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论证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建构了各年级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结构、特征和作用出发,阐述了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4.
随机选取扬州市两所高职院校200名教师作为施测对象,考察他们在校企文化对接背景下积极心理品质认知状况及其与实践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对高职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教育领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提升高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应重视人口统计学变量;高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存在"知行不一",因而,培育和发展高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应突出差异性,提高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内在的积极力量,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借鉴。基于积极心理学,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善于学习,情绪情感健康,交往适应,自我控制与追求卓越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方面,首先,应深化高校心育,健全学生心理成长的外部支持系统,即搭建全员参与式培养网络,打造全覆盖式培养课程,形成渗透式培养渠道;其次,应科学引导大学生发展良好的行为方式,丰厚其品质养成的内在心理资源,即引导其秉持积极认知,丰富积极体验,提高现实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将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教育落到实处。积极心理品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内涵进行了简述,并提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一年级工科生和艺术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明,艺术教育可以促进高职生学习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爱心,对于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显,严重影响教师身心健康,降低教学质量,制约职业教育发展。文章利用SPSS分析职业倦怠和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性,通过调查分析、线性回归等研究方法,研究得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原因,应从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勇气、人际3个维度,培养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调研重庆市4所高校的85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志愿者,结果显示大学生志愿者的20项积极心理品质可分为服务品质、爱心品质、责任品质三种类型,建议从培育意识、制度建设、实际操作三个阶段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推动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以某职业学院和某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六大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并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高职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团队精神、感受爱、真诚、爱与善良;最差的五项品质为创造力、勇敢坚持、热爱学习、自制、领导能力.高职生在社交智慧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在好奇心、宽容和心灵触动上得分却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创造力、爱学习等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且大多差异极显著.在高职生群体内部也存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针对结果,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斯 《教育教学论坛》2014,(23):178-179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提高其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必须要对大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从积极心理品质的含义和作用出发,提出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根据积极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吸收中西文化的精髓,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多维结构通过心理统计学的方法建构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科学性高、实用性强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基于对中国大学生1300名(有效数据1029人)的测量,编制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量表由六大分量表组成,共包括20个积极品质,62个题项.统计检验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从而为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积极方向转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发展性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肖婷 《学子》2013,(8):47
互动是指人际问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情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统称为师生互动。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所构成的情境会有意无意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层面,教育学上称之为隐性课程,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来看,这种互动情境也可称之为隐性心理教育课程。师生互动是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潜在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意、人格等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培养我们高职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有效的缓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的不良互动现象。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针对其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通过整群团体测试的方式,对2085名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所调查的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在认知、情感、公正和节制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艺术类大学生;除人际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正确、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学资源及实践活动匮乏等问题。基于积极心理品质提升,设定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采用体验式课堂教学方式,加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增加实践活动等,均可作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以232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和知识、勇气、人性、正义、节制、超越六个维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增强心理韧性,预防心理疾病,促进身心健康,提升职业综合素质,对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议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构建融合型的积极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实施积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教育阵地,全方位融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增进学生积极心理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调查分析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人际力量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在一种体验氛围之中,逐渐形成的健康心理认知、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积极的思考导向。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学习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并从具有互动性的氛围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了进一步解析"积极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作用,探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必要性,从挖掘学生心理困惑,促进学生情感释放,营造课堂互动氛围,强化学习体验结果四个层面,总结"积极体验式"教学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最后,提出"积极体验式"教学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策略,希望为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来,大学生中不断涌现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成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教师行为的研究现状,分析认为,教师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中会起到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建立基于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教师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