方法指导上。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基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眉飞色舞"地学古诗,高兴地读、驰骋想象地读、带着色彩去读、带着情感去读,这样就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古诗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大家要带着感情来读",学生在读书前,初中的语文老师们总要说上这么一句。也许是平时说得多了,学生们也没有真正把感情当回事,该怎样读还是怎样读,声音既干瘪又苍白,毫无音色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