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福利机构是为孤儿提供基本生存权利的保障机构,同时,也是维护残疾儿童健康、教育和发展的重要机构,因此,应该对儿童福利机构加强重视。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关注孤残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更加关注孤残儿童的教育问题,因为,在社会教育活动当中,特殊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儿童福利机构在满足孤残儿童生活所需的基础上,还要达到"养、治、教、康"等标准,这就需要儿童福利机构加强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工作,为孤残儿童提供最优质的生活和教育。下面本文对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儿童特殊教育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孤残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和心理品质障碍,因此对孤残儿童生理代偿、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人格发育等方面,是需要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1])。本文以阳江市福利院为例,以舞蹈为治疗媒介,探索一种适合福利院的舞蹈治疗模式,修补孤残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通过几年来的办学情况,针对孤残儿童的素质教育提出几点看法:①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孤残儿童素质教育的首要目的;②构建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教育教学课程;③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④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前,制约孤残儿童救助与权利保障工作的因素很多,其中既有人们思想认识的不到位,也有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更重要的是孤残儿童权益保障缺乏长效机制。本文分析了制约孤残儿童救助与保护工作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维护孤残儿童合法权益的几项措施: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完善法律规制、努力构建孤残儿童权利保障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孤残儿童的救助与权利保障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救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孤残儿童救助与权利保障总体发展势头趋于良好,其保障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但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政策条件、救助比例和救助标准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孤残儿童的救助保障工作仍比较滞后,已经影响到孤残儿童整体救助的水平。笔者就重庆市孤残儿童的生活保障和福利服务保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指出了该市孤残儿童救助与权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希冀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华影 《学周刊C版》2019,(8):183-183
孤残儿童是指被遗弃的且身有残疾的儿童,这些儿童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文章结合过去研究及实践经验,对孤残儿童形成自卑心理的原因进行了探索,为进一步了解孤残儿童及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儿童期的心理素质养成主要来自家庭、学校,而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的孤残儿童,他们与外界的交往很少,活动范围小,无情感依恋的直接亲人,因此机构养育的儿童心理容易出现失衡。所以,探索如何能够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素质,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华影 《学周刊C版》2019,(7):182-182
孤残儿童常具有自卑心理,这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于他们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本文结合过去研究和实践经验,探索了改善孤残儿童自卑心理的方法,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王振治,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城大队民警。家境并不富裕的他,3年来和妻子一共收养了4个非亲非故的孤残儿童,被同事和群众亲切地称为交警爸爸。2011年9月,王振治被评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08年6月的一天,王振治和妻子看到了西安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则招募爱心家庭的启事。孩子们不幸的身世让他们心里很不平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一名有攻击性行为的孤残儿童的观察与记录,对其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寄养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调查上海市64户寄养孤残儿童的家庭就特殊教育状况.结果表明城乡家长在寄养儿童的教育方式、教育安置、期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市与农村的寄养家庭获得了相同的社会支持;非正式社会支持越高和儿童寄养的年龄越小,越有利于寄养儿童和寄养父母建立良好的替代亲子关系.被寄养孤残儿童教育是特殊教育的新领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12月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无锡市召开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全面部署江苏省学前教育发展工作。其中强调:要探索建立学前教育扶困资助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江苏省教育厅明确要求:"要重视发展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不得以各种理由拒收有能力随班入园的残疾幼儿。”重视和同步推进残疾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将成为江苏省力求建设充满人性光辉的现代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张祺 《考试周刊》2011,(66):210-211
家庭环境在残疾儿童健康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孤残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由于缺乏家庭的关怀.其心理及社会化正常发展会受到阻碍。本文就如何对孤残儿童开展补偿性家庭教育这一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家越来越关心和重视孤残儿童福利事业,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孤残儿童的救助制度体系,较好地解决他们在未成年时期的医疗、教育和生活等问题,但是,随着他们逐渐长大成人,其中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人想要融入社会,却因社会竞争激烈和相关政策滞后变得异常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对政府福利机构、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的一般企业、社会兴办的福利机构等部门进行广泛调研,并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相关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今年江苏籍6岁以下自闭症儿童家长可向户籍所在地残联申请,享受政府免费康复训练,救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2000元提高到14000元。  相似文献   

16.
"孤残儿童"是这个社会群体里的一个特殊人群,这些孩子心灵都受到过创伤,他们的性格大多孤僻、胆小怯懦、偏执任性、自制力差、敏感等,这些性格特点就要求我们这些工作者要从孩子的各自性格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给予关爱,如何通过教育使孩子们正常成长、身心健康,就成为我们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王娟 《文教资料》2013,(8):136-137,146
研究证明,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的替代形式集中照料儿童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儿童成长中的身心需求,家庭寄养模式则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家庭寄养模式下的孤残儿童有着生理康复、心理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需求,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提供机会满足这些需求。  相似文献   

18.
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心理资本,不仅可以促进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提高幸福感,还可以挖掘孤残儿童的潜能,增强其竞争力,更能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文章对心理资本的内涵、心理资本在促使教育和社会融合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心理资本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残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发展或多或少地有所滞后或者缺陷,在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上尤为突出。寄养儿童在寄养家庭中得到了情感满足、需要满足、行为支持、心理健康发展。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特殊儿童康复概论课程思政的意义,提出特殊儿童康复概论课程思政“三讲一延伸”实践策略,即将思政内容放在导入阶段讲、融入教学过程中讲、放在课程小结中讲、延伸到课外日常生活中讲,并对特殊儿童康复概论课程思政实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