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日益推进,教师立足农村高中课程教学具有特殊意义,努力推动生物学课堂走向新设计、新方法与新模式,自觉助力农村高中生的课程进步与人生蝶变。为了促进生物学课堂的提质增效,教师深度考量新高考改革的课程定位以及新高考对生物学课堂的构建要求,简要概括新高考改革下生物学课堂转型的实践价值,系统说明新高考改革下生物学课堂转型的实践方法。因此,新高考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高中生物学课堂的转型实践研究,以人力资源的智慧推动优化高中生的信息处理、知识汲取、能力训练以及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2.
适合的教育需要适合的课堂作为基础,适合的课堂是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课堂。综观当前中小学课堂,仍然存在师生课堂话语权不平等、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不均衡、教学时空资源分配不均匀等诸多不适合现象,教师应树立全纳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消除话语霸权,构建交际课堂;改变座位编排,消除"优先定位";共享优质资源,打造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是课堂“教”与“学”的“三观”,指导“教”与“学”的方向,决定课堂的效果.新高考视域下化学复习课堂的“新三观”有了新标准,强调让复习课堂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本文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探索了复习课堂“新三观”的融合与渗透,期望能让“育人”成为高中化学复习课堂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高考方案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选择地理作为计入高考总分的学科的学生比例将会大大增加,这样也就意味着在中学教学中,地理教学一定是受到冲击最大的学科教学,在人员不能大量增加的前提之下,唯一的也是符合课堂教学趋势的途径是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方能应对这次冲击。未来的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和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有大不同。  相似文献   

5.
新高考背景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指导标准和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也从高考成绩逐渐转移到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上来,回归教育本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新型教学手段,努力改善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成效更加显著。本文将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探讨高效课堂新样态。  相似文献   

6.
“4+X”素养课堂是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是探索“立德树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地的实践研究。同时也是创建区域新样态课堂、推进区域课堂变革的路径研究。“4+X”素养课堂把核心素养分为“4”和“X”两个维度,其中“4”指向四大通用素养:学习力、合作力、思维力和应用力,同时又指向四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综合应用学习;“X”是变量,是指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思想方法与学科价值体系的总括,直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学科知识、技能、方法、思维、习惯、价值观等提出的特定要求;“4+X”既是课堂目标,同时又直接关联着学习方式,教学目标与学习方式的整合科学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有效地实现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国家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就是减负增效。传统的数学作业因为思维含量低、机械练习多、反馈效果差广受诟病。作业必须实现从单一、重复、低效到好吃又有营养的转型升级,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高质量作业少而精、快而准、宽而厚的新样态。  相似文献   

8.
从"适合"的逻辑出发,学校依托"大生文化"建构起来的"大生课堂"是以生为大,以全人目标为导引,共享探究乐趣的幸福生长之旅;是让课堂更加适合儿童,适合核心素养的培养,适合"立德树人"的要求,适合学校文化特征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村中职学生发展需求多样化难以满足,面向新型农民的终身教育体系与方式缺失严重,课程缺乏选择性、教学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以大职教观为指导,聚焦以面向人人、多重选择、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打造新型农村中等专业学校建设的江苏样本。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可以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教师可以在小学高年级劳动课堂构建“五创”模块教学:创设主体能动情境,激发兴趣;创设具体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创造多维思考空间,引导合作;创建分层交流平台,多元评价;创设多向延伸项目,激励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高中思政课堂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浅表化、实践教学普及面不广等问题,论述将“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策略:基于知识整合,丰富政治认知;基于真实情境,实现以史化人;基于价值引领,坚定政治信仰;基于社会实践,推进知识迁移,让高中生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增强政治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体验、理解和反思的现实过程,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条件;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打造“做数学”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样态.基于此,文章简述了“做数学”理念及基于其的课堂教学样态,并从学科融合教学、创新数学实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做数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样态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适合的教育"观照的课程价值指向"知识中心""经验中心"与"社会中心"课程的交往互动。基于此,"新优质学校"提出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为普通市民子女提供"适合的教育",通过四种典型课程建设模式将"适合的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许凤鸣 《亚太教育》2019,(8):188-188
新课程、新高考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认识到了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旨在促进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的全面发展。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应运而生。本文对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给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秉承“适合教育”办学理念,注重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建构,积极探索全员导师制育人方式。学校以“牵手行动”重构育人新团队、育人新关系、育人新空间、育人新评价,主动构建“适合每一个”的育人生态。  相似文献   

16.
“适合教育”的真谛是“尊重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本文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做更好的自己”等基于学校“源根”的价值判断,对“适合教育”的概念、内涵、文化呈现等进行界定和诠释,并尝试以一所新建学校开展“适合教育”的实践性探索为基础,试图建构“适合教育”的理念模型与行动指南,以期真正实现从“削足适履”到因材施教、从宽紧无度到“量体裁衣”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农村建设及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任务——“美丽乡村”建设,并且需要将其作为核心开展所有工作,农村社区教育作为其中的关键所在,应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深入了解农村发展及教育过程中隐藏的不足,探索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径,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育提质增效的要求更加迫切。信息技术以其便捷、高效等特点,在“双减”政策出台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统筹推进管理、教学、教研、评价、资源“一盘棋”,综合协调教育教学多方面协同发展,才能真正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有效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主张将评价嵌于教学之中。本研究以一位初中英语新手教师的达标课为例,运用课堂观察、焦点团体访谈与实物收集等方法,勾勒了课堂评价的实践样态,并探究了备课组不同教龄的教师如何理解“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课堂评价。研究发现,新手教师的课堂评价呈现证据收集、描述性反馈、调整与改进的实践样态;备课组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访谈中对“何为一体”与“一体何难”阐释了自己的理解。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课堂评价是师生在课堂生命场中相互注视、彼此回应、共同成长、双向奔赴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2020,(6):4-7
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就是对人的关怀,而“不让一个人掉队”就是所有规划的起点和终点。把每一个“具体的人、完整的人、有血有肉的人、自我发展的人”放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设计中,“五·七方案”就是一个实践例证。助力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心原则是“解放人、发展人、服务人”;关于教育品牌培育,推进教育“三品”工程是实现人的个性特色发展;推动课程教学综合改革工程的聚焦在人的核心素养发展;以经典涵养师德为切入的固本强师工程目标是直指人心,等等。“优质均衡发展”“人的现代化”“一个都不少”等目标就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