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事是一种纽带,凝结着叙事者和接受者的情感世界。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载着五十六个民族共有的记忆与情感,标识着中华民族大家庭共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叙事方式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边疆各族群众地位平等的事实、团结和谐的事实和生活向好的事实,讲好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故事,通过叙事话语、叙事形式和叙事策略的实践理路,润物细无声地夯实边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从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往实里抓,也往细里做。  相似文献   

2.
摘 要: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指示、批示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丰富内涵的主要内容,并立足丰富内涵各个组成部分的核心要义阐述了它们之间相互的逻辑关系,论证了重要论述的体系性,同时分析了重要论述包含的体育的人民性、内容的时代性、主题的鲜明性、思想的科学性、实践的指导性的本质特征,为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文艺时代化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文艺时代化遵循的重要原则。这一重要论述具有深层次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问题逻辑。其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时代化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其实践逻辑以实践性带动时代性,彰显文艺的时代价值;其问题逻辑要解决文艺泛娱乐化等问题,引导文艺市场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凝结承载着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彼此交融的历史现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发展内在相通、耦合关联。红色文化中涵养的政治认同、民族情感、身份认同等因素,是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五个认同”,消解各类错误思潮冲击,构建立德树人多维支撑等具有重要价值。只有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蕴藏的民族团结进步因素、利用好高校课程体系育人主渠道、有形有感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手段、延展社会教育平台等多方发力,才能实现高校红色文化传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体。就理论逻辑而言,它有宏观微观相结合、层次分明的结构逻辑,又有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承继鲜明的关系逻辑;就实践逻辑而言,它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演进,形成了问题导向的实践纲领。  相似文献   

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高职院校是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阵地,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肩负起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使命。面对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高职院校应着力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深入开展“五史”教育,多措并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铸魂育人的教育过程,有利于青年学生积极践行民族团结的现实活动。文章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释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职院校铸魂育人过程的重要性,分析了内蒙古高职院校在育人过程中如何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张岩 《职大学报》2022,(2):15-17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如何通过陈列展览讲述好中国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展览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包头博物馆《表里山河——包头古代历史文化陈列》的设计与实践,探讨通过历史类陈列展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俊丽  欧文静 《职大学报》2023,(2):40-42+47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育教学实效性,必须要加强学生教育的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例,将把他们培养成为宣传民族团结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使者作为教育教学目标,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如何实现专业针对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指示、批示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总结归纳习近平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并立足各个组成部分的核心要义阐述其主要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习近平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体系性;分析习近平体育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体育的人民性、内容的时代性、 主题的鲜明性、思想的科学性、实践的指导性等本质特征,为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党的自我革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在理论贡献维度上,深化了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在实践引领维度上,指明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在现实导向维度上,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赓续。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长远眼光、全局视野与创新思维,说明党对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关于中华民族作为整体性存在的社会意识,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石。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共同体意识培育、共同体理念树立和共同体发展建设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树立关于国家、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的正确观念,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团结,以“认知—认同—自觉”的结构性内涵,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目标;在现实中,应着眼于主体、客体、环体、介体全链条,从机制构建、环境营造、文化浸润、网络引导、实践强化等方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年6月以来关于习近平与体育思想、习近平与体育的152篇文献进行分析,并对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讲话、论述等文献资料和习近平体育实践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内涵包括:人本体育思想、体育动力思想、体育强国思想、国际体育思想、体育精神思想、体育改革思想和法治体育思想。研究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育思想;同时还有着丰富的实践渊源,主要是其个人体育实践和体育工作管理实践。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阐明其丰富内涵和主要渊源,为更好地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体育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藏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基于群际接触理论,通过外因、内因解读藏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过程,意在为构建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依据。研究认为:外因是诱因,能吸引、召集人群,为国家方针政策的宣讲提供平台,间接提升族群内部对国家的认识、认知;内因是驱动力,作用于群际之间,通过区域比赛、集体参与、身体文化符号、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互学互鉴,在互动中提升族群的交际与融合,推动民族关系由地域共同体向精神共同体转变。并认为:在认知层面、行为层面、情感层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能够凝聚人心,产生共鸣,减少偏见,降低群际焦虑,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而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来源于习近平丰富的哲学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及国际视野的大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体育强国、推进体育改革、体育价值、体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长期坚持的指引方向与理论先导,是对新时代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创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充分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即整体到部分的科学的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及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观、价值观、全面发展观等诸多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现实的劳动教育问题和教育领域的新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一系列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论述,深度揭示了劳动与教育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些论述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诠释与坚守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提炼并升华了个人实践的劳动经验。深入领会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论述的生成逻辑,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为新时代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关于精神的重要论述不仅从总体上构建了精神,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还在回望历史、立足当下过程中解读和构建了丰富的具体精神,形成了层次分明、内涵丰富的宝贵财富,并且一以贯之地强调精神的学习一定要用于解答时代问题。习近平对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在把握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做出的,对于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奠定新时代青年价值坐标,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明确落实习近平高校人才培养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研究提出普通高校把握社会主义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立德树人机制,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改进思政课教学,养成人才道德品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水平;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校育人能力等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是立足两个结合全面推进的现代化,是贯穿三个飞跃一脉相承的现代化,是坚持四个全面深度契合的现代化,是协调五个文明整体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扎根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实践成果,其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自主性与开放性、全面性与协调性、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综合考量民族立场和世界维度的全新实践成果,超越了西方现代化资本的形而上学特征,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赓续了本民族传统文明,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同时,开辟了世界现代化新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