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春宇 《陕西教育》2009,(5):64-65,45
Code-switching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daily conversation.It is a complex issue which involves many aspocts such as linguistics,psychology,sociology.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Myers-Scotton' s relative theories.It emphasizes on the sociolinguistic aspect to describe the conversation which contains codeswitching as well as digging the reasons and the motivations of code-switching.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是英语教学活动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可作为一种教学策略。针对以英语教学为目的的交际场景中,交际双方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从话轮设计、序列结构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分析语码转换与教学效果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1)教师的语码转换可出现在话轮内和序列间,执行告知/强调和提醒的行为。2)学生的语码转换大多是对教师的顺应性回应,主动型转换体现的教学效果优于语码转换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一般多从交际者的主观因素和交际情景的客观因素这两方面入手,往往忽略了语码自身的价值对语码转换的影响.从语码的语义、关系、情感、风格价值四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汉英两种语码的价值量及其对语码转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香港自开埠以来 ,一直就是一个华洋杂处的地方。在这个多元种族 ,多元文化的社区内 ,语言使用极为复杂。“语码夹杂”(code_mixing)已成为一种语用策略被公众传播媒体广泛采纳。  相似文献   

5.
语码选择与转换是重要的交际现象和交际手段。了解交际者语码使用情况,分析导致语码选择与转换的原因,如语义因素、情感和文化因素、交际关系和场合因素、风格因素等,有助于在口语教学中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念和职业语言意识,掌握规范的语言和得体的表达并提高整体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接触的结果和表现之一是语码转换,表现为不同语码的混合.本文是以语码转换为参照系统,描述在现代汉语中新近出现的一种语码混合的语言现象.本文称之为"类语码转换",旨在揭示它与语码转换形似而质异的特殊关系.鉴于目前还没有关于类语码转换这种语言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本文欲在此领域加以探索,以效抛砖引玉之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了解南通西藏中学学生在西藏、南通两地对藏语和普通话两种语码所作出的选择,来分析藏语在西藏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语言环境对语码选择所产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在西藏大多数被调查者选用藏语;在南通语码选择呈三种情况,且选择藏语的人数比西藏同类情景中的人数有所减少,而选择普通话的人数有所增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藏语在西藏是强势语言,西藏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大多数被调查者选用藏语;南通的语言环境改变了他们的语言行为,但没有出现语码选择向普通话一方倾斜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任姹婷  高栋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6):120-121,131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在上海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中,上海话、普通话、其他方言的转换更是屡见不鲜。名人周立波的语码转换相当频繁,因此,结合社会语言学中Gumperz、Myers-Scotton等语言学家的理论,来分析周立波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及产生的各种语言效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语言环境和儿童语码选择、转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普通话和方言双语码环境下的儿童,在语言习得期就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码刺激,会发生语码的选择和转换.处于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语码选择和转换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根据调查我们认为:(一)处于多语码环境中的儿童选择何种语码作为自己的主要交际用语,取决于他的家庭中何种语码是强势语码;(二)愉悦舒适的人际环境对处于语码混杂的语言环境下的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至少在3岁之前,儿童只能掌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语码.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应该营造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该种语言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长期以来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较少受到语用学界的关注。本文针对语码转换的现象,特别是大学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的应用,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语言现实的顺应、社会规约的顺应、心理动机和交际风格四个方面对此现象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运用语码转换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描写汉语应答语话轮的基本句法形式与话轮构建方式,分析各种话轮形式所表达的立场,发现汉语自然会话称赞行为应答语话轮有三种基本小句形式和四种基本立场:小句形式是形容词谓语小句、肯定/否定标记词、无评价词小句,四种立场是强同意、弱同意、弱不同意和强不同意。汉语自然会话称赞行为应答语话轮的句法形式形式和立场受称赞行为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语码转换作为交际策略日渐成为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该文运用Grice(1967)的会话含意理论,以实例说明双语者在交际中如何把语码转换作为特殊的语言手段,通过对会话含意理论中的各准则的违反来间接、委婉地回避某些可能引起社会性尴尬和文化禁忌的问题,或利用语码转换意义的模糊性来间接地表达特定的会话含意、传递真实的交际意图。把会话含意理论应用于语码转换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拓展语用学理论,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拓宽语码转换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中国政府提出中国梦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的倡议以后,文化传承工作得到了极大的重视.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为期5年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语言资源记录和保护工作目前在中国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本人获得了记录粤语代际自然语料、研究自然话语中粤语变异和粤语传承状况的项目.在收集并转写100名广州本地人近44小时的自然话语录音后,我们发现广州人存在粤语-普通话(C-M)和粤语-英语(C-E)语码转换(CS)现象,代际差异明显.本文重点从发生语码转换的人数、转换单位数量、转换句法成分结构等方面展现不同年龄广州人的差异,概括出CS的发生情景和交际功能,指出年轻人和未成年人由于语言接触更多而产生较多的粤语-普通话和粤语-英语语码转换.未成年人在语言接触中其粤语传承或许会受到一定的挑战,建议大力鼓励家庭有意识向下一代教授母方言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真实的医患门诊会话为语料,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对中国门诊医患会话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描述门诊医患互动中病人与医生之间的语言特色,直观地了解人们在医疗机构这一特定语境中是如何使用语言的;同时,由于医患会话的特点以及格莱斯经典合作原则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新的医患会话合作原则,以期能对建构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汐  李佳帅 《教书育人》2023,(30):72-76
“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参考用书。本文基于合法化语码理论对该系列教材的专门性和语义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教材更注重知识语码的建构。教材在每一章的内容设置上实现了“概念呈现—解包—重新打包”的完整语义波,有利于学生累积式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对于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具有十分明显的指导作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中提出语言的使用是一系列的动态顺应过程,并最终达到交际的顺利进行,这与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动机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教师语码转换的三大顺应性动机进行分析,提出语码转换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语言选择与语码转换,从表面看是指同一个语言问题,但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范畴,语言选择属于心理,而语码转换属于社会。语码转换是语言选择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受语言选择结果的影响。所以将语言选择和语码转换进行分段分析,将更清晰的展现语码转换现象的始末。  相似文献   

18.
侯静  张庆艳 《考试周刊》2007,(52):134-135
社会语言学将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统称为语码。现代社会经常会有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操着方言、普通话并时常夹杂英语进行交际的现象,这都属于语码的夹杂与转换的研究范围。本文即对年轻人语码转换现象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双语人或多语人越来越多,他们在交谈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成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应用语言学界广受注意并得到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语码转换的类型、作用和起因。  相似文献   

20.
赵峰 《现代语文》2010,(2):92-96
本文首先总结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把语码转换的研究领域划为五大类: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话语分析研究和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并且讨论了其贡献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因素探讨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