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对比,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分析方法.尽管该理论有局限性,可是在第二语言研究和教学中,其重大作用是不可抹煞的.特别是对教师来说,对比分析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对比分析理论的原则,以便有效地应用该理论.不仅仅利用对比分析理论研究了语言迁移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应当把该理论同样应用到语盲迁移中的正迁移现象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回顾以往对母语迁移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对比分析假说及母语迁移的定义及其主要表现形式。着重在对比分析框架下对中国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语音层面的母语迁移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现象。这一现象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外语学习也不例外。20世纪50年代,迁移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回顾了半个多世纪迁移研究的历史进程,从对比分析研究、错误分析理论、中介语假设、以及语言标记理论阐述了语言迁移现象,发现:虽然对迁移现象的研究及解释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甚至有些学者从根本上否定了母语迁移的作用,但迁移作为一种理论对二语习得的研究有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更是不能疏忽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有争议的论题,它对二语习得和教学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文章简要概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迁移研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贡献,分别指出其理论基础和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希望借此整理外语教师在二语习得理论上的思路,为二语习得教学和学习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根据应用语言学双向对比分析理论,本文对英,俄语两种语言中具有共同语法范畴的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总结归纳出了二者在语义结构方面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段,从一个较新的角度去认识英,俄语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袁艺  丁礼明 《文教资料》2011,(30):35-38
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频繁出现语法错误,这充分说明中国学生在语言迁移过程中不能游刃有余地转换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从而实现完全或部分对等。本文在分析这种现象的基础上,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中发现语言迁移现象发生的原因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法,从语音、词汇语用意义及句法等方面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影响语言迁移的语言因素,并认识其规律,从而进一步促进外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近年来重视语言和文化的事实出发,从语言学视角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作者在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化"的定义后重点论述了洪堡特的"民族语言和民族精神"和"语言的本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及其他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认识,指出任何人都无法割裂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影响可以从它在习得中的形式、内容、过程来研究和分析.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及母语句式或用法的泛化导致迁移.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在二语习得领域,中介语的研究始终倍受关注,研究发现,语言迁移与中介语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就语言迁移对中介语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于母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会经常性地迁移到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的外语学习中去,致使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难度加大。通过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的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在于句法方面两种语言存在着诸多差异。教学实践证实如何写好单句是写作的关键,所以以语言迁移理论和对比语言学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英文写作训练方法,即:利用汉英句法对比分析进行英语写作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迁移的定义迁移研究反映了近二十年来外语学习和教学领域里科研发展的动向。早在 195 7年 ,罗伯特·拉多 (RobertLado)在研究跨文化语言学时指出 :“学习者往往将祖国的语言和文化中的结构、词义和词序迁移到外国的语言和文化中去。”从此 ,迁移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80年代以来的研究虽然充分肯定了迁移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但迁移作用的大小 ,迁移在何种情况下发生 ,以及为什么会迁移等问题却未能解决。凯斯帕 (Kasper)(1987)给迁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语言迁移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助于对比分析的方法 ,结合教学实践 ,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和造成迁移的因素 ,并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对待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问题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利用语言的共性和迁移规律 ,帮助学生克服干扰 ,促进迁移 ,提高英语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3.
语言迁移作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在描述语言迁移现象及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相关表现,从理论层面探讨语言迁移研究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从而继续加强语言迁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本文从回顾语言迁移现象研究和发展状况入手,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中影响语言迁移的主要因素,如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和客观环境等因素。在结合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语言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旨在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语言学便是专门系统地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及其应用的一个语言学分支。与其他许多学科一样,对比语言学包括理论和应用两大方面。理论对比语言学的任务首先是探讨对比研究的合理模式和理论框架,以及进行语言对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比如,要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我  相似文献   

16.
对比语言学与公共法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对比语言学在中国语言教学中,尤其是在大学公共法语教学中应用的情况,分析了英法两种语言在对比分析上具备的优势条件,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上对英、法语言进行对比教学,将英语专业学生既有的英语语言知识迁移到法语习得中。  相似文献   

17.
论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探讨了语言迁移的定义,并从三个方面对语言迁移作了分类,最后分析了影响语言迁移的五个因素:语言、社会语言因素、语言标识、语言距离和心理类型、语言自然发展因素。尽管语言迁移研究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但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或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上叫做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的语言学研究,对外语教学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本文试图从认识外语学习的角度来谈谈母语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比分析原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首先,我们应该分析研究一下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的一些基本区别。一般说来,母语学习的关键时期是学习者的幼年时期,也就是说,母语的学习和掌握在人生的五岁以前,到这一年龄,学习者已基本完成初级的语言学习任务。在这个时期中,母语的学习和掌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孩子的语言环境比较单一纯粹,母语直接作用于孩子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孩子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可以产生正迁移或副迁移的双向作用,而语言习得的要点在于借助母语并通过寻求语言间的对应,转换关系来消除干扰,对比语言学的应用研究提供了途径与可能,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全面,准确,地道地把握词汇是重中之重,作为比较语言学分支的比较词汇学则更直接地服务于此目的,本主要通过英汉词汇搭配,词义及化特征方面的对比分析,从一个侧面展示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索绪尔(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这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到了50年代,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概念,从此语言学研究进入了解释阶段。当前国内学者对这两对概念进行了大量介绍,基于此,通过对这两对概念、其背后的思想及其影响进行详细地对比研究,认为他们二人的二分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影响和推动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