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早报网(以下简称"早报网")作为新加坡著名华文报纸《联合早报》的电子版,秉承了母报素质高、负责任、报道客观、言论公正的特征。早报网尤其重视对中国的报道,本文即从早报网下属的栏目《中国早点》出发,以2009年1月至5月《中国早点》里所有涉及中国内地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叙事角度与言论特质。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3月到新加坡学习起,我就成了《联合早报》的忠实读者。每天早上我都会花0.75新元买一份《联合早报》,然后边吃早餐边看新闻。半年多来,《联合早报》已成为我了解新加坡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3.
4.
5.
本对2005年6-8月的全部《联合早报》,从6月1日开始,采用每隔三天抽取一份的方法,共选择19份报纸作为样本(由于周日版即“早报星期天”的版面设计不同于其他六日,故本次研究暂不计于内),分别从版式、图片等方面来加以具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日《联合早报》的大致面貌. 相似文献
6.
7.
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中国社会事件的关注,并在受众面前塑造“真实中国”形象.本文通过对联合早报网《读者调查》栏目的内容进行分析,从区域调查数量、调查题材、受众参与情况、问题倾向性四个方面考察其中国情节,并由此分析其在塑造“真实中国”形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联合早报》是新加坡拥有95年办报经验的权威性主流报纸。当前,随着读者群和记者群的减少,新加坡《联合早报》也在面临着如何定位和转型的问题。一方面,在报业与华社关系、自身经营方式、国家的教育制度改变中进行不断升级尝试;另一方面,技术的革新也改变着读者的阅读方式,新加坡《联合早报》在全媒体架构上进行改革以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最后,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关注中国,关注"一带一路"成为其重要的报道领域,也是其能成为世界性的华文媒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京报快评》是《新京报》适应新媒体转型推出的新媒体平台评论栏目,其评论水准得到业界和公众的普遍认可。本文从议题、人员、倾向性、文体结构、标题五个维度展开分析,发现《新京报快评》具有议题广泛,重点关注疫情与民生;彰显法治与人文精神;聚合多领域优质作者;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并重;标题鲜明,文体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作为传统纸媒的核心内容,是媒体编辑水准和思想深度的重要载体,在强化媒体权威性、提高舆论引导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新京报》自创办之日起,就非常重视新闻评论的板块建设,并将其作为主打特色内容进行广泛推广,最后成功将其打造成为独有的品牌符号,在培育品牌竞争优势、提高舆论引导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加强《新京报》新闻评论的特色解析,对国内传统纸媒的内容建设与转型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新闻评论作为旗帜与灵魂,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新闻评论特色表现在:选题具有时代气息;社论多而精;语言文风的群众性及驳论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3.
14.
时评的复苏与勃兴是国内都市报报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2009年初,《楚天都市报》开设"楚天时评"专版,受到读者的喜爱。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楚天都市报》的时评特性,主要有表现问题的时新性、反映问题的针对性、评论思维的批判性、观点表达的贴近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时评的评论精神体现在张扬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构建言论广场、宣泄不良情绪、弘扬社会正气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社会。由于华人移民和新一代华裔越来越多地使用当地社会的主流语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读英文报刊,中文读者日趋减少,较具规模的华文文化机构如今所剩无几,《联合早报》已成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且已肩负起沉重的文化象征意义。虽然报刊面临因特网的冲击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就《联合早报》而言,其读者群体的减少与语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今日谈>是人民日报一个群众性的评论专栏,它文风活泼、短小精悍、观点鲜明,深受读者喜爱.本文分析了<今日谈>的特色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的可读性,起眼的是新闻,最养眼的则是其言论。随意抽取国内外相对平静的2003年七月底至八月上中旬间的7天报纸,粗略统计,共发除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外的言论70多篇,几乎天天出新语,版版有言论。话题有国内外大事,也有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内容丰富,题材广 相似文献
20.
报纸走向市场之后,报纸评论的写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常见的空话、套话连篇的官样章逐渐销声匿迹,言论的实用性、可读性大大改善。在媒介市场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