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姜宁杭 《垂钓》2005,5(11):46-46
熟悉悬坠钓法的钓友一定会对“盲医”这个概念有所了解,何谓悬坠钓法的“盲区”呢?就是以铅坠为球心.以长子线或短子线为半径形成的球体以内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  相似文献   

2.
当前,悬坠钓法虽有竞技和休闲之分,但均是从“台钓”(长脑悬坠底钓法)衍化而来的新生事物。特别是悬坠休闲钓法的出现,使全国广大垂钓者眼睛一亮,为之一振。这是因为它是从高高在上的“高精尖”技艺,在充分吸收古老的传统钓法种种长处之后,以新的形式和新的姿态走近了寻常钓鱼人,走上了普及化的道路。一、悬坠钓法的起源。今天的悬坠钓法无论如何科学,如何先进,但它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追根溯源,其雏型在我国在古老的传统钓法的宝库中早已有之,那就是短脑线悬坠钓法。虽然有一部分人一提到传统钓法言必称坠钩卧底。但…  相似文献   

3.
一拖一触     
《钓鱼》2010,(20):23-23
悬坠钓组子线一长一短,当两钩差距5~8厘米,即两钩相差4~5个钩高时,短子线末端的鱼钩触及水底,该子线垂直:长子线末端的鱼钩则躺在水底,该子线稍微弯曲并有一小段拖行在水底,这就是一拖一触。  相似文献   

4.
从铅坠到钩柄的一段线我们叫作子线或子线。子线虽在钓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常常仍被一些人忽视甚至误解。曾有人说:悬坠钓法子线长所以灵敏。这是误解。其实,钓组灵不灵敏,关键在是否悬坠。悬坠则灵敏,沉坠则迟钝,这是灵与钝的主要分水岭。而子线长短与灵敏度的关系,在其他因素相同时,应是子线越长越不灵敏,子线越短越灵敏。道理很简单,鱼吞食钩饵,首先牵动子线,然后通过子线把力传递给铅坠从而反应到浮标上。子线短,这种传递作用最直接、最快速、最少耗损,所以浮标反应最灵敏。反之,子线长,力的传递受到水阻等因素而损耗较大,反应就…  相似文献   

5.
渔典     
之晔 《钓鱼》2006,(1):25-25
漂游钓法由台湾钓手创造的应对离底和半水罗非鱼的一种钓法。它的钓组特点是悬坠上移,从坠下子线、坠上母线变为母线穿坠而过并能自由定位,并使系接子线的转环脱离铅坠。这样,子线的长度相应缩短,但坠下母线的摆动依然能使运动中的子线呈剪刀式,只是摆幅比转环紧挨着铅坠时小了  相似文献   

6.
台钓之我见     
一、关于叫法。 我们通常说的台钓,即台湾钓法,即近年来台湾钓友到大陆参加比赛时使用的手竿齐竿线悬坠长脑线底钓的方法。传统钓法是相对台钓而言的大陆钓友传统使用的手竿齐竿线落地坠 短脑线的钓法(其中包括立式漂和七星漂钓法)。这两个钓法名称叫得科学不科学?只要大家都这样叫,没有必要去考证。黄瓜、  相似文献   

7.
随着悬坠钓法的日益普及,很多垂钓理论和常识已被大多数的钓友所掌握,但一些细节问题往往被钓友所忽视,根据多年的垂钓心得,下面就子线的长短以及与其相关的“灵”与“钝”等问题与钓友作一下探讨和交流。何时应用长、短子线。1.长子线在钓“截杀”时(也就是常说的接口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钓、饵由水平面竖钟摆式下沉的过程中,应用长子线就能使饵在水中“摆幅”增大,延缓了下沉时间,大大增加了鱼在水中发现和追逐钩饵的机率。应注意此时选标不可过大,标过大可形成鱼追不上饵或过快地下沉饵被水冲涮掉。反之,若水体中大小鱼皆有,杂鱼…  相似文献   

8.
管察 《钓鱼》2005,(10):24-24
传统钓鱼以底层和中下层鱼类为主,是因为我们习惯使用底坠钓组,如果用青草和莱叶钓草鱼、鳊鱼,就得让钩和坠离底。悬坠钓组不同的是,是利用坠和子线的圆弧摆动,从水面钓到水底,几乎囊括了所有鱼种,给一个名字就是全泳层钓法,也称钓过程。  相似文献   

9.
尚立和 《钓鱼》2009,(13):24-25
做一个不在自身盲区中钩饵的提拉试验,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使用6厘米长的短子线,18厘米长的长子线,依旧调高钓低,一触一拖,这样,子线长度差就是12厘米,短子线钩饵距自身盲区下方边沿的高度就是12厘米;这样即便把短子线钩饵提拉的高于铅坠,甚至将子线向上拉直,钩饵还不会进入盲区。  相似文献   

10.
张炎冰 《钓鱼》2004,(18):28-28
悬坠之悬是需要它这样做,而不是非这样做不可。钓水皮,缩短坠与漂脚之间的距离,水线越短,坠离水底越远:钓底,延长水线,缩短坠与水底的距离,可以一直钓到子线躺着,坠触水底。但不要以为坠落底了就和传统钓组一样了,认识悬坠要从结构八手,鱼漂是开启悬坠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衣善新 《钓鱼》2006,(5):18-19
读了华朝熙钓友的[悬坠钓鲤鱼上钩概率低](见[钓鱼]2006年第2期)文章,有点不同看法。首先,我同意华钓友对悬坠钓的定义:坠不落底,悬于半水。在这些年的钓鱼文章里,有相当多的钓友(包括华钓友)对悬坠钓的理解过于片面。一提悬坠钓,就说是短竿、细线、小钩钓小鱼。一提传统钓,就说是长竿、粗线、大钩钓大鱼。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悬坠钓与传统钓的根本区别是坠是否悬空。不管你用什么竿,用什么线,用什么饵,只要坠悬在半水,都可称为悬坠钓法;只要铅坠落了底,那就是传统钓法(底坠钓法)。一些钓友把跑铅钓法说成是悬坠钓法,无非是美化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李学成 《垂钓》2005,5(7):23-24
提起单钩钓法,很多钓友总要将其与传统钓联系在一起。笔者没有接触悬坠钓法之前,在钓鱼时曾尝试过将单钩子线长度确定在6~15厘米,用去掉别针的小转环来连接主线和子线,试验后感觉效果不错,现在来看,这种钓法从外观上看已经近似于现在的悬坠钓法。实际上,我这里所说的单钩钓法既有别于悬坠钓法,和传统钓也有区别,而且这种钓法能非常灵活地演变成单钩沉坠钓和单钩悬坠钓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尚立和 《钓鱼》2007,(7X):20-21
悬坠浮钓饵团的大小要等于1/2调钓差;两个钩饵都有自己的言区,盲区在自身的上方,言区的下方边缘到钩饵的高度为1钩重2目与1/2调钓差1.5目之和,即3.5目,言区是一个球型水域,长子线钩饵盲区的范围大,短子线盲区的范围小。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悬坠之悬是需要它这样做,而不是非这样做不可。钓水皮,缩短坠与漂脚之间的距离,水线越短,坠离水底越远;钓底,延长水线,缩短坠与水底的距离,可以一直钓到子线躺着,坠触水底。但不要以为坠落底了就和传统钓组一样了,认识悬坠要从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15.
长脑线双钩悬坠钓,优点不少,不足之处是当鱼上钩拼命挣扎时,容易引起两钩脑线相互缠绞打结,难以解开。短脑线单钩悬坠钓鱼,就不存在这一问题,钓鱼效果与长脑线双钩悬坠钓鱼相比,毫不逊色。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行群 《钓鱼》2005,(13):25-25
钓“黄尾鱼”首先必须具备合理的钓组,即钩、线、漂、竿、拉饵盘。”黄尾鱼”是小型鱼类,摄食爱靠近水体边缘群游觅食,钓取它使用悬坠钓组最为合适。36米超硬竿(悬钓长节竿为最佳),线组1~15号做主线,0.4~08号做子线,用1~2号无倒刺钩,选用3~4号细尾漂(巴尔杉木为最好),调6钓4为宜,也可以根据个人用标的习惯和天气的变化选择浮标。温度高时可选择大标,温度低最好使用小标,这样可以放大有鱼咬钩的信号。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7,(5)
我们知道,悬坠钓来源于台钓,台钓包括了一整套技法和理念,只是由于台钓的名称原意是“台湾的钓法或台湾传入的钓法”,和具体的钓鱼方法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资深钓鱼人才从台钓的特点中抽出“悬坠”的特点来代替台钓这个词,悬坠钓的含义和台钓中具体钓鱼的方法是一致的。它包括:短竿、细线齐竿长,大肚细尾浮漂(标),悬坠,无倒刺双钩,雾化面饵,诱钓同步等技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8.
管察 《垂钓》2002,2(7):25-27
在老鬼钓鱼学校学过的人都说:钟舜尧教练主讲的《悬坠与动态仿真》很有意思。这位曾获得过1998年蚌埠第二届“海狮杯”全国钓鱼俱乐部总决赛个人冠军的钓手从鱼吃什么开始讲起,结合野生鱼类抢食落水昆虫和养殖鱼类定时争饵的特点,以动态饵为目标,将传统逗引术与悬坠长子线的摆幅效果进行比较,得出悬坠钓法的核心技术是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19.
温和 《钓鱼》2007,(3S):12-13
我们知道,悬坠钓来源于台钓,台钓包括了一整套技法和理念,只是由于台钓的名称原意是“台湾的钓法或台湾传入的钓法”,和具体的钓鱼方法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资深钓鱼人才从台钓的特点中抽出“悬坠”的特点来代替台钓这个词,悬坠钓的含义和台钓中具体钓鱼的方法是一致的。它包括:短竿、细线齐竿长,大肚细尾浮漂(标),悬坠,无倒刺双钩,雾化面饵,诱钓同步等技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20.
曾闻  丛明 《中国钓鱼》2023,(12):46-47
<正>入冬之后大多以钓鲫鱼为主。手竿钓鲫鱼的方法较多,如果喜欢用悬坠钓法钓鲫鱼,那就不得不注意其中的诸多细节:比如钓组搭配要得当,主线不能粗,脑线要细,鱼钩要小而且轻,浮漂不能太大或者太小,否则都会对中鱼率造成一定的影响。脑线的粗细、长短,其实在钓鲫鱼时尤其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