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3,(4):8
新年伊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带头改文风,创新报道形式,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更加贴近民生,深受好评,为今年的新闻改革发展开了个好头。可以说,当前新闻传媒面临着良好的改革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传媒人要抓住机遇,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促进传媒业更上一层楼。本期专题梳理当前新闻改革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供传媒人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1年8月开始,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将"走转改"活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广大编辑记者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调研采访、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版面风格,庄重严肃、大方得体。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宣部关于"改文风"的相关规定,按照新闻的传播规律和新闻的重要性来安排版面,增加了评论版,开设了多样化的专栏,内容"短""新""活",版面信息量变大,创造了新的视觉体验,体现了报纸的宣传报道意图,树立了清新的舆论新风。  相似文献   

4.
张东进 《东南传播》2012,(9):174-176
本文选择纸质媒体的权威代表《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进行的新闻实践活动为研究内容,从党报的报道理念、党报记者的工作作风以及党报的文风三个方面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党报在这一期间涌现的新闻作品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剖析党报在此次活动期间对以往问题和弊端的改进与突破,指出党报在新媒体环境下改变现实困境和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舒彩红 《今传媒》2012,(8):36-37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随后,中央、省市及地方各级党委机关报、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开辟各种以"走转改"命名的专栏或专题。本文以分析《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和《西安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的新闻报道,浅谈党报的新闻业务改革。  相似文献   

6.
书讯     
为庆祝人民日报成立40周年,由人民日报总编室编辑,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日报历届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集》将于6月份同读者见面。这个集子选辑的是自1979年第一届至1987年第八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74篇(件)作品,内容包括评论、通讯、消息、来信标题、版面、专栏、新闻照片、漫画九大类,每篇获奖作品配有评介文章和词语注释,对作品的采访、写作过程中的问题、经验、背景以及引文出处等有关材料,从新闻角度作了较为翔实的评析和介  相似文献   

7.
许林 《新闻实践》2005,(4):F002-F002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版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这五个新闻版已经使人民日报的脸变了,变得更好看了。下面是对近期经济新闻版一组报道的版面处理作一评析。3月15日、17日,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分别刊登了经济部记者彭嘉陵采写的《直面煤矿安全》上下篇文章。这是一篇针对性、启发性很强的文章,而编辑的版面处理尤为值得一提。编辑在版面处理上利用"下篇提示"和"上篇回放"的视觉形式(见版面一、二),融入了"推"意识。"推",有推动、推出、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2012,(2):22
为展示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成果,推动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加强学习交流,提高思想认识,广泛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组织选编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优秀新闻作品第一辑》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优秀评论和理论文章选辑》,近日已由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1949-2007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进行系统探讨,从其内容、形式的基本特征出发,梳理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描述其现状,分析《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时代特色和变化,并从政治、体制和社会等方面追索其变化缘由。本文力求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析,并以此为切入点考察党报新闻改革的面貌与效果,从微观角度勾勒我国政治传播的典型图景。  相似文献   

10.
从2011年8月起,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旨在着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增强服务群众能力。本研究选取2011年12月1日-2012年2月29日人民日报"走转改"栏目前4版的全部新闻为研究对象,采取框架理论作为研究方法,从"概念系统"、"议题/内容定位"、"文本结构"3个层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该栏目优点是能够将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能够真正做到下基层;能够深入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11.
抓作风、改文风和端正世界观、新闻观林枫“抓作风、改文风”的命题,对于我国新闻界具有普遍意义,是一个有根强针对性和重大意义的问题。作风、文风属于外部表现,取决于思想、信念、追求。新闻界“抓作风、改文风”,要和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闻观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2.
当新闻工作者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节拍活跃在基层时,有一句话不断地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那就是根植春泥气自华——这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为本刊的题词。实践让我们深切地感到,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广阔大地、扎根基层一线,新闻报道才能汲取充足养分,新闻大厦才能根基牢固。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析思路指在评析新闻作品或新闻现象时新闻评析主体思维运行的轨迹或线路。从广义看,人们以新闻价值为主要标准对新闻作品阅读、权衡、比较、分析、取舍、评判的过程,都是新闻评析思路的基本内容。从狭义看,新闻评析写作思路主要指评析文章的作者构思评析作品时思维的路线或轨迹。 新闻评析思路的构建是精神生产活动,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关系。因此,新闻评析思路的属性规定了评析的倾向性原则,任何一个评析主体无论如何“客观公正”,也总是站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得到基层群众赞许。“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走基层是基础,转作风是根本,而改文风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传媒视野     
传媒资讯李长春充分肯定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日前对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重要批示。批示强调,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要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新闻战线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禁又想起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重读几遍,反复揣摩,细细体会个中深意,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和其强大的号召力和指引力,尤其是感受毛主席朴实的文风,确实感到心中震撼。作为记者,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都应该好好学学《为人民服务》,以这篇七百多字的短文为典范,找到我们改文风的切入点,参透新闻写作的诀窍,切实提高“走转改”的效果,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7.
读者之声     
湖北黄石市大冶有色冶炼厂宣传部彭建华:我原是一名普通工人,多年来酷爱《新闻与写作》,对我有帮助。尤其是“新闻来稿评析”、“新闻写作方法谈”、“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诲人至深,百读不厌。通过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介用稿1000多篇,连续10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标兵通讯员,并被聘为黄石市中心报道组成员。  相似文献   

18.
林振明 《东南传播》2013,(5):105-106
由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的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行业深入实践,已现成效。基层是"走转改"的实践方向,"走基层"为新闻采编指明了实践途径;在新闻采编中,"转作风"与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收受主体等三个主体产生关联,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三个主体的作风转变;而"改文风"则涵盖两个层面的改变。围绕"走转改"这一采编实践和理论探讨,厦门卫视努力探索有特色的"走转改"之路。  相似文献   

19.
出版要闻     
五部门下发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意见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我国决定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  相似文献   

20.
翟爱俊 《新闻窗》2012,(2):14-14
时下,新闻战线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应该是永恒、自觉的事业追求:一方面,作风的转变和文风的改进永无止境;另一方面,基层蕴藏着大量可供报道的新闻事实,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富矿吸引着编辑记者前去开采发掘。持之以恒地深入基层开展报道,必将为新闻单位带来扎实的作风和清新的文风,更会为新闻报道增添丰富鲜活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