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架式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深度思考而设计的问题。支架式问题要有指向性、整合性、思辨性,这样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从课题、关键句子、细节、写法入手,设计支架式问题,使教学直指文本核心,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提升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支架一词来源于建筑行业,在教学中发挥“脚手架”的作用,即为学生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所构建的概念框架。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经验不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阅读需要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以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走进阅读的深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搭建阅读支架才能真正为学生的阅读与学习助力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支架式教学引领下的“五步五环”教学法为学习新知搭建了牢固的桥梁。对于“求阴影部分面积”的教学,从任务驱动、搭建支架、展开支架、活用支架、撤销支架五个步骤,使课堂主体逐渐从教师转移至学生;从构建知识、夯实基础、合作探究、深度学习、反思内化五个环节,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4.
王荣 《中国教师》2024,(3):75-77
深度学习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经之路与关键举措。本文从美术课堂“深度学习”的构想出发,提出确立高阶目标,发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重组课程内容,构建知识关联,引导学生深度认知;借助媒体技术,丰富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关注持续评价,反馈学习进展,引导学生深度反思四种策略,以探索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学习文本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但远不能满足当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为了改变目前学习文本的不足,必须深度改革学习文本,从编写的立场、结构、逻辑入手,重新确立学生学习文本的要素,这种变革后的学习文本被称为"学历案"。相比传统的学习文本,"学历案"具有自己显著的特征。基于"学历案"的教学变革或将实现四个转变:实现由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实现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实现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  相似文献   

6.
关联性资源是个体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进行关联时的思维路径和方法,它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比较相似资源,凸显核心算理;利用错误资源,引发认知冲突;挖掘内隐资源,引发深度思考三个方面入手,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7.
“群文阅读,单元整合”强调的是以单元为整体构建具有相互关联的批量化阅读文本,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可以对比和探究的文本对象,从而让学生感受相似文本下的细节内容。基于此,本文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以文本整合为核心,从单元主题、作者要素、文体要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提升教师对群文阅读和单元整合的理解深度。  相似文献   

8.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的有效形式,因此教师在设法提升化学教学有效性时,可以考虑将"支架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遵循发展理论,建立化学框架;发挥节点作用,有效突破学习瓶颈;引导独立探究,提升学生自主建构能力以及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实现知识深度交流。  相似文献   

9.
马斌玲 《作文》2022,(Z4):58-59
<正>实用类文本是和文学类文本相对应的一种文本类型,在当今时代培养学生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实用类文本教学作为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关键内容,其构建和实施都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初中语文课文阅读长期以来都和课堂的开展形式、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可从阅读的概念入手,按照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提炼和规划,从而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0.
"支架式"教学是在构建主义教学模式的深度影响的重要产物,将其有效运用在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就是将学生比作高高的"建筑物",通过将教师的"教"比作为建设建筑物提供的重要"支架"。因此,为了渗透支架式教学理念,主要从巧搭物理问题支架,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答案的欲望;巧搭物理实验支架,促进自主探究物理事件发展过程;巧搭物理评析支架,有效架起学生全面发展的桥梁三个方面入手,简要探析了"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学习单的设计能够有效呈现阅读策略对课堂教学的引导,构建以明确的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内隐式深度学习为主的阅读教学范式.散文教学中,课前预习单可以从了解作者、阅读初感、阅读疑问三个方面构建支架,帮助学生开展有效预习;课中思考讨论单可以从梳理情感脉络、品味文章语言、探究表达主旨、分析创作风格四个维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课后反思拓展单的设计,则要着眼于对作家语言特点和创作风格的拓展探究,并体现回顾和总结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把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不乏浅表学习和虚假学习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学没有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为此,文章从创设真实情境的视角入手,论述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路径,即引领多层次对话,构建真实学习模式;开展思维训练,提升多元化的思维品质;激活阅读体验,深化文本认知;让经典照进现实,升华自我处世格局。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实现文本资源的个性化挖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读懂文本,构建阅读认知雏形;校准坐标,适度开发文本资源;强调个性,体现多元解读特征。  相似文献   

14.
支架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在这一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学生自发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配合引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如何在语文文本解读课中有效构建教学支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一定理论及课例,试图尝试在文本解读中构建有效的教学支架。  相似文献   

15.
严欣 《学周刊C版》2014,(11):225-225
支架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在这一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学生自发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配合引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如何在语文文本解读课中有效构建教学支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一定理论及课例,试图尝试在文本解读中构建有效的教学支架.  相似文献   

16.
深度教研是深度学习得以发生的前提,以“单元视角下的比较研究”为支架,围绕特定学习主题,将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为时间线,从内容解读、学情分析、路径设计、课堂实施和评价反馈五个方面开展深度对比,使教师能够全面式、全员式、卷入式地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持续性的教研主题,研究从一节课到一类课的内容关联,实现从模糊区到学习区的思维进阶,从关键点到关联网的资源构建,以发挥教研活动的深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普洱市语文教学采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教师主要从文本素材和地方特色结合背景介绍、文本素材分析、普洱特色文化分析、文本素材和地方特色文化两者的关联、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这五个方面入手,主要通过文献法、实操法来进行论述。希望能通过初探扩充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吸纳地方特色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PEP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的若干教学案例,分别从设计关联情境,提辐射性问题,挖掘知识储备;设计悬念情境,提预测性问题,展开丰富想象;结合插图,提信息性问题,感知新课内容;巧借实物,提理解性问题,挖掘文本内涵;抓住细节,提引导性问题,推动深度思考;抓住冲突,提探究性问题,引导价值判断等六个方面探讨如何设置多样优质的课堂提问,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理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9.
对话是阅读课堂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生与教师、教材、文本编写者进行"对话"的重要体现,这是践行新课标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重要方式。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阅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搭建对话平台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本文从抓住文本解读引导对话,实现对课文的深度解读;设立阅读问题引导对话,实现对课文的深度解读;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对话,实现对课文的深度解读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指能激发和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能整合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相关联的贯串整节课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从指向信息提取、信息整合、内容理解、评价鉴赏、迁移运用等方面设计核心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指向信息提取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信息提取包括从文本中直接提取到的信息和经过加工、推断得出的信息等。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当从基础的检索类信息提取入手,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精准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