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68):16-17
本文考察描述了部分台湾国语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旨在了解汉语词汇与词义在历时发展演变的过程、方式、结果,以及影响这个结果的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及语言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丽 《语文知识》2007,(2):53-56
中古时期汉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体现在当时不同的文献中。《魏书》成书于中古时期,也忠实地记录了这一时期汉语的变化。《魏书》的单音词不仅继承了上古汉语单音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以"快"、"量"、"省"、"谢"等为例,详加探讨,以期明确揭示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3.
词汇衔接意义上的衔接性重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单纯重复与非单纯重复,以及共指性重复与非共指性重复。结构衔接意义上的衔接性重复主要在于它的修辞和非修辞用法的区分,因为多数结构性重复都带有修辞目的。在汉语常常使用重复作为衔接手段的情况下,英语往往采用变换的方式来实现一定的衔接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娜 《培训与研究》2008,25(9):28-31
词汇衔接意义上的衔接性重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单纯重复与非单纯重复,以及共指性重复与非共指性重复。结构衔接意义上的衔接性重复主要在于它的修辞和非修辞用法的区分,因为多数结构性重复都带有修辞目的。在汉语常常使用重复作为衔接手段的情况下,英语往往采用变换的方式来实现一定的衔接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词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原有词形创制新词既符合语言自身的规律也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但是客观的社会因素与主观的心理因素只是促使旧词产生新义的外部条件,语言系统本身的变化才是其产生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韵文文体演变中存在着新旧质素更替律。这一规律的存在,已被中国古代韵文文体演变的漫长实践所证明;这一规律的存在,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系统论的动态原则与适应性原则等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又有历代文坛家们的研究成果作为实际印证;这一规律的存在,无论是对构建独立完整的中国韵文学与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学,还是解决中国韵文文体演变中许多具体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形成的中国文人传统,对中国文人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追求精神上的高蹈与超越,徘徊于庙堂山林之间,逍遥于艺术人生,寄情于诗酒玄言形成了魏晋文人生存的基本状态。研究中国文化的魏晋传统,对认识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现代汉语中旧词新义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发展前景值得探讨。新事物、新现象的涌现及社会心理的变化是新时期旧词新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旧词新义的出现并非音义任意结合的结果,而是以意义的相关性或读音的相似性作为依据产生的。在新时期,只有那些规范的旧词新义才能及时地进入静态的、规范的词汇系统,与已有的一般词或基本词结合成新同音同形词或成为已有的一般词或基本词的新义项。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封建王朝对尊老、养老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养老于学校、赐官爵、赐几杖等尊老、养老制度和礼仪,并采取了设置国家养老机构、收养孤寡老人、赈济生活用品、减免其家人赋税徭役、刑律优免等具体的救助措施,使老人们得以老有所养,对家庭和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六朝时期,位居世族之首的琅Ya王氏以儒家思想为其核心思想信仰。尽管这一核心思想曾受到魏晋时期“玄风独振”和东晋南朝玄,释,道盛行的强烈冲击,甚至在形式上还为上述几种思想信仰所掩盖,但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其地位,其家族也因此能在南朝中后期先于其他家族完成在多种思想合流基础上的儒学回归,并为这一家族思想在隋唐时期的延续作了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1.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汉魏六朝音乐赋中乐器赋占绝大多数,始于两汉,盛于两晋,在发展过程中题材不断拓展,呈现出骚体趋于俳体,骈偶化增强的趋势。其发展兴盛、题材拓展、体制变化的过程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的拓展、人们的喜好和文学体制的变化息息相关,成为了解和考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3.
从辞赋主题学角度来说,隐逸赋就是描写有关隐逸文化内容的赋作。本文以隐逸文化原型为理论依据,将汉魏六朝隐逸赋分为五种类型,即儒家隐逸赋、道家隐逸赋、佛家隐逸赋、墨家隐逸赋和法家隐逸赋。汉魏六朝隐逸赋绝大多数是抒情小赋,不仅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在表现手法、艺术形象以及结构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汉代与魏晋南北朝犁的演变问题向为人们所关注。依据考古材料和献史料对此进行分析,可知汉代与魏晋南北朝犁的构成和铁的材质都基本相似,因而以二犁的差异去说明两个时期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的演变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无法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