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对新乡市历史建筑现状的调查,分析造成历史建筑缺乏保护的原因,通过研究提出三种保护建议,重点是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赋予历史建筑一定的使用功能,恢复建筑的活力,以达到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5日,国家文物局和西安市负责人表示,不会主动发掘秦始皇陵和武则天墓,要把它们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既然开发皇陵能满足人们无比的好奇心,又能赚来巨大的商机,为什么就不能开掘呢?其实,原因在于两个字:技术。技术的瓶颈制约了咱们国家文物古迹的开发。因为开发技术不成熟,谁能真正保证这些古迹能毫发无损  相似文献   

3.
户部山地区是徐州传统民居比较集中的地区,其历史地段的保护应遵循有机整体,以人为本,边疆性和新陈代谢的原则,吸取户部山历史地段改造的经验与教训,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其进行保护,使其传之久远.  相似文献   

4.
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完整性的角度分析相关立法,并从中央立法要明确阐释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地方性法规要本土化、立法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真实性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历史建筑具有再利用和保护价值.针对区域面临的问题,使用不同方式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再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对城市中的历史遗产和传统风貌的保护是一个越来越重要和迫切的问题。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要树立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综合效益观,实现保护工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级别较高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从"冷冻式"的静态保护向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保护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沈敏 《惠州学院学报》2010,30(4):121-125
城市发展中文物建筑的保护在今天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分析东西方对文物建筑保护的不同观念,以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综合东西方观念,提出应在不断对破旧和衰败地区进行更新改造的同时,注重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建筑保护的原则,并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旅游开发能极大地推动地区及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但也会给旅游地的环境、文化和社会方面带来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目前,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始终侧重于其经济作用,社会文化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开展包括文化遗产旅游、民族及民俗旅游、历史及宗教旅游、艺术旅游、村落及城市旅游和节事旅游等形式在内的文化旅游地更是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有必要借鉴并整合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民俗学和民族学对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等问题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文化旅游地历史保护体系.遵循遗产物质及环境整体性、文化原真性和社区参与及社会重建等原则,完善并创新保护机制,实施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博物馆化、试验文化及社会传统复兴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常州市历史建筑为例,在对其历史文化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常州市近年来的保护现状,探讨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出现的问题,强调了历史文化建筑是城市的一个名片,并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提出了一些保护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以1949年为界,分两大部分叙述了迄今为止大约100年来中国对文物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总结出1949年后中国近代文物建筑保护思想观念的演变特征,即前期以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保护观念为主,80年代以来发展为逐渐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应该具有可读性,而城市环境的改造不能破坏这种可读性.城市的可读性意味着城市物质环境的延续性和文化氛围的延续性.建筑遗产,作为众多应保留的建筑中的佼佼者,对城市环境的可读性延续,对城市文化氛围延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西方先进的建筑思想理念,在结合了中国国情、地域特色和本土历史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对于彰显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突出中国建筑的本土特色,还是起到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作用,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便是其中的一种。从有机建筑理念角度探索历史文化名城的维护与改造,有助于探索出一条传承与发展、维护与改造、传统与创新辩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长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有两个立足点:其一是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土气息,其二是地方院校建筑教育的生存发展空间。建筑教育应该同本地具体的区域经济、历史文脉、生态环境相结合,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研究并促进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和谐,引导学生探求一种具有乡土特色的建筑创作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高校形成了一批极具时代特色又体现民族精神的建筑群,是重要的红色文物,是新中国集体记忆的具体物质载体.这批历史建筑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传统,体现了歌颂民族独立和人民胜利的文化自信,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是重要的当代遗产.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科根据性质被划分为人文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历史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民族历史有充分的认识,并铭记历史。同时,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有利于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分析研究在历史教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古典建筑及装饰元素的简单拆装只是形式上的‘传统继承’,其实,曾经的传统已无法复制,不过是传统元素的“拿来”而已,没有透彻地领会传统的精髓而一味堆砌装饰繁多的构件,此种方式作为设计的一种方式,却远不能称之为发扬传统.如何在设计中发扬中国传统的实质与精神,满足人们多元的建筑文化需求,为当代建筑装饰设计和中国传统精神拓展广延的生命力是当代每位业内人士应该思索和实践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其保护和开发。以漳州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指出漳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提出开发与建设的三点建议,强调在保护中开发,使历史文化街区魅力长存。  相似文献   

20.
在千年古镇这样的历史语境下,剥离“历史建筑”与“老房子”的概念,寻访传统的古镇格局,用现代手法表达出传统建筑的神韵及表情,充分重视文化空间的人文信息和重修街区的技术内涵,注重情与境的高度统一,情———文化空间,境———物质空间;最终实现历史文化建筑的再现,实现古镇风貌的再现,是本文思考的重点。在对历史场所可能性的挖掘以及对个体间关系的创造性阐释是此项目最耐人寻味之所在,它使得那些埋没于历史长河中的日常性的诗意层面得以苏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