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章从梳理丁玲早期小说创作脉络入手,重点分析其早期代表性小说,论证丁玲早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及其转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意象的选取、生动的抒情方式等四个方面,来论述丁玲早期小说所具有的艺术特色,以期指出丁玲小说在当时出现的历史价值,及她在艺术方面对"五四"新文学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丁玲早期小说主要包括《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三个短篇小说集,其当时的小说以强烈的叛逆色彩和自叙传风格而成为"五四"文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章主要通过探讨丁玲早期小说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从而认识丁玲早期小说的独特的"现代性"色彩及其对"五四文学"包括当时的女性文学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丁玲早期小说主要包括《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三个短篇小说集,其当时的小说以强烈的叛逆色彩和自叙传风格而成为"五四"文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章主要通过探讨丁玲早期小说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从而认识丁玲早期小说的独特的"现代性"色彩及其对"五四文学"包括当时的女性文学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丁玲在其《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阿毛姑娘》等早期小说中,以不同于其他同时期作家的全新意识,从独特的女性视角观照社会,观照人生,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群怀着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执著地追求自我、追求灵肉一致的理想性爱的叛逆女性形象,展现了“五四”时期女性觉醒的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和必然的悲剧命运,揭示了男权中心社会必然会解构的历史倾向。  相似文献   

6.
丁玲的早期作品大多以都市生活为背景,年轻的丁玲以大胆率真的心灵直面女性的都市生存,写出了都市女性的情欲、理性、失落和超越,敢于逼视女性意识中那些隐秘的,甚至是尚不清晰的思想,发现其中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因子,唤醒、鼓舞、高扬它们。她的小说是真正意义上中国女性都市小说的发轫之作。  相似文献   

7.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经受了“五四”落潮期的痛苦之后,登上了文坛。她的作品一开始就浸透着强烈的时代意识,她用闪耀着个性光辉的作品,为读者揭开了中国女性在觉醒时的种种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女性精神性格,既有真象,又有真情,为当时的社会人心制作了一面镜子,为今天留下了一种真实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丁玲早期小说塑造了众多的逃亡与孤独的女性形象,她们表现出现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但却无法在社会内获得实现的强烈隔膜,隐喻着拥有自我意识的现代女性反社会、反男性统治力量的不懈抗争。  相似文献   

9.
丁玲前期小说深受为人生派的影响。其特点表现为对人生意义的哲学式的探索,从时代的情绪中反映人生的内容,擅长表现人生道路上人物的矛盾心理和悲剧性的人生内容,在表现“为人生”的同时,也有“为社会”的色彩。从丁玲的创作,看到了以为人生派为首的现实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燕 《文教资料》2010,(36):15-16
丁玲小说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类型、叙述内容、叙述风格都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但却始终坚守激情的理性叙述态度、革命性的叙述方向、鲜明的女性形象,使她的叙述自觉地融入了中国现代性文化建设的宏大叙述之中,而且个人的声音始终没有被宏大叙述淹没。  相似文献   

11.
个人禀性、生活经历和时代洪流的合力促使丁玲在不同的阶段做出了不同的文化选择.而她的文化选择对她作品题材的选择、风格的变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造就了丁玲在现代文坛上几度隐现,风格多变的奇观.  相似文献   

12.
论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立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对女性命运的思考,重点放在其对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上。她通过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维护和张扬了女性的独立人格。这既是丁玲自身独立人格的体现,也是丁玲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象解读。对于中国女性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获得与高扬,以及人性的解放、提升与完善,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丁玲在其丈夫胡也频及其他左翼艺家的影响下,逐渐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随着她的向左转,她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短篇小说《一天》,就创作于这一变化过程中间。作品描述了女主人公的个人心理,同时也剖析了当时困扰着中国社会的各种邪恶现实。  相似文献   

14.
丁玲与张洁作为现当代文坛的代表性女作家,她们的创作母题即对理想的追求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而她们创作历程本身却经历了由恨到爱和由爱到恨的看似相反的过程,其中的原因是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15.
丁玲早期小说有着自觉的性别觉醒意识。传统的文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滞留在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的、宗教的等研究视角上,性别视角作为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被长期延误和搁置了。以“性别”作为文学研究的关键词切入文本分析,种种人性的、政治的、心理的、审美的意义将会得到综合性的彰显与澄明。  相似文献   

16.
丁玲的编辑生涯尽管跨越半个多世纪,但每一次主编报刊的时间却很短,就好比一根长线上缀着的几颗珍珠.无论是在风云激荡的30年代的上海,激情燃烧的40年代的延安,还是在百废待兴的50年代和改革开放的80年代的北京,丁玲都曾置身于中国文学编辑实践的最前沿,为中国革命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权威报刊的创办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丁玲主张报刊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但不能"以人划线",毕生致力于对青年作家和文学青年的培养和发现,勉力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办刊体制和方式--她的编辑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是我们应该珍视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7.
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别从自审意识确立、异性形象审视、同性情谊书写等方面对丁玲早期精典文本进行解读,凸显出丁玲小说的独特价值在于:丁玲笔下塑造了一批具有真正性别内涵的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丁玲是一个为女性的解放而呐喊和狂奔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特别是前期)始终响彻着女性觉醒而反叛世俗的主旋律。她塑造了一批觉醒的女性形象,她们所经历的自我意识、女性意识和生命意识三个层次的觉醒,诠释了中国女性现代性觉醒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丁玲的创作在1940年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弘扬革命的主旋律转向对革命的善意批评。她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对革命内部存在的阴暗面进行了揭露:知识分子问题,革命女性问题,社会组织问题。丁玲创作的转变自有其内在的思想欲求,她的经历、个性,所受教育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延安宽松的文化氛围,鲁迅精神的倡导等是影响她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