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赫胥黎一生为宣传和发展达尔文的进化论作出了杰出贡献,一直到死未曾稍懈。他还为科学普及进行不懈努力。他的这种坚强毅力和科学精神,永远受到后人的景仰。进化伦在“五四”前后在中国影响了几代人,而进化论传播到中国,是从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读《察变》     
赫胥黎以渊博的学识,警辟的文字,东冲西突,攻陷了自以为亚当和夏姓的子孙们的最后的堡垒。——鲁迅:《论语一年》《天演论》是十九世纪英国生物学家、哲学家赫胥黎阐述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两章。此书上卷导言十八篇,下卷论十七篇。《察变》是上卷导言的第一篇。它论述了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的现象和生物界生存竞争、天然淘汰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晚清输入中国的西方社会进化论主要有两家:即斯宾塞的"竞争进化论"与赫胥黎的"互助进化论".仔细阅读清末报刊上的各种论著,可以发现,中国思想学术界的绝大多数人接受的是斯宾塞的学说.无论是改良派的严复、梁启超还是革命派的章太炎,无论是主张温和改革的官员代表还是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都深深地打上了斯宾塞主义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近代中国影响深远,学界对它甚为关注。王天根先生的专著《〈天演论〉传播与清末民初的社会动员》(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采用“从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到传播效果”的分析框架,就《天演论》早期文本的传播过程,《天演论》传播与清末民初政治思潮、学术转型、宗教神学、社会通讯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勾勒出了《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在知识界由精英向大众的传播路径,进化论思想如何形成进化思潮的历史轨迹。王天根先生将译本《天演论》与原本《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行对照,论述其各自…  相似文献   

5.
对《天演论》的产生和传播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辞海》对"天演"、"天演论"的释义不妥。"天演"、"天演论"分别是"进化"、"进化论"的别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它们更多的是被当作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的进化、进化论。  相似文献   

6.
一、《察变》一文是严复(1853——1921)根据英国博物学家、思想家赫胥黎所著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两章意译出来的.译文主要是从赫胥黎独居写起,由眼前普通事物引向大的道理——阐述自古至今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现象和生存竞争、天然淘汰的自然规律.批判了“天地不变之言”和“遽以不变之  相似文献   

7.
中日甲午战争后,面对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严复产生了严重的忧患意识,痛感长此以往中国将亡国灭种。在强烈的爱国热情驱使下,他撰写了一系列充满危机意识的论述,试图唤起全民族的觉醒。1898年,又以《天演论》为名,翻译出版了英国学者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在晚清社会中引起极大的震动。  相似文献   

8.
新编高中教材第六册选入了严复《天演论》的第一篇《察变》,这对扩大高中学生的阅读范围,开拓他们的视野是很有好处的。《天演论》是一部译得很别致的书,它并不是赫胥黎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忠实译本,严复不仅对原文多所选择取舍,译文多处“置倒附益”,而且往往将原书中所举的事例改换为中国古籍中的事例,此外还附以许多长篇按语,根据自己的需  相似文献   

9.
《天演论》,今译为《进化论与伦理学》,英国自然科学家赫胥黎(1825—1895年)著。这部书上半部主要讲生物界的进化发展,宣传科学的达尔文主义,是唯物的。下半部主要讲社会的进化发展,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错误地运用到人类社会,论证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物竞天择’、‘优胜劣败’,是唯心的。严复于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始翻译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著名著作,先后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  相似文献   

10.
《察变》是部编高中第六册语文课本的一篇文言文,是从《严译名著丛刊·天演论》中节选的。原作者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生物学家、思想家赫胥黎。《天演论》是其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前两章的译文。《察变》是《天演论上·导言》中的第一节。译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严复。  相似文献   

11.
自《天演论》问世以后,进化文学观在清末民初文坛成为了一股颇具影响力的文学观念.本文以梁启超、胡适、陈独秀为个案,考察他们在《天演论》的影响下所生成的进化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甲午以降,严复明确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人”的问题,中国国民劣性与国民智识水平密切相关。他强调教育国民为自存之命脉,呼吁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他从海军先驱到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再到学部编订名词馆总纂,强调各类图书以教科为当务之急,积极致力于新式教科书的编译与审定。严复宣扬的竞存学说,不仅成为新式教科书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新式教科书发展的精神实质,引领清末民初的国民性改造方向,激励着特定时期的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作为文化体系的核心而广被关注,它体现出在相同文化体系内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认同.<诗经>是中国儒家经典,它的鳊撰与历代注疏都体现出儒家的价值取向与评判,是中国儒家文化体系的主流思想.此外,<诗经>不仅是中国的经典,它还外传至日本,被日本统治阶级所接受.文章论述了日本权重学者对<诗经>的接受,以及对<诗经>所反映出的儒...  相似文献   

14.
1898年《天演论》的出版在清末思想界"炸响惊雷",它对清末初创的中小学课程也有显著影响。1902年我国正式设立中学博物课,最初5年内出版的中学博物教科书中进化理论却几乎阙如,其原因可能与当时博物课程的宗旨、《天演论》作为政论传入有一定关系。1907年之后,尽管博物课程的宗旨依旧,有些中学博物教科书中却开始有独立章节介绍进化理论,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进化论进入博物教科书的过程,是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具有"比较价值"的体现;它的出现,是《天演论》的出版惊雷炸响后降落的春雨,对提高博物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培植国人的科学理性,促进进化观念乃至科学世界观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写作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是母语中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20世纪中国文学在被进行"现代化"置换时其母语思维创造力乃至母语形象被历史性地贬损或遮蔽,处于所谓的"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的情境.由此得到的启示和反思是:文学创作如要在"世界性"中坚守"汉语性"或"母语化",必须破除局限于认识论意义上的"进化论"的思维方式;秉承和葆有汉语言母语"有容乃大"、"求同存异"以及"变则通"的文化品质;发扬光大汉语言母语文学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诗体进化论是刘勰《心雕龙》形式本体论及诗本体论的重要内容。是确立刘勰为体学大师的基础,刘勰的诗体进化论主要由“诗有恒裁”说与“随性适分”说构成,是传统与个人才能对抗与和解的结果。在现代诗学视野中不难发现“诗有恒裁”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刘勰的诗体进化观对现代汉诗的体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omas Huxley more than anyone else was responsible for disseminating Darwin’s theory in the western world and maintained that investigating the history of life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purely scientific question free of theological speculation. The content and rhetorical strategy of Huxley’s defense of evolution is analyzed. Huxley argue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humans should be determined independent of any theories of origination of species. Besides providing evidence that demonstrate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es and humans, he also argued that a pithecoid ancestry in no way degraded humankind. In his broader defense of evolution he drew on his agnosticism to define what science could and could not explain. Theology made empirical claims and needed to be subject to the same standards of evidence as scientific claims. He maintained that even most scientific objections to evolution were religiously based. The objections to the theory fundamentally remain the same a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much can be learned from Huxley to develop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educating the public about evolution. Huxley’s own scientific articles as well as his popular writings provide numerous examples that could be harnessed not only for the teaching of evolution, but also for understanding science as a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制度经济学创始人凡勃伦重要的研究主题。他将进化论、心理学等引入科学技术研究,提出了科学技术决定论、科学技术进化论和专家治国论。凡勃伦科学技术论属于被忽视的美国人文主义科学技术论传统,是技治主义思潮承上启下的枢纽,对当前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理欲之辨是中国传统哲学论及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诸子百家是"理欲"思想的源头之处,宋明时期程朱、陆王等提出了"以理压欲"和李贽提出"以欲胜理"的理欲观,王夫之批判了他们并提出了"以理导欲"的理欲观,戴震则主要继承了王夫之的"理寓欲中"的观点,坚持理欲统一观。文章通过对"理欲之辨"源流嬗变的历史探讨,深刻理解每个阶段理欲观的真正内涵,凸显其发展轨迹,阐释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医者身份和文化品格-从另一种角度走近鲁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拯救”意义而言,鲁迅终其一生是中华民族一位特殊医者,其核心医疗方针是:救人、救心、立人。“以毒攻毒”是鲁迅独特的治病思维,“烈药”、“毒药”是鲁迅常用的处方药物:由“进化论”到“阶级论”不过是治病处方的一次调整,医者鲁迅的核心思想并没有更改。鲁迅“救孩子”,“救妇女”,最伟大的贡献在于设立了“阿Q病房”;医者鲁迅有其自身的痛苦,也有其独特的超越方式。鲁迅的医者品格和文化品格是统一的,通过还原鲁迅的医者身份进而认识鲁迅的文化品格,不失为研究鲁迅的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