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理接受网络协作交流工具,能提高师生交互效果,促进协作效率。为探讨网络协作学习中影响学习者接受交流工具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提出了基于TAM的协作交流工具接受行为模型,并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特征、任务特征和个体差异显著影响个体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学习环境显著影响个体的感知有用性和接受行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接受意愿,而接受意愿又对接受行为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从实证角度对协作交流工具接受行为模型提供了支持,也为优化协作学习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学习行为数据的来源是学习分析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文献梳理和回顾,发现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分享意愿的研究有待深入。运用技术接受模型,选择网络隐私顾虑、信任、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为自变量,个人数据分享意愿为因变量构建了初始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为了检验这一概念模型,以抽样调查获取的206名商科类大学生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结合相关拟合指标对初始概念模型进行了修正。结论显示: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隐私顾虑对个人数据分享意愿没有直接作用,但前者通过感知有用性和信任两个中介变量正向间接作用于个人数据分享意愿,后者通过信任作为中介变量负向间接作用于个人数据分享意愿;感知易用性对信任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网络隐私顾虑对信任有负向作用,但不显著;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界定了学生使用在线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行为意向及在线偏好。通过性别、专业、生源地的组间比较,探明了学生特征差异对该系统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通过回归分析,预测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写作成绩的影响力度。研究发现:性别、生源地对感知易用性、感知可用性、行为意向及在线偏好影响均不显著;而专业对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均对写作成绩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技术接受的角度研究教师网络教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现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3)为基础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积极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积极正向影响;系统实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积极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积极正向影响;技术复杂性对感知易用性和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积极正向影响;网络教学经验对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教学动机对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意向影响不显著。最后,从改善网络教学环境与条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教师网络教学行为价值意向等几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3构建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来自四所高校的343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型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整体拟合度较好。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均与大学生网络学习意愿呈显著正相关,易用性感知和工作绩效与有用性感知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外部支持、感知娱乐性和客观使用与大学生网络学习易用性呈显著正相关。这给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促进了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已成为大势所趋,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辅助学习已成为变革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意愿问题一直困扰着平台设计开发者和教育研究者。文章以“超星学习通”为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了在线学习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包含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平台功能性和平台声望五个影响因素。通过设计调研问卷,采集调研数据,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在线学习平台用户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平台声望对用户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平台功能性对于用户感知易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为提升在线学习平台的用户使用意愿,针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从课程逻辑到教学模式均有区别。基于TAM技术接受模型,通过对不同职业院校325位教师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后分析发现:教师的个体创新性、教学资源优质性对感知有用性,教学平台交互功能对感知易用性均影响显著;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对实施态度、实施态度对行为意向均有显著影响;不同于TAM模型,感知易用性对教师的实施态度影响不显著;社群影响对教师实施态度影响显著,但对教师行为意向影响不显著,自我效能则与之相反。为此,建议职业院校选择成熟可靠的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优质资源库、加强教师培训、培育创新教学团队、发挥高效能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制定在线教学激励制度,在学校形成在线教学的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在疫情期间,直播教学成为各个学校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相关研究指出,5G时代直播教学将迎来大发展,直播教育因其诸多优点,正在成为在线教育的常态,在大规模教育活动、远程观测与实验、名师课堂、全景实时直播以及全息互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还缺乏对教师直播教学采纳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TAM3模型与UTAUT模型构建了教师直播教学采纳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群影响、有用性感知与易用性感知与教师直播教学行为意向正相关;社群影响、工作绩效与教师直播教学有用性感知正相关;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外部支持以及娱乐性感知与易用性感知正相关;性别、专业以及自愿性对相关路径系数具有调节作用;有用性感知与易用性感知在相关路径中间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构建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对教师直播教学行为意向的解释度为68.0%。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直播教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西学院学报》2016,(5):39-45
探讨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效能、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使用行为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模型.结果表明,行为意向和感知行为控制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使用行为;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行为态度,而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态度影响不显著;感知易用性会正向影响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有用性感知,自我效能会正向影响感知行为控制.  相似文献   

10.
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国内外MOOC快速发展,然而学习中断现象严重。虽然一门MOOC的注册人数动辄几千,甚至上万,但真正完成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的人数非常少。关于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较少。本研究基于TAM3模型建立了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本课题通过网络和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网络问卷使用问卷星发放,对清华大学的在校生面对面发放,并使用SPSS17.0、AMOS21.0等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信效度检验、路径图分析、变量间总效应计算等。研究表明:学习者MOOC学习意向与学习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主观规范和有用性感知与学习意向呈显著正相关;易用性感知与学习意向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主观规范、地位、学习适用性、学习绩效与有用性感知呈显著正相关;结果展示性与有用性感知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娱乐性感知、客观使用与易用性感知呈显著正相关;外部支持、计算机偏好与易用性感知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计算机焦虑与易用性感知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在所有原始变量中(不包括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主观规范对学习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大。对有用性感知影响最大的变量是学习绩效感知,对易用性感知影响最大的是学习者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研究还发现,计算机焦虑对易用性感知的影响被MOOC使用经验显著调节。研究建议加大MOOC宣传力度、鼓励学习者参与、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等对策,改善学习者MOOC学习行为,提升MOOC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基于在线教学情境,以“数字土著”的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8个教学班的116名教师和533名大学生进行配对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数字韧性的形成机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既会直接地正向影响其数字韧性,也会通过网众互动生成行为间接影响其数字韧性;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支持力度会调节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感知有用性与网众互动生成行为的正相关关系。为此,教师应关注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感知情况,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通过在线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数字韧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关注了高校学生在网络教学活动中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3(TAM3)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引入感知娱乐性因素,从行为科学、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设置了影响学生接受网络教学行为意向的3个中介变量和9个外因变量,构建了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对325份调查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和预测高校学生接受网络教学行为意向;除了之前研究发现的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外,娱乐性感知也是影响高校学生接受网络教学行为意向的重要中介变量;三个中介变量中易用性感知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小,9个外因变量中教师行为因素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虽然在线学习的使用范围在日益扩大,但不少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不高,在线学习潜在的诸多优势并没有实现,因而针对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技术接纳模型和创新推广理论,在整合感知系统质量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预测模型。研究发现,相对优势、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感知系统质量、兼容性会显著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此外,研究还发现,相对优势、兼容性、感知系统质量、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易用性会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本研究有助于设计出更加友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并为在线学习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4.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教师智力流动,促进教师资源共享受到广泛关注。教师参与智力流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构建教师参与智力流动的理论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探索了教师参与智力流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发现,教师对技术的感知易用性影响教师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工作绩效和感知行为控制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意向;教师的行为意向直接影响教师参与智力流动的行为。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教师参与智力流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教师对于网络信息可信度感知的基本情况,采用技术接受模型为基本模型构建网络信息可信度感知影响因素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结果发现:模型中各元素之间关系密切,教师对于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感知整体在一般水平,不是很信任网络信息;教师网络使用态度和感知易用性在中等以上水平,使用网络信息态度比较积极;感知有用性和教学环境能力的水平较高。总体来看,教师网络信息可信度感知受教学环境、教师对网络信息的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以及使用态度的影响,其中,教学环境会影响教师网络信息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进而影响教师对网络信息的使用态度,最终影响教师网络信息可信度感知。本研究对教师的启示是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重视网络教学环境的影响、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保持对网络信息使用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基础,结合具体调研情况,构建了一个由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市民化倾向性、社群影响和使用意向组成的新生代农民工移动学习接受模型。实证研究通过对217份有效问卷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并讨论了该模型的各种预设研究假设。本研究表明:感知易用性、市民化倾向对使用意向均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影响最强;另外,市民化倾向对社群影响有正向影响,社群影响又对感知易用性有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同时对使用意向和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是提高移动学习绩效的基础和前提。构建了成人网络教育学习者移动学习 APP的 UTAUT 影响模型,通过问卷对 215 名学习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个人创新、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三个因素对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影响不显著;调节变量只有年龄对“感知娱乐性→使用意愿”的影响有显著调节作用。最后,从个人创新、感知娱乐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激励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强化移动学习 APP 建设和支持服务、提升学习者移动学习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6,(5):121-125
通过研究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成果,结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技术采纳模型等模型,建构大学生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均不同程度地对感知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形成正向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实际使用在线开放课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支撑,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使用意愿等四个方面构建模型,探讨了影响"批改网"使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批改网"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后续使用意愿;态度受到用户对"批改网"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直接正向影响;用户对"批改网"有用性的感知对其后续行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关键因素。为了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做出理性的分析,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该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的115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探讨了影响西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的因素。研究在技术接受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的有用性对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行为意向具有直接影响;主观规范和工作相关性作为外部因素,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影响;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