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九章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一、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1.道德的本质和特征:①道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同一个社会不同阶段,又各有自己特有的道德。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 一、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 1.道德的本质和特征:①道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同一个社会不同阶段,又各有自己特有的道德。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洛克政治哲学中有关从自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政治构想,建立在其自然法理论的基础上。在《政府论》下篇中,洛克通过对传统自然法理论形式上的回归,论证了自由主义宪政的基本原则,对近现代西方政治生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洛克自然法理论的矛盾则是他企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妥协与折衷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政治生活》关注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生活,采用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的方式组织教科书内容,基本上遵循了公民→政府→国家→政党→国际社会的路径,具体分为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当代国际社会四个单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的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贯穿教材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在国家机构体系中,行政机关所占比重最大,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也最大,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强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是近年来政府改革的重点,也是高考关注的热点.在2014年各地的高考政治试卷中,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6题、北京卷第30题和第38题、天津卷第13题、福建卷第27题、四川卷第5题等,都与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有关.全面理解行政监督的有关知识,有利于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政治信任是现代社会中体现公民与政府关系的核心概念,近年来受到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它是衡量国家政权稳定的一个有效指标。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人口的政治信任程度更是关乎我们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安全,也给政府在政治信任建设的问题上要予以高度重视敲响了警钟。影响农民工流动群体政治信任危机的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信任客体——政府公信力缺失;二是政治信任主体——流动群体本身存在不足;三是政治信任媒介——传播载体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农民工流动群体的政治信任重构问题上,可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重视制度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倡导"善治"理念;第二,注重教育引导,重塑主人翁意识,鼓励参政议政;第三,利用法律监管加强规范引导,发挥第三方媒介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华 《高教探索》2014,(2):146-149
通过对广东省内16所高校的200多位青年教师进行调查显示:他们的政治态度总体上乐观、积极,但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对社会形势的认识都表现一般;在政治面貌、个人收入、专业背景、职称、有无子女和不同地域方面,其政治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分析认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脱节、社会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对社会政治活动的参与以及政党组织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具有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由于社会现实中每个个体的利益追求是狭隘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力量来规范和管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保证社会良性有序的发展。作为公意体现者和执行者的政府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经济上消除社会贫困、政治上协调好各个利益集团的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形成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最大程度实现公意。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会交往、网络文化生活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的特性,使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必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革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和运用,应当遵循导向原则、求实原则、平等原则、渗透原则、法制原则、融合原则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疑问之一: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生活》教材第6页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第10页)。前两个模块分别讲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第三模块讲"文化生活",教材把这里的"文化"解释为"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顺理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建立健全的人格,追寻人的价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原则主张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和提高主体的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体现对主体的尊重和主体性的高扬,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也是多元化社会与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首先.注意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第一阶段的复习应紧扣基础知识,同时要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切入点。如《经济生活》教材可以根据关键词“国家的宏观调控”构建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手段以及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还可以从《政治生活》角度认识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责任,从政府的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以及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政治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政治文化或政治制度由传统向现代的革命性变迁和整体性发展;20世纪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现代化模式,其极端化发展所造成的对民主原则和政治现代化的破坏,决定了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发展,成了21世纪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模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1.从生活出发的原则.从生活出发,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学生当下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未来生活.从生活出发,还要求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及时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最新理论成果纳入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体现出时代性、现实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价值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西方社会中存在两类政治参与方式:一类是受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护的"常规政治";另一类是具有非常规性和非制度性特征的"争议政治"。争议政治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差异、怨恨表达、制度缺陷和社会网络推动等,它对政治秩序和社会生活具有相当程度的危害,但可被看作是弱者表达价值和诉求的被迫性举措,对政府有某种警醒作用;也可能引发公共讨论,促进社会进步。消除争议政治的方式有两种基本思路:保守型的分析框架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6.
对现阶段我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是指对政府决策及其执行施加影响的普通公民的活动。进一步说 ,它是指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通过合法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公共政治生活的一种政治行为 ,是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特别是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它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也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一、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功能在社会主义国家 ,特别是现阶段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人民群众对我国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 ,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 ,保证政府的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民主的政治参与活动可…  相似文献   

17.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作为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和公共权力的天然垄断者,是主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政府责任主要体现为五种具体形式:第一,政治责任,即政府必须履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第二,法律责任,即政府建设、完善和维护法律权威的义务和责任;第三,行政责任,即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义务并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负责;第四,道德责任,政府要对超出法律明文规定的社会价值负责;第五,生态责任,政府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前述两个单元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保障;我们的政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本单元从政治制度层面深化了前面两个单元的有关思想观点。发展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南京当地政府在行政公开的过程中对媒体有所选择的行为有悖于行政公开的原则,其实质是信息垄断,妨害了媒体及公众的知晓权,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正确的行政公开保障了公众与媒介的知晓权,公众通过对自己生活、工作利益紧密相关的政府信息的充分知晓和了解,进而参与政策的决策和制订,从而在政府与公众之间产生政治认同,达到社会稳定良性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呼唤司法独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司法独立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从一般意义上讲,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共同原则和要求。1985年第七届联合国大会批准《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各国应保证司法机关的独立,并将此项原则正式载入其本国的宪法和法律之中。尊重和遵守司法机关的独立,是各国政府机关及其他机构的职责”。司法独立原则之所以受到法治社会的普遍肯定和重视,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和制度保障。首先,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国家政治权力运作的规范化、法制化,保持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和明确划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