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作为全面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建设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开齐、开足和上好美育课”保证了学校美育由无到有、由有到多、由多到好的课程建设要求,体现了学校美育从普及化到多元化再到优质化的渐进过程。为了促进中小学美育发展,应该依据政策要求加强学校美育治理,建设高质量美育课程体系,同时依据“各美其美”的逻辑,形成美育课程和课程美育双轨发展模式,坚持“五育并举”,形成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相结合的立体美育空间,实现家校社“美美与共”的格局,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融合不断深入,以“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变革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促进城乡美育教学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当前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存在美育观念相对落后,师资、教学条件不足,课程开设和评价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研究从互联网空间的特性深入剖析了“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变革的内在机理,认为“互联网+”可以拓展农村学校美育课程教学场域、补充农村学校美育教学资源短板、细化农村学校美育教学评价结果、推动农村学校美育教学群智协同、构建农村学校美育新型师生关系和促进农村学校美育联动有机发展。基于此,研究进一步从夯实基础设施、优化技术手段、落实发展任务、完善课程建设和健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变革的实践路向,以期助力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工作者正确认识与践行“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当前推进“五育”并举、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领域,引领学校美育建设是校长的职责。在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校长要引领学校牢固树立美育发展理念,全面构建学校“大美育”工作格局,深入探索学校美育体系构建的实施途径,多渠道培养美育实施团队,积极带动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实现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以美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三全育人”是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职美育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中职学校美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五育并举”,重视美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全面深化中职学校美育改革,使学校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落实“三全育人”,科学运用评价机制,强化中职学校美育的功能运用等观点,为中职美育提供了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学校美育呈三形态:理性形态、显性形态、隐性形态。隐性形态的美育含量最大:隐性形态的美育包括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活动”,学校美育的主渠道应由此“中心活动”来决定。但并非一切自然形态的教育教学都含有美育;只有当那“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成为一种“艺术”、都成为教师在“象宜”、“韵蕴”、“情致”等方面进行自由自觉的创造时,“主渠道”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6.
邓璇 《广西教育》2022,(28):4-7
本文论述在“双减”背景下,针对乡村学校不够重视美育工作、美育内容单薄、网络不健康因素影响学生审美倾向、艺术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整合学区内市区学校的优质资源,通过“一体”设计,驱动“学”“课”“导”“动”四种元素,帮助学区内的乡村学校提升美育质量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是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科研成果。课题组由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赵讽教授任顾问,由艺教委副主任武兆令教授牵头组织一些高等院校多年从事美育、艺术教育理论研究的学者参加研究,并研阅、审读了“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的全部书稿。“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的编著出版,对学校的美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教育事业,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在普通学校中实施美育是一个重要环节。美育,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而艺术教育是在普通学校中实施美育的主…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职学校忽视美育的状况,以广西物资学校探索基于京族文化传承的“五体共育、四课联动”美育模式为例,论述美育助推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作用,阐述“五体共育、四课联动”美育模式的具体内涵,提出研发科学完善的教材、教学资源库,以及建设京族非遗技艺传承实训基地、打造“师匠型”师资队伍、将京族文化融入美育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它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审美品位、创新激情、责任追求等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浙江省杭州市娃哈哈小学通过与校史、课程、环境的三重对话,凝练美育理念,实施美育课程,创建美育环境,构建了“博雅尚美”的学校文化,探索出“以美育人”的新样态,有力助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探寻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提升美育效果。我校利用项目式学习不断拓展美育的宽度与深度,构建完善的学校美育体系,培育“尚美文化”。通过丰富美育课程内容、构建美育校园环境、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健全美育评价机制,将美育落到实处,有效助推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  相似文献   

11.
郑少斌 《新教师》2022,(5):21-22
<正>福建省厦门市莲花小学创办于1991年,是厦门市文明学校,厦门市花园式学校。学校办学初期,就秉承美育的教育理念,先后开展了“学科中的美育”“素质教育中的美育”“多样化美育校本课程研究”等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2019年,学校在继承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更具独特文化识别性的办学理念体系,致力于“至美教育”办学理念的探索与践行,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课程美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浸润式”课程美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积极调和、面向人人的五育并举的过程,展现“知情意”的统一性,追求“真善美”的一体化。设计美的课程场景,强化美育课程实践,创新美育实施途径等方式,构建“浸润式”课程美育新样态,有助于实现美育导向下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小学始建于1946年2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智慧学校、快乐家园”的校园文化。从“八五”至今,学校以美育科研课题牵动学校特色建设,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美育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任权民  黄薇  刘敏 《今日教育》2022,(10):29-31
<正>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0月,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学校美育进入新阶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九龙教育强区建设征程中,有着65年办学历史的重庆市铁路中学校承担着践行“美育融合”的重任,深化学校美育工作,积极探索“和美育人,学有专长”的新时代学校美育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融合式”美育就是以美学原理为核心 ,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按美的规律运转并与美融合在一起 ,以便形成完善的健全的教育。实施“融合式”美育 ,一是要把审美素质作为 2 1世纪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认真落实 ,二是充分发挥美育在其它各育实施中的促进作用。“融合式”美育实施的基本思路是 :学校的一切活动———包括教育活动、教学活动都与审美活动融合 ,教师的教育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成为审美过程 ;学校的各科教学都要把“美学法则”作为其灵魂 ,按美的规律运转 ;创设美的背景 ,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在美育背景下开展。一、美育与德育融…  相似文献   

16.
美育的教育途径,应是家庭美育、“团队”美育、学校美育以及广泛的社会美育的综合工程;相互之间需协调互补,共同推进。美育的内容层次,则是由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和创美教育三方面构成,共同完成对“完整的人”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7.
学校美育是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实践中,学校美育立德树人面临以下实践困境:审美无利害论遮蔽美育的育人价值、美育学科的自我参照性导致美育内容零散、艺术技巧化导致美育途径去生活化。艺术自律论是造成这些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美育在理论上需要树立大美育观,发扬美育的教育性、系统性、生活化原则;在实践中需要以价值伦理引领学校美育全过程,建构多元整体美感的系统认知和生活化的学校美育实践生态。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五育融合”是学校教育整体价值的实现,是文化、课程、学科与制度育人的整体体现。新时代学校美育也应注入新的内涵,即生活性、人文性和创造性,其价值体现在它是德育的基础,能促进社会和谐。当前学校美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一是树立跨学科融合理念,构建学校“大美育”格局;二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美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是小学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美的内容最丰富的课程,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小学“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线。小学语文是渗透美育的重要学科,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重在“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那么,如何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20.
“新六艺”教育是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基于中华美育精神构建的大美育体系。学校通过实行“减负”三部曲,即推行周末零作业、早上推迟30分钟起床、整合语数英等必修课课时,开辟美育时空;通过实行“添彩”三重奏,即打造课程阵地、课堂阵地、文化阵地,描绘美育画卷。“新六艺”教育在“点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他人。学校通过“输血”和“造血”两种方式,用“新六艺”教育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引领每个大山孩子走向美美与共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