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棉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88岁高龄的冯至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作家、学者和国际文化名人。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主席、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名誉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是五四时期“浅草社”、“沉种社”的代表作家。三十年代,鲁迅誉之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四十年代,朱自清称其《十四行集》为“新诗的中年”;九十年代,季羡林又说当代能与他“比肩的散文家没有几个”。他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其《杜甫传》打破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传统的三套路数(注释、考据、欣赏),受到毛泽东的两次称赞;其《论歌德》是国内独一无二的著作。他获得过很多国际性的荣誉:“歌德奖章”、“格林兄弟文学奖”、“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奖”、德国“大大字勋章”、“弗里德里希——官多尔夫外国日尔曼语言学奖”等,还是瑞典、德国、奥地利等国研究院、科学院的院士。但是由于冯至远离世俗,泊于名利,一般人对其生平、成就知之甚少。本文作者十年考究,钩沉稽核,探幽索隐,在此予以陈述披露。此文是冯至最早审看、删补的年谱。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二年二月二十日华盛顿会议结束。蔡和森指出:“最近华盛顿会议,承美帝国主义者特别关照,教中国代表自己提出宰割中国的十大纲,由此中国殖民地的国际地位就铁证如山了。”(《响导》周报第三期) 相似文献
3.
穆克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天监十五年(516) 夏四月,以安右将军豫章王综兼护军。 五月,以司空、扬州刺史监川玉宏为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刺史如故。十一月,以兼护军豫章王综为安前将军。 萧统十六岁。 殷芸侍读东宫。《梁书·殷芸传》:“(迁)昭明太子侍读,西中朗豫章王长史,领丹阳尹丞。”按,《梁书·豫章王综传》云:“(天监)十五年,迁西中郎将,又迁安前将军、丹阳尹。” 太子詹事徐勉举何思澄等入华林省编纂《遍略》。《梁书·何思澄传》:“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 相似文献
4.
付开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弘治八年乙卯(公元1495年)何景明十三岁,在临洮府知府李默庵处读书.《明史·孝宗本纪》记载:“二月,礼部侍郎李东阳、少詹事谢迁入阁予机务.”景明三哥景晖,亦从父宦陕西渭源.其女生于临洮府渭源驿,故起名渭女(见何景明:《姪渭女圹砖铭》).弘治九年丙辰(公元1496年). 相似文献
5.
邱鸣皋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己卯(1279) 六十一岁正月,作七古《蜡梅咏》,借物写志。诗在《阆风集》二,题下自注云:“己卯正月。”此诗意在写志,有云:“不是案头干死萤,不是营营蝇止棘;朝阳熠熠泛崇光,黄露溶溶蜜满房,柔梢不入婵娟鬓,道韵偏宜冷淡妆。与梅同时唤作梅,风味甚似枝葩非。若将形色定品格,何得江珧比荔枝。”时在崖山陷落前一月,南宋旧臣纷纷倒向新朝,而岳祥则独抱孤贞,不向新朝投降。 相似文献
6.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1994,(1)
《松禅年谱》系翁同和生前手订,从未问世,至为珍贵。《年谱》手稿凡五本,起自道光十年庚寅(1830),迄于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由翁氏后裔收藏,并将年谱手稿录成副本凡三册。十年浩劫中,手稿及副本皆被抄没,迄至1979年后落实政策发还,手稿仅余一本,副本尚余两本,集中整理,其中佚去光绪二十年一月至十一月,已无法求其完壁了。 今年为甲午战争100周年,翁同和逝世90周年,选刊《年谱》光绪二十年至二十四年部分,其中包含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两大事件,以资纪念。此稿由翁氏后人翁开庆先生整理,翁同和纪念馆朱育礼先生点校。 相似文献
7.
赵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21(9)
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年60岁石谷出任《南巡图》首席画师。绘制《南巡图》是一项集体工程,除石谷、宋骏业外,被聘参加绘制的东南画家有邑人杨晋、虞沅,云间顾?,泰州王云,长洲徐玫,松陵吴芷、娄东顾汶等,这些画家有的本是石谷弟子,其余的后来也多成了石谷弟子。至于画人物、屋舍等 相似文献
8.
纪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6)
本月某日,方志敏烈士牺牲前托交专人送给鲁迅转呈中共中央的信件及其撰著的《可爱的中国》等文稿,历时三个月后,辗转送到鲁迅手里。鲁迅珍重地接受了这些文稿与信件,同时阅读了方志敏以米汁写给自己的秘密信。方志敏同志在信中表示,他不认识鲁迅,但他相信鲁迅先生是能满足一个共产党人的最后请求的。鲁迅感到巨大的激动与悲愤。到次年四月,终于找到机会把方志敏的信件转交给党中央。 相似文献
9.
10.
纪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6)
在五四运动中,鲁迅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精神,成为新文化革命运动的英勇旗手。五四运动后,在新文化队伍的大分化、大改组中,他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力量一边,继续战斗,冲锋陷阵,为保卫和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成果,同各种复辟、倒退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12.
许毓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
七月十三日,大钊同志在《每周评论》第三十号上发表了《真正的解放》一文,他告诉人们:“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三面’,把我们解放出来”,“不是赖那权威的恩典,给我们把头上的铁锁解开,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那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这对当时革命群众的斗志给以极大鼓舞。 相似文献
13.
14.
纪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5)
一九三五年(民国二十四年),五十五岁本月,鲁迅作序的田军中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作为《奴隶丛书》之二在容光书店出版。鲁迅作序的徐懋庸杂文集《打杂集》在生活书店出版。鲁迅与茅盾、叶圣陶、叶紫、丰子恺等人文章的合 相似文献
15.
纪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1)
从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到一九二九年底,是鲁迅一生中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四·一二”政变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进入低潮。鲁迅目睹革命的失败,思想受到巨大的冲击。他过去信仰的进化论总想完全被“轰毁”,世界观开始剧烈转变。他虽然一时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但由于他深深挚爱人民,渴求光明;由于他早就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始终没有离开过革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实际斗争;由于他 相似文献
16.
纪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4)
十一月二日,鲁迅作杂文《火》。文中写道:“一场大火,几十里路的延烧过去,稻禾,树木,房舍——尤其是草棚——一会儿都成飞灰了。还不够,就有燃烧弹,硫磺弹,从飞机上面扔下来。”这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向根据地人民纵火杀掠罪行的愤怒斥责。十一月四日,作杂文《反刍》。反动文人施蛰 相似文献
17.
许毓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一八八九年(清光绪十五年已丑)一岁 李大钊字守常,乳名憨头,初学名耆年,字寿昌,号龟年(后改名大钊),公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历十月初六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城东南二十五里大黑坨村的一个小康家庭里。 故乡地处冀东平原的东南端,濒于渤海,东靠改道前的滦河。村南的土地叫南河滩,村东的土地叫张家滩,村东北一带的土地叫流水港,向北可以瞭望到昌黎的碣山,在旧社会这里是十年九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许毓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联合会为了留念,赠给大钊同志一对锡制的茶叶瓶,上面铸有“道德文章”四个字,这是对大钊同志的赞语,也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缩写。 二月一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开成立大会。反动军阀吴佩孚竟强行禁止工人集会。工人们在“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的口号下,从二月四日起,京汉铁路全线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以示反抗。 相似文献
19.