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的观察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无论课内课外,教师都应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学生一旦产生了观察兴趣,养成了观察习惯,观察就成了乐趣,其写作水平也会随着观察的深入而自然提高。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运用多种感官直接、生动、具体地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了解自然事物的特性,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心理、认识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需要教师适当地给予引导,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观察力是人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一、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机会,是培养观察力的前提离开观察就不可能形成观察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学生观察机会。  相似文献   

4.
无论掌握什么知识都要靠看、听、练。幼儿年龄小、思维具体,观察则是他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乌申斯基说过:“儿童不会观察,就不能学会思考,就不能积累超明确的物体观念。”大自然是幼儿进行观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幼儿经常地、直接地观察和照顾动植物,可以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求知欲、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  相似文献   

5.
一、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许多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总结而得来。观察自然物理现象 ,进行演示和实验的观察 ,能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基础 ,又对培养观察实验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观察力是物理学习认知活动的门户和源泉 ,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智力条件。在教学中曾经对学生的观察力进行调查后发现物理学习成绩受观察力影响 ,观察力得分高的 ,基本上物理成绩也高。因此物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观察力是心灵的雷达,张开它,才能将知识的信息一一捕捉。要想写好作文,不深入生活认真观察,那是绝对不行的。没有对自然景物的仔细观察,就不会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有对江边景色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而在观察活动中,意识是最活跃的因素,积极、正确的意识活动有助于学生把握观察对象特征、获取知识、增强观察力。  相似文献   

7.
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在有目的指引下的有思维参与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观察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的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8.
现行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中,配有约二百五十幅的插图。这些插图是小学生学习课本内容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学中它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能力之一,观察力培养的重要条件是学生对数学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初入学的小学生几乎不具备什么数学知识。因此,要激起他们对数学材料观察的兴趣,课本中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极好的感性材料。在日常教学中,尤其在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中,课本中各种生动画面会促使小学生看看、数数、比比。此时,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就能有目的、有步骤地从这些插图中发现规律,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在这种经常性的观察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力自然能得到不断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它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力则是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能力,它是思维的“触角”,是认识的出发点。观察力对儿童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是学习各门科学知识不可少的心理条件,也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观察力的提高,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提高,儿童的智力结构也就会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此,《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就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事物的初步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初步技能”。但儿童不是天生就会观察的,观察能力也不会自然而然的发展,这就需靠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如果弃之不导,或导之不力,就会使他们视而不察,或察而不得,为此,我在自然课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中,便十分注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观察是其与世界沟通与联系的重要手段,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要"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儿童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观察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力是人们在观察实践中或有关训练中形成的能力,因此,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一、乐于观察——兴趣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重点在于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大纲”指出,从一年级起,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学会有目的、有步骤地全面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这些都是培养观察力的重要内容。而敏锐的观察力,则是创造力的突出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体察入微、平中见奇和标新立异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陈宇 《现代语文》2014,(10):126-127
认知能力是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现象及社会百态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应该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不能敏感的观察和感受生活,是没办法进行写作的。 一、观察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与交流”的具体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观察是人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鲜明而具体的印象。就高中生写作而言,观察力的培养是前提,没有好的观察力,无法捕捉住生活,而没有生活的作文是没有生命力的。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什么文字。”鲁迅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罗丹告诉其学生、著名诗人里尔克的诀窍是这样一句话:“观察吧,除了观察还是观察!”足见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学生个体认识发展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儿童学习自然,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基本条件。培养观察力是实现科学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人,大都善于观察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4.
观察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研究者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就曾在他的实验室上刻有“观察,观察,再观察”,可见观察力的重要性。小学生开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其中观察力的发展尤为重要。观察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感知的精确,思维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观察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吸引了许多幼教工作者注意研究。迄今为止,关于怎样培养幼儿观察力的阐述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二、明确观察任务; 三、教给幼儿观察方法; 四、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进行有计划的观察训练; 五、组织幼儿参加实际观察活动。实践证明用以上方法步骤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力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要使幼儿的观察力进一步提高就必须从智力活动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自然角是孩子接触自然、观察动植物的主要场所之一,它不仅具有可参与性、生活化等特点,还满足了幼儿参与互动的要求。我园近几年来一直在班级植物角的创设及蕴含的教育价值方面进行研究。在过程中对自然角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幼儿园创设自然角不仅能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和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从而激发幼儿对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许多幼儿园都设有自然角,这对幼儿的观察力、品德、情感等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认识不足,管理不善,有些幼儿园的自然角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有的幼儿园自然角只在春天时种种花草种子,放几只小蝌蚪等,让幼儿观察。至于其它季节,特别是冬季自然角里就冷冷清清,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8.
观察力是幼儿在感觉与知觉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能力。幼儿有了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主动获取知识,成为活动的主体。为了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其中对幼儿观察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良好的观察兴趣,就谈不上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我觉得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相似文献   

19.
观察力是幼儿获取身边事物信息、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基础,对于提高幼儿想象力以及发展幼儿的思维都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和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摆在每位幼儿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幼儿自然观察能力培养措施"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20.
И·П·巴甫洛夫让人在科勒图希主楼的正面墙上刻上“观察力”这个词,以此引起同事们的关注,因为他认为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种素质。许多著名的教学法专家和教育家,都要求教孩子们学会观察。要使观察能有所获,就应该教会学生们细致地搜集和积累材料。参观活动是发展学生观察力指导学生搜集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