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5年4月决定设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已经增至115所,法律硕士的培养过程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复合型、实践型的法律人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初步达到当初设立的目的.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教育质量评价依据及评估体制欠缺、培养方案设置不科学、图书馆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必须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周涛 《现代企业教育》2007,(6X):176-177
自从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诸如教育理念不清,教学方法单一,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设计等,致使目前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对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建设性的探索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法律硕士教育从创立到正式实施已经历了十几载,它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和法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改善其培养质量,应在培养目标之完善、培养措施之改进、毕业论文之规范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自从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诸如教育理念不清,教学方法单一,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设计等,致使目前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对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建设性的探索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在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论文答辩中,我们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论文质量不高,对答辩现场提出问题的回答也不到位。其原因主要是理论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行文能力不强,为了保证论文质量,培养合格的硕士生.应实行淘汰制。  相似文献   

6.
法律英语是法律硕士教学计划中必须设置的一门课程,由于法律硕士培养目标有面向实践的特点,法律英语的教育模式也必须围绕这个特点加以组织,同时也需兼顾学术性。法律硕士学生来源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使得学生的法学专业水平以及英语水平差距较大,这造成法律英语教学组织的困难。通过有针对性、有区别性的教学,使得学生均能有所收获。同时,要求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通过课堂练习、报告与演讲、模拟法庭与仲裁庭等将教学计划加以贯彻。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法律人才。但就其产生的社会实际效果来看,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法律硕士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在就业上也没有明显的优势。其原因在于法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不显著。为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在入学要求、培养方式和实践教学方面作出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一、现实:危机中的中国教育国家统计局2005年统计年鉴显示,我国中等教育在校生102,252,797人,初等教育在校生116,304,169人,也就是说,几乎每天都有2亿多个孩子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几乎每天的教室里,都有4亿多只眼睛在盯着黑板和老师。这是怎样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动学习理论衍生出的新型项目化教学方法通过实施特定工作项目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教学实效的目标。法律硕士教育旨在培养应用性强的法律人才,与项目化教学法在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高度契合。文章探讨了运用项目化教学法改善法律硕士教育的具体路径,即建立合适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师教学胜任力、建构项目化课程设计、设计课程情境、改进考核与评价方法,促进法律硕士专业教育与法律职业深度衔接。  相似文献   

10.
法律硕士教育现存问题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应当肯定法律硕士教育的职业教育性质,明确培养法律家的目标定位,努力从课程建设、导师选配、培养方式方法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逐步完善法律硕士教育。  相似文献   

11.
法律硕士教育已成为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保证与提高法律硕士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法律人才培养和法治现代化建设事业。然而,这一“热”现象却仍然存在“冷”问题。为此,本文结合法律硕士培养的实践经验,从法律硕士和法律硕士教育的本质着眼和思考,认为教育的过程性仍是法律硕士教育的核心、要求和期待,并对过程性作了制度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制度以来,法律硕士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法硕教育改革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不符、法硕毕业生定位不准及其现实效益不显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了法硕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朱春霞 《高教论坛》2006,(5):158-160,198
作为高层次的复合型、实践型法律人才的法律硕士培养,为我国的法治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型法律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从我国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际出发,结合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指出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应当朝着复合型、综合化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在规模体系、目标定位、管理体制、招生考试和各培养环节的实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为推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的长足发展,并最终使之成为我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自然必要,但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之道则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它产生于美国大学,但源头却在欧洲,它在美欧以两种不同路径演变发展.通识教育移植到我国大学后遇到一些问题,如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较肤浅、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于随意、通识教育的认可度较低、通识教育主体积极性不高、通识教育机制趋于僵硬等,通识教育现实与理想有很大距离.我国的大学要在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和以理想为旨归的现实主义之间寻找一种张力和平衡,去开拓一条真正的符合国情的、本土化的通识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什么是教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每一个人都拥有两种教育:一种是存在于心的理念中的教育,即认为应该有的教育、能够做的教育、可以从事的教育。一种是现实的教育,由客观条件决定了的事实上从事的教育。理想中的教育给我们激情和方向,现实的教育促使我们冷静理性。没有教育的理想,我们的教育将变得世俗功利甚至庸俗不堪,伤人伤  相似文献   

18.
19.
培养复合型、实务型的高层次法律人才是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有必要从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科目、招生制度、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来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教育取得了重大成绩,为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问题也不断凸显,其中最主要的是两者同质化倾向越益严重,改革的思路是强化法律硕士并最终取代法学硕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