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思范 《家教指南》2007,(1):99-106
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庄子》残卷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有大批的研究成果问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本《庄子》作了详细叙录,确定了一些残卷的抄写年代,介绍了它们在文献、校勘上的价值,并纠正了前贤的某些疏误.  相似文献   

2.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伯二一四一”号《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是敦煌草书写卷的代表作,日本所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5卷收录了全。然而,由于草书写卷识读上的特殊困难,以及本卷内容在引、解说、评述等方面的变化多端,因此要正确作出断句和标点,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本作在逐字逐句核对原卷真迹、传世经等多种重要资料的基础上,对《大正新修大藏经》存在的点校疏漏作了订补,给读提供了更为准确与方便的录。这里刊登的是其开端部分(全共4万余字)。  相似文献   

3.
唐亮 《家教指南》2023,(6):104-113
清代是校雠学的鼎盛时期,陈奂所著《诗毛氏传疏》是清儒研治《毛诗》的集大成之作,对《毛诗》特别是《毛传》的校勘成果丰硕,可据出土文献验证其校勘的合理性。敦煌《毛诗》写卷可以佐证陈奂在删汰衍文、辨正古今字、校理错乱等方面的成果,判定其部分疏失,而陈奂的校勘亦可助益敦煌写卷的整理与校订。  相似文献   

4.
S.2702《净名经集解》抄卷是一个典型的讲经和俗讲活动所用的底本,卷中有些内容看似偶然抄在一起,但从俗讲特点以及讲经与俗讲的关系等视角来看,它们之间都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相互关联,整个写卷大致可以再现当时的讲唱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敦煌写卷与楼兰纸文书结合研究,探讨了行草书法的形成、演变、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敦煌写卷《唐太宗入冥记》到明代《西游记》中"唐太宗地府还魂",冥界演变之迹甚为明显。而敦煌写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阎罗王授记(十王)经》、宋代《玉历至宝钞》、明代《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作品对考察这一阶段的冥界演变具有重要文献价值。从上述文献的年代、与说唱艺术的关系以及冥界演进来看,冥界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要变化,说唱艺术中的"看图讲故事"是唐宋以来冥界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残卷)中共有通假字31组,为研究汉字的形义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判断理解文献古义,辨清学术史上的相关论争,提供了实证材料。其中85%以上的借字除了读音与本字相同相近外,形体上也与本字相近。但在不同的卷子中本字与借字的使用并不一致,表明魏晋时期这些字的使用正处于发展演变时期。  相似文献   

8.
唐五代以来盛行刺血写经,敦煌写卷《〈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反映了佛教刺血写经与儒家价值观之冲突。牛肃志怪传奇集《纪闻》中"屈突仲任"故事以及敦煌老人刺血写经的题记,则显示出刺血写经在佛教地狱信仰背景下在庶民间的转变,可视为佛教中土化、世俗化历程中的一个侧影,故敦煌写卷《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具有重要的宗教思想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索 《家教指南》2006,(1):109-112
<左传>"距跃三百"中"距跃"之义前贤抄成于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写卷P.2509<春秋经传集解>残卷中此处作"岠跃",为断定"距跃"的词义提供了新的依据."岠"乃"歫"字形变,"歫"本义为"止","距"乃"歫"之同源通用字,义为"立(定)","距跃"义为"立于原地向前跳".  相似文献   

10.
运用排比归纳、文献考证等方法,考释了“阿孩儿”、“阿家”、“阿磨”、“唉”“般次”、“报”、“悲哀”、“遍计”等敦煌写卷词语。或挟发其古义,或辩正其旧说,或探明其语源,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以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加略人犹大的故事》,在与《圣经》"福音书"有关记载达成互文性关联的基础上,通过补充和改写犹大这一人物的思想、行为和性格、经历,凸显了耶稣十字架救赎所蕴含的反思、批判和扬弃社会政治革命意识形态的宗教意味。  相似文献   

12.
《玉簪记》对《西厢记》的承继是多方面的,但这丝毫无损于《玉簪记》的独特价值。文章从爱情故事的时代特征、寺院道观展示的不同画面和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质等方面分析《玉簪记》的独到之处,以展现它对《西厢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举出并分析了《红楼梦》中相术的例子,阐述了中国古代的相术发展,从《红楼梦》中对相术运用的角度对《红楼梦》的文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某个人物的眼或口来呈现一切,"叙述"与"聚焦"发生明显的分化,是六朝志怪的突出特征。这不是叙述者对人物所见或所说的客观、被动的"转述",而是叙述者对人物内在感知活动的"介入"。这才是虚构的确切含义。不是怪异的神秘性导致限知视角的产生,而是限知视角带来了怪异的大量出现,带来了新的虚构叙事文学——小说。  相似文献   

15.
白族《读书歌》虽然渊源于汉族的梁祝传说,但在人物、情节以及环境、习俗的描绘等层面均表现出与汉族梁祝传说的明显不同。《读书歌》与汉族梁祝传说的差异是白族民众依据自身的生活语境、思想感情和文化传统对汉族梁祝传说进行加工的结果。《读书歌》与汉族梁祝传说的关联和相异既形象地展现了白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也生动地揭示了文化交流过程中接受主体对异质文化的选择与创造。  相似文献   

16.
自汉代以来,秋胡故事有个漫长的嬗变过程,是文学中的热门题材,敦煌本<秋胡小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本事流变,本文则从时间细节的改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两个方面,探讨<秋胡小说>的叙事艺术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作者把地方风情上升到了地域文化的高度,达到了乡土文学的高峰。  相似文献   

18.
张议潮收复敦煌,委派沙州都法律洪辩的弟子悟真入朝。悟真在长安游览佛寺,与京城高僧大德见面,吟诗赞诵,极一时之盛。敦煌遗书中有若干史料记述此事。本文对相关写卷进行了叙录,对涉及的佛寺、僧人及有关诗文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为刘心明的长篇小说《小街故事》所作的序。作者从农郁的生活息息、独特的人物性格、清新的乡土风清、鲜明的时代特色、纯真的情感生活等五个方面,概括了《小待故事》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宝、黛爱情是《红楼梦》中较显眼的情节叙事,那么"诉肺腑"则是宝、黛爱情最集中的一次显现。在这个章节中,作者不仅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宝、黛之间从朦胧撩人到肺腑倾诉的爱情发展,更向我们展示了以宝玉为中心的爱情路线行走的几种可能性。在这张爱情地图上,各有各的砝码,各有各的忧虑,而其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家族利益。通过细读"诉肺腑"中的人和事,也许,我们能寻找出前生诺言转化为今世情缘的玄机,并瞭望出一个家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