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瑞春 《考试周刊》2023,(14):112-116
新时代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还要帮助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因为只有拥有丰富学识与良好责任感的学生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生刚刚接触教育时,就必须向学生传达“责任”的概念与意义,进而让学生一直走在培养自身良好责任意识的道路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创新与改革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方式方法,将学生实际生活体验作为教学基础,采取正确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文章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邹瑜梅 《亚太教育》2022,(24):147-14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小学教学活动更加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领域和素养培养领域。而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接受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部分教师过于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忽略了责任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责任是一种担当,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基础,是社会的精神风貌。不少中学生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刻不容缓。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等途径,可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的贯彻与落实,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小学阶段,不仅需要开设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能力,同时还需要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发展初期,各方面发展并不完善,教师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次研究将主要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意义,阐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5.
一个高尚品质的人所具备的重要元素是感恩和责任。人在成长中都要与人相处,都要接受帮助,被他们求助,有感恩之心的人在接受帮助的时候懂得感恩,对于他们的求助,则会伸出双手提供援助,因为这是责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融入其中,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赵瑞英 《亚太教育》2019,(9):191-19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它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其中,针对学生的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等素养,也提出了社会责任意识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细化教学、合作教学、情境教学三个方面为基点合理规划教学,最终逐步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形成并固化。责任意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责任意识的培养展开探究,研讨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应用路径:创设教学情境、组织角色扮演和积极开展实践等,以期为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责任担当意识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构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对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中。本文就从案例分析、生活联系、时政引入、社会实践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稳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87):160-162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教育各方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学校教师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应强调初中各学科的教学进程,以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课程中较为重要的科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等,与此同时,责任意识是目前学生综合能力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是学生个人素质与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但基于目前的中考政策和教学现状,教师及学生均未重视该科目的教学与学习,从而使道德与法治学科无法发挥其对责任意识培养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快初中道德与法治责任意识渗透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的德育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学校领导以及相关教师也在不断加大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力度。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以及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进而具体探讨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张玉  陈美兰 《江苏教育》2023,(14):54-56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行动指南,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家国情怀,胸怀祖国人民;开展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聚焦项目实践,引导学生依规依法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83):136-138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初中生人格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培养他们的责任认知,促进他们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主要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以此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不能仅凭空洞的说教,教师要紧紧抓住当下社会的正反群像进行施教,并以之为桥梁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责任意识的价值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危害,再通过对两类群像的辨析,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责任之于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99):97-98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范畴,是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突出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本文从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榜样宣传与教师引领相结合、长期格局规划与短期活动安排相结合等方面探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林玲 《亚太教育》2024,(3):33-36
从教育心理学和法治教育的大背景出发,深度剖析法治意识在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通过法治教育丰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可能性,并针对目前法治意识培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注重营造法治环境、丰富教学活动等。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法治意识培养策略,培养出具有健全法律意识的未来公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6.
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材内容要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强化责任意识,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文章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从开发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途径,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雷洪 《亚太教育》2022,(2):130-132
在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该阶段是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紧密围绕教材内容,基于该阶段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密切关注外界环境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学生的成长需求,有效培养低段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以及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基于此,结合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18.
许金蓉 《学周刊C版》2023,(17):136-138
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国家明确指出要在学校教育各个阶段融入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能够增强学生的守法、用法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充分明确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必要性,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深入分析法治教育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有效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小学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学生的心智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模糊的状态,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他们的人生。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将创设情境、研讨案例、应用学习资源包等多样化手段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切实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20.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序地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关键,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德育知识的主要平台,也是其逐渐形成法律意识的关键途径。因此,文章简要概述了法律素养的内涵,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高年级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现状,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培养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