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化学反应条件的标注法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进行的。有的是在通常状况(常温常压)下,就能发生进行反应,有的则需要“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外加条件才能发生进行反应。写化学方程式时,对于在常温常压下能进行的反应就不需注明条件,但对于需要外加条件才能进行的反应,就必须在“=”的上方或下方标出反应所需的外加条件。如果不标或错标反应条件,则是不完整的。例如:炭燃烧的方程写成C O2=CO2,在“=”号上方不标“点燃”则意味着碳与氧气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起反应,显然是不行的;若标成“燃烧”则是错误的,因为燃烧…  相似文献   

2.
“酯化反应”的定义在不同的资料上不完全一致,举例如下:“一般指醇和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作用生成酯(无机酸酯或有机酸酯)和水的反应”、“羧酸与醇在酸作用下生成酯的反应”、“酸与醇作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酯,这个反应叫做酯化反应”,而高中或中师课本上定义为:...  相似文献   

3.
以时事素材“碳达峰”“碳中和”为境脉,从真实情境中找寻学科德育与学科知识的契合点,借助多种教学方法逐层解决“‘碳中和’反应的限度是如何产生的?”“一定条件下‘碳中和’反应的限度大小如何?”“我们能改变‘碳中和’反应的限度吗?”“如何对‘碳中和’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等实际问题,以情境为依托,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学科德育教育的融合,实现由“学科教学”到“课程育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1“△”号的使用“△”是加热符号。该符号所表示的温度范围一般泛指酒精灯火焰范围。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就能很快地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就可用“△”来表示这种特定的温度条件。若反应发生所需的温度超过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则不用“△”表示,一般用“高温”表示,  相似文献   

5.
在一定条件下.某个反应的生成物继续与另一种物质反应,又生成了原反应的某种反应物,可称为“循环反应”。其反应的规律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6.
一、化学反应条件的标注法 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进行的,有的是在通常状况(常温常压)下,就能发生进行反应,有的则需要“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外加条件才能发生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7.
超越知识,素养先行.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认知思路和核心观念的结构化.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引导学生在探究“钠与水反应”的基础上从反应现象、反应热效应、反应机理三个视角开展了新的实验探究,以期形成“认知思路”“核心观念”“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让核心素养落地形成学科观念,特别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前言”中强调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确实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 ,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使今天的语文教学在落实“课标”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特别关注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的“多元”特点 ,格外“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重视“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无疑是对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尊…  相似文献   

9.
白文海 《中学理科》2000,(5):70-70,62
有些有机反应条件具有“专一性”,即有些有机反应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反应条件,就会有什么类型的反应发生。中学化学应掌握的有机反应条件和相应的有机反应有:  相似文献   

10.
多种离子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平行反应”,又可能发生“竞争反应”两种情况,“平行反应”主要指多个反应相互间没有影响可同时进行;而“竞争反应”是指由于反应能力不同,多个反应按一定的先后顺序逐步进行.化学反应的先后规律一般是按“先中和、后氧化、再其它”的顺序进行,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反应”为初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学习后能够形成良好的化学意识,进一步了解化学。本文从对知识点的了解不足、初高中教学衔接性不强两个方面对现阶段“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从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初中化学知识点、优化教学结构、教师定期进行课后反思、给予学生自主思考时间四个角度对“初高中化学衔接”视角下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策略进行了整理,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目的深入探索低龄学生在道德判断方面的实际水平,从“义——利”选择进一步考察他们在动机冲突情境下的观念反映,从而更深入细致地确定他们在道德认知方面的发展阶段水平,寻找他们在某种特定情境下作出正确或错误选择反应在义利观方面的原因,为今后教育设计提供参考。我们在构思这项研究时,借鉴了我国古代儒家学派关于在“君子喻义”,“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境中应作出“存义”反应的理论,同时参考美国心理学家莱温“场心理学”关于动机冲突中“趋避”、“双避”与“双趋”冲突及其解决的界说,以设置  相似文献   

13.
在“双减”背景下,需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本文以“酸、碱、盐的反应”为例,从创设情境、回顾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构建酸、碱、盐的反应关系、探究酸、碱、盐的反应条件、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自主练习、自主评价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4.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对—些问题忽视或曲解,因此有必要在这些问题上向学生特别指明或澄清,现归纳十例供大家教学时参考。一、甲烷的氯代反应。反应物是“氯气”、“液氯”(气态甲烷与液态氯接触机会少,反应慢,故实验时不用液氯)而非“氯水”。因为甲烷和氯的取代反应是一个氯分子首先吸收光能,均裂产生二个活性质点——二个氯原子 Cl·后而发生的典型的游离基反应,即没有氯原子产生,反应便不能进行。“氯水”在光照下不能产生氯原子,因而甲烷不能与其发生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5.
化学反应是复杂的.在同一反应条件下,产物也往往是多样的;若改变反应条件,反应结果则可能完全不同.辩证看待化学反应,认识化学反应中的“竞争性”,应当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常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中学化学后应当具备的化学反应观和基本科学素养.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中学化学中的几类竞争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化学入门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下面与同学们谈一谈化学方程式的读写方法.一、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一般来说是按照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来读.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原子或分子数目;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从不同角度表述化学方程式就有不同的读法,如2H2+O2=2H2O可分别读作:1.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2.在点燃条件下,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化学方程式中的“+”是“和”、“跟”、…  相似文献   

17.
周教授打开多媒体课件,似乎很随意地问道:“这节是什么课?”“心理学。”“是不是第一次听心理学课?”“是。”“好,那么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请每人拿出一个本子,我问几个问题,你们如实地记录下自己的第一反应。待会儿, 根据你们的第一反应,我来预测你们的前途和命运。”周教授是认真的吗?头一回听到老  相似文献   

18.
题目一 :在 1 0 0℃和 2× 1 0 5Pa的条件下 ,反应aA(气 ) dD(气 ) eE(气 ) 建立平衡后 ,在不加入任何物质的条件下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温度维持不变 ) ,下表列出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D的浓度不同压强下D的浓度压强 (Pa) 2× 1 0 5 5× 1 0 5 1× 1 0 6D的浓度 (mol/L) 0 .0 85 0 .2 0 0 .44  根据表中的数据 ,回答以下问题 :(1 )压强从 2× 1 0 5Pa增加到 5× 1 0 5Pa时 ,平衡向反应移动 (填“正”或“逆”) ,理由是 .(2 )压强从 5× 1 0 5Pa增加到 1× 1 0 6Pa时 ,平衡向反应移动 (填“正”或“逆”)…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反应灵敏、思维活跃的学生是教师的“宠儿”,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反应较慢及胆小的学生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大部分学生成了学习的“配角”。在同一课堂上,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比成绩差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主确读出化学方程式.首先必须弄清“+”、“一”的意义。“+”读作“和”、“跟”或“与”,其中.等号前的“丰”表示某种物质与某种物质反应,等号后的“+”表示有某种物质和某种物质生成。“一”读作“生成”,表示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总质量都相等。由于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和量的关系,因此,它相应地有两种读法。一、——。___,__点燃_、.l·突出质变是关键,反应物生成物要看清。如ZH。+O。AsXiZH。O读作:氢气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