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学生体质研究工作是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和改善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探讨高校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指数综合评价。对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体质的综合评价是较为复杂的问题。但又是评价体质时有效而可行的指标,以前用单项评价。单项指标综合评价,变异系数评价或标准体重评价体质状况取得一定成效,为了既能体现综合评价时可靠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又较为简单易行,利于广泛应用,通过对身体指标的筛选和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依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417名公安院校大学生部分身体形态与机能指标进行测量,以探讨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形态与机能指标与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性,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一套符合公安院校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标准,旨在为公安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体质测定指标进行正态性检验和用T标准分法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系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分为机能类、形态类、素质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出能代表各类的评价指标;再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总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体质综合评价8项指标。根据贡献率确定各项的“权重”,得出体质综合评价总分的计算公式。根据全军协作调查数据制订出体质综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了中国学生体质研究协作组(1985年)制定的《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标准》决定的六项体质指标,采用正交可计算性参数设计,将学生的各项体质指标进行回归分析,采用L_(25)(5 ̄6)正交设计计算表,从15625个整体方案中,优选出中国男、女大学生体质综合指标搭配最优方案,找出控制人体体质优劣的六项指标权重大小,因素主次,建立了中国男女大学生最优体质模型。  相似文献   

5.
1.大学生体质检测、标准及其意义(1)大学生体质与体质检测判断一个学生身体素质时,首先,必须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判,如身高、体重和肺活量等;其次,通过规定的身体活动方式,如握力、台阶试验等,借助科学的试验方法,个性化地测试并判断学生基于第一素质表现出来的身体综合能力,即第二素质;最后,依据试验结果和评判标准,结合大学生基本素质和第二素质的证券结果给每个大学生一个评价综合身体素质的主人指标。(2)大学生体质检测的标准明确地树立了以突出“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和体质检测的宗旨。在综合大学生身体条件和体质监测结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依据公安部所确定的公安民警体质监测测试指标及标准,运用标准化综合评分方法,对浙江警察学院120名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价,为女警学员制定适合的"运动处方"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大学男生"体质达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以对人的体能评价为主 ,未将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纳入评价体系 ,这种评价显然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本研究对浙江省大学男生体质状况进行分析 ,为浙江省大学体育教学向以“体质达标”评价为主的转轨提供评价标准而服务 ,探索适合大学生“体质达标”综合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部队体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和测定了1500名战士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和心理状态等方面指标11项,每项指标用T分法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依照逐步回归分析和实践经验确定每项指标在体质评价中的权重,并分别制订出部队个体和群体的体质综合评价标准。部队试用证明,该方法和标准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体质评价指数与体质综合评价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质综合评价从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对形态发育评价,选用克托莱指数,机能部分除评价肺脏机能外,还增加对心脏机能的评价,身体素质的评价以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施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依据。研究体质指数与体质综合评价标准,使体质综合评价更加合理、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体质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更清晰准确的了解不同地区人群体质健康状况,促进体育锻炼,结合广东省人群体质状况,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制定了适应于广东省农村20-59岁成年人群的体质测定标准。本标准主要包括:该年龄段成年人的各单项指标评价标准和综合评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对国民体质标准评价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资料,对辽宁省测试对象进行体质评定。研究结论显示:《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应用于辽宁省时评价结果显现出明显的不合理和不平衡性;部分指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较差。提示应该建立适合于辽宁人体质特点的区域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同时对部分指标的评价方式应该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阎智力  石井勝 《体育学刊》2005,12(6):105-108
对中国和日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肯定了我国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与作用;明确了日本在利用体质测定研究成果、设置全面的学生体质测定与评价运动指标方面比我国要科学规范,提出了我国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与评价指标、规范测试与评价方法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入学新生身体发育的主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的测定、统计,制定了符合高校新生身体发育的相关评价指标,并依据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类别及标准,评价新生身体发育水平,为综合评价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1年陕西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监测的19~22岁800名大学生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制定陕西省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标准及使用方法。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了全面和正确地反映人体的体质水平,必须把几项指数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评价,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能较好达到结合评价体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日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日两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标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借鉴日本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标准,提出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应贯彻“健康第一”思想,从健康角度进行评价。测试中重点突出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心肺耐力测定,大学生20岁后,可取消移位速度和上肢爆发力的测定,采用20m往返跑和快步走替代。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质等级综合评定判别分类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从人体形态、机能、体能3个方面,确定了体质评价与类型判别的指标体系。运用极大似然数学方法。构建了大学男生《体质等级极大似然判别量表》,并与“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定相结合,研制一种综合评定大学生体质等级判别分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施中的情况分析,并与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可比性指标相比较,其结果证实:部分普通高校与全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别。《标准》作为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体现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尺度。无疑,它将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其调查目的在于实施《标准》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并发现问题,为提高和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有益于职能部门制定政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功能评定指标实施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要求,为研究大学生心功能评定指标的实施效果,对C大学学生进行了台阶和中长跑的测试及比较。研究发现,男,女学生中长跑成绩与台阶成绩两项目之间呈低度相关。建议把台阶指数作为个人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的机能指标,中长跑和台阶实验不要相互替换。  相似文献   

19.
江苏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就当前江苏省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探索与研究,从江苏省200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全国水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部分评价指标、项目设置及评分标准尚存在某些亟待改进之处。按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指标,测试样本在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偏态分布,严重偏向于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的学生一侧。在进行二选一测试和评定成绩时,不同项目及男、女生同一项目评分标准之间的相关度不高,造成项目评分标准之间差别较大,导致评定等级不一致。建议加强不同测试项目评价标准之间的相关度研究,加强男、女生相同项目评价标准之间的相关度研究,同时,对体重的评分标准及比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充分体现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及比较分析法对台阶试验与l000m/800m跑作为评价大学生有氧能力的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重新思考了大学生体质评价体系中用以评价有氧能力各指标的设置依据及相互间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研究旨在为提高大学生有氧能力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可靠性与科学性,更好地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从而真正达到扭转大学生体质尤其是有氧能力下滑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