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本教研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校本教研文化呢?我们认为,它是以学校为基本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现代学校文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研文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春兰 《教育研究》2007,28(4):72-78
校本教研文化建设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关键。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制度层面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物质层面的条件创设、群体的行为、个体的态度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只关注局部,不顾其他,不但难以把握校本教研发展的真谛,更难以保持其健康发展。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由技术取向转向文化取向,加强文化建设的探索,不但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践引向深入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3 校本研修的形态与功能 学校教研制度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应对课程改革的挑战,目前学校教研工作正在发生如下的转变:(1)从技术操作熟练取向到文化生态取向;(2)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3)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4)从关注狭隘经验到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活动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同时也是教师学习方式、历练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因此,将其称为校本研修更为妥当.在“行动教育”的理念推广过程中,我们对多种形态的校本研修进行了大样本调研(顾泠沅、王沽,2004),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校本研修形态与功能分析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在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引起重视。为了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研的现状,进一步明确校本教研的价值取向,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从价值层面审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教研机制的更新功能、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保障和支持功能以及学校教研文化的重建功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校语文学科组积极组织建立现代教研制度的探索,通过研究教研活动形态,建立完善新型的校本研究制度,尝试教研形态的改变,提升教学水平。1倡导合作精神教育领域,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备课组",也有其文化内涵,在深层次上对教师产生影响,或促进教师的发展,或使教师的脚步停  相似文献   

7.
将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制度化,既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那么,中小学应该建立怎样的校本教研制度呢?建立校本教研组织制度1.参与教研的人员的工作制度。包括校长、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和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2.教研组织工作制度。包括收集和编写学校教研专题指导信息的制度,调查本校教师教研需求的制度,确定本校(一学期或一学年)教研的重点方向、为本校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提供方法指导和专题指导的制度,定期组织教研交流…  相似文献   

8.
比较教育视野下着眼于学校改进的中小学校本教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教研是一种"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和为了学校"的教育研究,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校改进为目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积极推行校本教研,重视中小学校本教研的政策与制度建设,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研能力的养成,注重教育科研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个人的教研水平决定了他的教学水平,教师团队的教研质量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保持教研制度执行的力度、不断优化教研制度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现实中,学校教研制度的执行力度会自然地衰减。学校管理者应坚守"质量无须惊人之举"的质量管理理念,有计划地加强对教学知识的管理,以刚性的执行来实现价值认同,以实现学校教研组织文化的优化,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教师发展乃至学生发展、学校发展,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新形势下,学校应充分认识教研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认真改进传统教研工作中的各种弊端,切实转变理念、完善制度、优化行为、加强保障,努力构建立足于校本、建基于新课改的理想的学校教研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乃至学校发展,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新形势下,学校应充分认识教研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认真改进传统教研工作中的各种弊端,切实转变理念、完善制度、优化行为、加强保障,努力构建立足于校本、建基于新课改的理想的学校教研文化。  相似文献   

12.
如何确立中小学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性,是校本教研应当思考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从历史分析来看,校本教研源于行动研究,具有主体性、合作性和实践性特点.建立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是本文的基本观点.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是指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着眼教师真确性改变,在学校情境影响下形成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教师研究.可以从实践层面、组织层面和制度层面展开对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论校本教研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教研作为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践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如真实教学问题的缺失、专家话语霸权和学校科层管理制度对教师个体的规训、漠视教师价值观念更新等困境。而缓解校本教研困境的对策主要包括激发教师的问题意识、认清专家角色的价值定位、建构专业取向的学校管理制度、平衡不同层次的反思形式、坚持学校变革的系统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所谓校本教研,简言之,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研究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教学问题.所谓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就是建立健全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管理制度、教研部门的教研指导制度和学校组织开展的校本教研制度在内的教研体系(其中主要指后者).本文主要论述学校组织开展的校本教研制度及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推行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成为改革的主战场,如何升级教研形态,使教研成为推动项目开展的动力,成为撬动课堂变革的支点?这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英语学科教研为例,讨论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如何通过扁平化管理、主题化研究、层级化推进3种方式升级教研形态,进而为项目研究提供保障,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校教研组织与制度,在新的教育改革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变革.借助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学校教研组织的特性,发现受强制、模仿、规范三种机制的影响,学校教研组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以苏联经验为基础,在三级教研制度的形成中,围绕提升教学质量这个核心,学校教研制度经历了制度的创建、扩散和维持的过程.学校教研组在内部技术环境和外部制度环境的共同支撑下,需要统筹兼顾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将二者对立的矛盾面,转化为统一发展的共同体,去除其趋同性,促使学校教研组织与制度焕发新生.  相似文献   

17.
师范院校的校本教研要以解决具有师范特色的实际问题为重心,更要注重其实效性研究。校本教研要转化成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校本教研的本质是一种团队的合作学习、研习过程。用动态的课程理念构建新价值取向的课程观,校本教研才会真正发挥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将学校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其基本特征是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校成为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教研机构及大学课程研究中心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我们目前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现代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是在我们以往传统教研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与创新,能为我们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是对我们学校教研文化的一个重塑。本文探讨的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以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为前提,深刻分析了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和新教材双重改革的背景下,教研员专业化程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远离课堂教学,隔空校本教研,自我效能提升迟缓,缺少适切的教研支撑和专业支持。通过分析教研员参与基层教研活动现状,剖析影响教研活动中教师互动交流有效发挥的原因,获得"浸润式"教研本质、内涵与价值的新认识,探索其主要路径与策略,丰富和形成区域内"浸润式"教研的典型经验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