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融媒体时代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平台,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形势与考验。文章通过解读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是高校思政课的应然与必然,分析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与不足,就融媒体时代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实效性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融媒时代媒体之间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依存,实现了资源的互通、互融、协同发展,为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融媒时代打造高校思政"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三大标准,提出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融媒体的冲击、良好的教育环境受到影响、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有待整合优化的瓶颈。通过转变思政课的教育观念、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主客体的媒介素养,促使思政课教学适应融媒体的发展变化,优化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曾杰丽 《科教导刊》2022,(3):105-107+155
融媒体时代下,媒体互融促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相应作出教学改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需要抓住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媒介素养、强调内容为王两个发力点,并且在实践中,以"融"为理念,融建媒体矩阵式教学平台、融设多形式的翻转课堂、实行融媒体下的多元实践教学、建设营造教学新环境的"中央厨房"、改进课程考核方式,以媒体融合实现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促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拓宽了途径,提供了素材,创新了形式。深刻理解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催生思政课的课程供需、课堂场域、师生关系之变,把握思政导向、内容为王、情理融合的不变逻辑,坚持人民立场,实现学生满意;坚持主流价值、回应学生关切;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技术赋能,才能更好地应用短视频不断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工作承载立德树人的时代任务,高校媒体是思政工作的主要载体,为学生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因此通过借助融媒体技术,创新思政工作体系,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是新时代语境下,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结合融媒体技术重要性,探析融媒体对思政工作的影响,提出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时效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助下,各类媒体发展与融合日益加剧。融媒体的信息传播途径与样态等给广大用户带来不同于以往的视觉体验和思想触动,丰富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手段和资源。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融媒体多停留在形式上,不利于发挥现代科技的育人优势,必须在“用好”上下功夫,从思想认识入手,紧扣教材内容,坚持教学相长,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支持作用,实现融媒体资源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融媒体应用对高校教育产生了许多影响,尤其是对学生的思维理念的影响。通过分析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从传播优势提升育人效能视角,分析融媒体结合思政教育具有的独特优势,探究适合思政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融媒体视域下,海量的自媒体信息冲击着网络思政教育,如何抓住融媒体带来的机遇,构建高质量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增强思政感召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应对错误网络思潮的挑战,成为教师提升网络思政育人水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网络思政渠道、网络思政队伍、网络与传统思政融合入手,分析高校网络思政育人面临的挑战,围绕整合融媒体育人平台、提升师生网络素养、师生共建思政热点三个方面,探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对策,进一步构建高质量网络思政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9.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在这项工作中还存在红色文化认同危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有待深入、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尚需加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尚需优化完善等问题。对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价值认识,不断增强红色文化认同感;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开发特色更鲜明的创意产品;充分发挥融媒体技术优势,构建红色文化共享媒体平台;紧跟融媒体时代发展,促进思政教育的融媒体分享。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观导向、方法途径、道德教化等方面具有互融性。通过整合思政课相关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开辟思政课第二课堂等途径,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可节省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着的智慧对高校思政课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因此,本文通过思考"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实现"三问,回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要融、怎么融、融什么入高校思政课等问题,同时,针对如何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来重新定位高校思政课、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来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等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一一进行了探寻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志丹  金清怡 《大学教育》2023,(19):78-80+92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首要使命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实现二者的互融互通、同频共振,是提高思政课教学的理论说服力和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创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探索融入的有效路径,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汲取养分,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阐述了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构建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构建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了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构建的路径,包括深化话语内涵、转变话语方式、拓宽话语路径、创新话语供给。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成熟,新媒体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基于此,本文围绕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展开创新探究,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几种方法:重视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创建融媒体思政教育平台、加强融媒体平台与思政教育联动。以期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具备信息传播、交互的及时性和便利性的优势,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机。基于融媒体时代背景,将融媒体技术引入课程教学环节,利用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课前布置教学任务、课上互动式教学、课后反馈和教学评价等多种方法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某学院“机械设计”课程为例,通过融媒体教学试点班和传统教学班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调查评价、卷面成绩两个方面的对比,证明了利用融媒体开展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重塑教学内容结构和助力育人目标实现,是青年学生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食粮。鉴于当前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融入意识待增强、融入能力待提升、融入方法待创新、融入机制待健全等现实梗阻,要从提高融前认识、重视融中方略、推进融后教学等环节厘清其实践逻辑,切实推动主题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使主题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阐释了“一课三融”教学模式的内涵,探析了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构建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思政课程的改革、大学生就业择业的现实诉求,辨析了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构建的阻滞因素是全员育人环境不理想、教师和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并探索提出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构建的多维路径:重构“一课三融”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效应;建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受到融媒体环境的冲击,思政教育工作的话语权也面临着逐渐式微的困境,这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构建全新的思政教育话语生态。基于此,探究了高职思政教育话语权融媒体环境下的式微现状,并提出了创新教育话语,增强话语认同感;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构建权威话语传播平台等建议,以期更好地提升高职思政教育话语权,提升融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是一个融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充斥着信息技术,现实社会与虚拟时空相互交替,高科技时代意味着人类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新技术。各种新兴的App软件受大众喜爱,也是获取信息的来源,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为了响应国家对高校思政课的改革要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本文将进行高校思政课融合新媒体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高速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已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信息化视域下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促进教学纵深发展,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基于此,指出了高校思政课创新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内容,并提出了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具体策略,即善用媒体社交平台,培养高精尖思政课师资队伍,打造融知识、热点、深度为一体的网络“金课”,创设教学VR场域。研究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