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术科”课程对于运动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十分重要。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创新“体育术科”课程,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多所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培养方案,发现运动康复专业“体育术科”课程的设置各有不同,普遍课时偏少,与其他专业存在同质性等。通过分析认为,“体育术科”课程是运动康复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应在“体育术科”课程中通过融合康复实践、开展传统保健体育、增设特色项目、创新评价方式、培养复合型师资等途径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质量,凸显课程特色,完善具有运动康复专业特色的“体育术科”课程,努力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新时代运动康复人才。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中心目标。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应将主干工作定位在体育课程模式、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上,不断深化体育师资、场地设施、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绩效评价和教研教改等具体工作,同时,在各项工作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育文化环境养成。  相似文献   

3.
根据目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在分析体育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构建体育专业实习课程和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方案。课程改革内容体系包括:提供体育科学理论课程群基本体育实践技能培养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运用相关实践能力的知识体系和拓宽专业面的交叉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体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方案,并提出了实践课程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高等院校体育本科教育面临着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及如何培养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体育课程标准来思考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探讨深化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师范技能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南川 《成才之路》2022,(4):132-135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意味着我国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文章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概论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意义入手...  相似文献   

6.
依据教育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培养的要求,在分析体育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构建体育专业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方案.课程改革内容体系包括:提供体育科学理论课程群基本体育实验技能培养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运用相关实验能力的知识体系和拓宽专业面的交叉学科实验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并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培养各级体育教师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追求体育教学的长远效益,《学校体育学》课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重视“健康第一”的理念、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正确审视国外体育思想、重视体育文化素养与运动智能培训、探索体育课程教学的多种模式、促进教学评价理念与方法的更新视角进行分析等问题,希望为《学校体育学》课程发展与改革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同时也希望为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回顾、分析了近代中国体育师资教育及其课程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认为:“体操科”的普遍设置是体育师资教育形成的直接动因;学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运动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体育师资培养的课程内容;随着学校体育模式的变化,体育师资培养之课程模式由“日式”向“美式、转化;近代体育师资培养及课程模式的演变,与学校体育、学校教育、师范教育等制度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社会体育岗位培训为服务方向。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集中优秀师资,开设适应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社会体育课程,并进一步积累形成自身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特色。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更新,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坚持职业分析、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应当成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精神超越性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具有审美特质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重视道德意识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需要对人进行个性培养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人的潜能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综合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新课程改革不仅对在职的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未来的体育教师面临着挑战.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摇篮,应主动与新课程改革相衔接,对现有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建构新课程背景下体育师范生职业技能“多层次、全程、一体化”培训新模式和包括教育类通识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个模块的新的课程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49):123-124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初中课程中除书面考试学科外相当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初中阶段正是帮助学生培养完整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所有体育教育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对当前发现整理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初中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的措施,希望帮助广大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更好地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思想是"健康第一"。小学体育教师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授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信心。然而,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教师就要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着手,因为学生只有对体育学习有兴趣,才能够自主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本文从明确体育学习目的、营造教学氛围、灵活采用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了浅谈,以期为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使老师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对比旧的评价体系的同时,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对体育教学以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丁雪  冯莉颖  石馨成 《考试周刊》2012,(88):105-106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大学体育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们讨论并高度重视的课题。现代大学体育教学模式,除了要通过教师传授基本的体育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素质.逐渐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多种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要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体育课程具有综合性质,它以教育科学和体育运动科学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以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技术体系和各种体育活动为内容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对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培养理念与学生现实诉求不符、课程培养体系不健全、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及其教学脱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径尚需优化等问题,提出以育人为核心、重新确立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体育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融合为手段促进体育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以服务为己任构建多元协同的体育人才培养服务体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人文性,就是以人文关怀的精神,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去观照学校体育课程,探讨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体育课程如何促使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科学规律。它是解释体育课程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是解决体育课程中冲突的需要;是改善体育课程中人际关系的基础。合格的体育课程,需要培养出一种自然率真、追求自由、满足人的崇尚自然、自由发展的“人文性”的人。  相似文献   

19.
高职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身心健康的技术人才”提出的新时代背景下,回顾了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发展阶段高职体育面临的新形势,依据新形势,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以社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主导下,高职体育课程建设应全面理解和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明确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建设理念和与人才培养相匹配的建设目标,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本研究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分析新疆高职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融入体育课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