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如何设计开发其视觉表征成为重要命题。反思目前的视觉表征设计状况,存在重平面符号元素,轻视觉传播过程;重工具应用的步骤,轻设计者的创造性过程;重表达知识的功能,轻建构知识的方法等问题。采用信息理论研究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把视觉表征的应用过程看作信息认识的过程,可以在分析视觉表征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设计方法。然而在理解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信息时,学习者必须先了解其形式,分析其内容,进而把握其效用。据此,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包括形式设计、内容设计和效用设计三个层面。尽管三个层面的设计分别展开,但又是密切相关的,因而需要综合起来。选择常用的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概念图作为案例,从形式、内容和效用三个层面开展设计,可以明晰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方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技术领域,知识可视化指视觉表征形式,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知识的图解手段。随着知识可视化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视觉表征已经成为知识可视化研究的新要求。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目前已经从知识、技术、图像等角度开展,然而缺少了观看者和制作者等因素,并且尚未剖析因素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信息论可以为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根据理解信息需要先形式、后内容和再效用的过程,并结合教育技术专业注重设计的特征,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应该包括形式分析、内容构建、意义解读和设计方法。其中,形式分析侧重于视觉表征符号结构的特点,内容构建侧重于如何赋予视觉表征知识内容,意义解读侧重于观察者解读视觉表征内容的过程,而设计方法则侧重于制作者制作视觉表征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方式为观看。根据分层传播理论,观看的过程包括视(感觉)、觉(视知觉)、记忆(信息存储)、表象编码(内容加工)和思维形成(意义建构)五个阶段。根据观看的过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过程为"看见"(即视觉感知,把握视觉表征的形式)、"看懂"(即视觉理解,分析视觉表征的内容)、"看好"(即视觉交流,产生知识传播的效果)。为了促进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意义解读,需要从观看的角度对其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应用知识可视化优化教学过程,成为图像时代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瑞士卢加诺大学马丁·爱普(Martin J.Eppler)教授是推动知识可视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在促进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方面成绩显著。2004年,他界定了知识可视化的定义,提出视觉传播与视觉认知是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推动知识可视化正式成为新的研究领域。2005年,他整合形式多样的视觉表征形式,形成"可视化方法周期表",用以揭示不同形式视觉表征的异同。他和团队构建了"视觉素养"在线学习教程,提供可视化教学设计方案和案例,大力推动知识可视化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为利用可视化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了参考。他开发了知识传播网(www.knowledge—communication.org)、视觉素养网(www.visual—literacy.org)等知名网站,利用网络课程提升教师、学生的视觉素养,推广知识可视化及其教学应用成果。他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展知识可视化的综合研究,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人员如何开展协同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借助于本次访谈,我们能了解马丁·爱普教授如何看待知识可视化教学应用的最新发展与未来趋势,及其研究团队如何利用知识可视化优化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当代文化是视觉性占据主因地位的文化,图像的产生、传播和接受更加普泛化,视觉理解和解释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为促进视觉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对网络课程的知识表征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方法以及视觉元素的表征规律进行了探索,旨在促进学习者将知识、技能内隐并实现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6.
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研究重点考察视觉表征形成中的因素及其关系。在视觉表征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研究中,多从图像形式的一般要求进行关注,尚未从视觉形式角度展开阐释;在视觉表征与知识内容的指代关系研究中,多关注可以表达什么知识,而较少根据知识传播的属性,探讨如何构建知识;在学习者与视觉表征的认知关系研究中,多考虑学习者的认知背号和知识结构,尚未从观看角度探讨如何被视觉认知;在制作者与视觉表征的表达关系研究中,以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替代了制作者的设计思路,对制作者的能动性创造过程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7.
关于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传播中信息的泛滥 ,研究注意力的属性和特点、在众多的信息中赢得人们的注意力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科学研究证明 ,视觉是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通道。本文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 ,对网络传播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网络数据资源日益扩充并不断更新,给信息的快速查找、有效甄别和正确理解出新的课题。信息可视化技术直观呈现资源的错综关系,有助于受众对网络信息的形象感知和快速认知,进而发现隐含的信息规律。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地域文化网络展示与传播,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与设计,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河北省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技术领域,知识可视化指视觉表征形式,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知识的图解手段。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并非孤立的单位,而是符号的系统。根据视觉形式分为表层形式和深层形式,可以分别阐释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特征。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表层形式为色彩、线条和大小等材料因素,深层形式为线性结构、循环结构、圆形结构和网状结构和隐喻形式等空间关系。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设计中,需要构建视觉表征的结构关系,展现内容性元素;应用线条、色彩和大小等材料因素,发挥修饰性作用;文字符号与视觉形式结合,明晰所指代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产生了视觉传达设计内容与媒介的双重变动。数字媒介的快速普及带动了受众群体内容需求的多元与创意,通过数字媒介等新兴科技给受众群体带来了不同的内容体验。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与变动既具有必然性,同时也体现了新媒体本身的特征,如视觉传达设计所呈现出的发散性、连续性、互动性和迭代性。以新媒体语境为背景,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发展策略,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知识可视化指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知识可视化的主要途径是视觉表征,主要理论基础是双重编码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基于知识可视化的教学策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具有普适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在更新,因此要求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也要不断创新.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只要求学生对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和数字技术的掌握,而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也只有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创新性设计理念和意识,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人们对视觉图像的要求越来越高,视觉传达从而成为了一种传播理念和新的信息传递方式。虽然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持续不断发展的趋下,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在艺术表现方式上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并且扩大了视觉传达的设计者们的设计作品与艺术表现的载体的实践空间。在这之中,多媒体技术传播着现代的视觉设计的艺术视觉,在传达视觉效果的过程中对艺术语言符号的进行有着信息传达与沟通的作用,还客观影响着设计教学中的内容、模式以及方法等许多方面。所以将多媒体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信息图形设计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方法和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提出,在进行品牌标志的图形设计时如何根据受众需求选择图形,如何对复杂的信息进行规划和视觉表达,进行有效传达。本文还从符号学的角度对信息图形进行阐述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数字信息成为生活中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来源,数字屏幕界面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成为热点。图文是大众信息传播的基本视觉表现形式,即使在数字屏幕界面中文字和图片依然是信息的基本组成要素。本文立足数字屏幕界面所具有的多维度、交互式设计特征,对屏幕界面中图文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分类,并对图文编排的艺术特征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6.
在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引入数字动画制作和传播技术,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传承的信息整合水平。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动画)的目标、功能、构架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客观地认识与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动画)这一动态系统的演进规律及趋势。动画不仅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会成为人们在现代视觉文化语境下,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和传播传承,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给新闻传播大类的本科教学方向和内容提出新的要求,新闻传播类的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版式设计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应根据文科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信息传播视觉化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构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知识可视化中更多探讨视觉表征具有可以表达什么知识内容的功能,却没有根据知识传播的属性,探讨视觉表征如何表达知识内容的方法。为此,文章考察了视觉表征与知识内容的关系特征,并根据信息科学中知识的属性与分类,探讨视觉表征内容的建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手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换新,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今的手机已经包含了文字、视频、音频和图片等的大方面的功能,并且手机上一些全新的APP也将手机推向了新时代的智能化,成为最智能的移动终端。本文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中智能手机用户界面的视觉设计进行分析探究,为了更好的推出适用于用户的视觉感并且能够给用户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20.
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它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在日益强调有效教与学的今天,已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家及一线教学实践者的关注.本文以近十年国外部分核心文献为研究基础,对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扼要述评,以期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